88年我为救落水女教师被开除,10年后她带女儿来找我:我想报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5-11 22:16 1

摘要:"周厚生,我还有脸来见你吗?"她站在我家门口,一头干练的短发略显凌乱,眼中闪烁着犹疑与期盼。

我为救落水女教师而被开除

"周厚生,我还有脸来见你吗?"她站在我家门口,一头干练的短发略显凌乱,眼中闪烁着犹疑与期盼。

旁边的小姑娘怯生生地望着我,一双大眼睛却藏着不服输的劲头,活像年轻时的她。

那是1998年的初冬,北风刮得我那三间砖瓦房"吱呀"作响。看着门前这对母女,我一时恍惚,仿佛又回到了十年前那个改变我命运的春天。

1988年,我二十五岁,是县一中物理组的新教师,刚从师范学院毕业不久,满腔热忱地站在三尺讲台上,将"力学原理"和"电学定律"讲得绘声绘色。

赵梅比我大两岁,教语文,是学校里出了名的才女,她写的文章常在县报上发表,一手毛笔字更是被校长裱起来挂在办公室里。

那年春天,学校组织全体教师去郊外踏青。大伙儿沿着河边走,说说笑笑,好不热闹。赵梅走在队伍最前头,我则落在后面,与几个男同事谈论着刚开始风靡的"港台歌曲"。

"救命啊!有人掉河里了!"突然前面传来惊呼。

我循声望去,只见河面上翻起一圈圈水花,赵梅的身影沉浮不定。岸上的人群乱作一团,却没人敢下水。

那会儿我在大学游泳队待过,二话不说,甩掉外套就跳了下去。

河水冰凉刺骨,初春的河水还带着冬天的余寒。我奋力游到赵梅身边,她已经呛了好几口水,挣扎得厉害。我从背后环住她,正要往岸边游,却被她一阵慌乱的挣扎带入了急流处。

"别怕,别怕,我带你上岸!"我大声喊道,试图让她镇定下来。

河底的暗流比我想象的还要汹涌,我和赵梅被冲出去好远。眼看着距离岸边越来越远,情急之下,我不得不用力扳过她的身子,想让她安静下来。

就在这混乱中,我的手不慎扯开了她的衣服——那是一件浅蓝色的棉质上衣,被河水浸透后贴在身上。

岸上的人群中有人惊呼一声,我顾不得那么多,拼尽全力将赵梅推向河岸,自己也跟着爬上了岸。

那天晚上,我发起了高烧,卧病在宿舍里,浑然不知学校里已经掀起了轩然大波。

三天后,我被叫到了校长办公室。

"周厚生同志,你知道自己做了什么吗?"校长李文光推了推眼镜,眼神复杂地看着我。

"救人啊,李校长,赵老师掉河里了,我......"

"问题是你的救人方式!"教导主任张国柱打断我,"现在全校都在议论这件事,说你趁机占女同志的便宜!多少人看见了,赵梅同志的衣服都被你扯开了!"

我愣住了,完全没想到事情会朝这个方向发展。

"我不是故意的!当时情况紧急,河里暗流太急......我、我只是想救人啊!"

校长长叹一口气:"周老师,我们相信你的初衷是好的,但这事闹得太大了。上面的意思是,要给你一个处分,以平息风波。"

最终,学校以"有伤风化,破坏校风校纪"为由,给了我一个开除处分。

赵梅倒是为我求情,说是自己不慎掉进河里,多亏了我相救。可惜,在当时那个"男女授受不亲"的年代,这样的"出格"行为已经成了板上钉钉的污点。

她被调去了县城另一所学校,而我,只能黯然收拾行囊,回到了离县城三十里地的老家——桥头村。

"周厚生,你小子救了人咋还丢了工作?"乡亲们不解地问。

我只是笑笑,不想多说什么。父母早年就过世了,留下三亩薄地和一处三间瓦房。我就这样回到了务农的生活,成了一个有点文化的庄稼汉。

那会儿,农村集体经济刚刚取消不久,家家户户都在承包地里忙活。我也不例外,插秧、除草、收割,一年到头忙个不停。

1988年到1998年,整整十年时光。

这十年间,我靠着那点文化和手艺,在村里也算活得体面。种了几棵果树,养了几只山羊,闲时在自家院子里搭了个木棚,给村里的孩子们补课。

那段日子,虽说清贫,倒也安稳。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看着自家的小菜园子一天天丰盈,心里竟也生出几分满足。

只是每当夜深人静,我还是会想起那次意外,想起赵梅落水时惊惶的神情,想起校长办公室里那些责难的目光。

"早知如此,何必当初?"有时我会这样问自己。可转念一想,若是时光倒流,我还是会毫不犹豫地跳下河去。

人这一辈子,总有些事,明知会赔上自己,却也必须去做。

1998年的那个下午,赵梅和她女儿的突然到访,让我平静了十年的生活再次泛起了涟漪。

"这是我女儿,叫李小雨。"赵梅轻声介绍着身边的小姑娘,"今年考上了县重点,需要住校,但周末......"

我请她们进屋,倒了两杯热茶。小院里的柿子树已经落了叶,几个红彤彤的柿子还挂在枝头,像是秋天最后的馈赠。

赵梅在我对面坐下,欲言又止。看得出来,她有些局促不安。

"小雨上学的地方离这里很近,周末回不了家。我调到了市里的学校任教,来回不方便......"她顿了顿,"我想请你周末照顾小雨,我知道这要求太过分,但我实在没有别的办法了。"

说完,她低下头,不敢看我的反应。

我这才注意到,赵梅的发间已有了几丝白发,眼角也爬上了细纹。十年光阴,在她身上留下了明显的痕迹。

"您是我妈妈的救命恩人。"小雨突然开口,声音清脆如山涧流水,"妈妈常说,您是她见过最正直的人。我会很懂事的,不会给您添麻烦。"

我看着这个瘦小却坚强的女孩,心中一动。那双明亮的眼睛里透着倔强与真诚,让我想起了年轻时的自己。

"小雨爸爸呢?"我问道,随即意识到这个问题可能不太合适。

赵梅苦笑了一下:"我们离婚三年了。他在外地做生意,很少回来。"

屋外,北风呼啸,吹得窗户"哐当"作响。我起身添了些煤球到火炉里,屋子里的温度渐渐升高。

十年前那个意外,让我失去了教书的资格。如今,命运又将这对母女带到我面前,仿佛是给了我一个弥补的机会。

"你放心吧,我会照顾好小雨的。"我终于开口,"我这里虽然条件简陋,但离学校近,饭菜也能做得可口些。"

赵梅眼中瞬间涌出泪水:"这十年来,我一直想找你道歉,却没有勇气......"

我摆摆手,示意她不必再说。有些事,过去了就过去了,何必再提。

"当年那事,不怪你。是我命里该有这一遭。"我笑着说,"现在挺好,自由自在,想干啥干啥。"

其实哪有那么豁达,只是不想让她内疚罢了。

从那以后,每到周末,小雨就来我家住。刚开始,她有些拘谨,话不多,大多时候就安静地坐在我家那台"飞跃"牌收音机旁,听里面播放的评书和歌曲。

我把北屋收拾出来给她当卧室,还特意换了新床单和被罩。虽说粗手粗脚惯了,但照顾一个孩子的生活起居,倒也不是太难的事。

"周叔叔,这菜咸了。"第一个周末,小雨吃着我做的炒青菜,皱起了眉头。

我不好意思地挠挠头:"十年都是自己一个人,也没人挑剔,就放得随意些。"

"我来教您做菜吧。"小雨放下筷子,很认真地说,"妈妈说,男人也要会做家务,不能老是粗心大意。"

就这样,周末的日子渐渐热闹起来。小雨教我做菜,我教她认识果树上的花苞,教她怎样给小羊喂食。

有时候,我们坐在院子里的小板凳上,看着天上的星星,聊些学校里的趣事。小雨很聪明,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特别是语文,像极了她妈妈。

"周叔叔,您为什么不结婚啊?"一个夏日的晚上,小雨突然问道。

我被问得一愣,随即笑了笑:"大概是缘分未到吧。"

实际上,在那件事之后,村里适龄的姑娘家都对我避而远之。一个被学校开除的男人,谁愿意嫁给他呢?再加上自己也心灰意冷,时间长了,也就不再考虑这些事了。

"我觉得您人很好。"小雨认真地说,"妈妈也这么认为。"

我只是笑笑,没有接话。

日子一天天过去,村里人渐渐也习惯了周末时小雨的到来。大妈们在村口乘凉时,会笑眯眯地问:"周老师,你那个小徒弟又来啦?"

是的,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村里人开始叫我"周老师"了。也许是因为我常年给村里的孩子们辅导功课,也许是因为小雨的到来,让我重新拾起了那份教书育人的心态。

"他是我第二个爸爸。"小雨偶尔会这样向村里的小朋友们介绍我,每次听到这话,我心里都暖烘烘的。

1999年春天,村里的小学老师调走了一位,学校急需一名代课老师。村支书王大山找到我,说是村民们一致推荐我去教书。

"周厚生啊,你有文化,又乐于助人,这么多年来帮村里娃子补课,都不收钱。现在小学缺老师,你去最合适不过了。"

我心动了,却又迟疑:"可我当年被开除过......"

"那都是十年前的事了,再说了,你是救人才被冤枉的,谁不知道啊?"王支书拍拍我的肩膀,"现在政策宽松了,我托人问过县教育局,说你可以先当民办教师,以后表现好了,再转正。"

就这样,在赵梅和村干部的帮助下,我考取了民办教师资格,在村小教起了书。虽然工资微薄,每月只有八十多块钱,但我重新站在了讲台上,那种感觉,比什么都珍贵。

学校里的孩子们都很喜欢我这个"新老师",因为我不像其他老师那样严厉,而是把每个知识点都编成小故事,讲得生动有趣。

"周老师,这道题我不会..."

"周老师,我想去您家看看那些小羊..."

孩子们亲切的称呼,让我找回了曾经的梦想与热情。

有了稳定的工作,我的生活也渐渐好转。用第一个月的工资,我买了一台二手的黑白电视机,每到周末,我和小雨就一起看《西游记》重播,听着那熟悉的主题曲,仿佛回到了无忧无虑的少年时代。

赵梅每个月都会来看望小雨一次,带着市里的特产——罐头、点心、还有时兴的衣物。每次来,她都要在我家吃一顿饭,看看小雨的学习情况,然后才依依不舍地离开。

渐渐地,我和赵梅之间那层隔阂也消失了。我们像多年的老友一样,聊学校里的趣事,聊教育改革的新政策,聊小雨的成长变化。

"厚生,谢谢你这些年对小雨的照顾。"一次,赵梅真诚地对我说,"如果不是你,我真不知道该怎么办。"

我摇摇头:"应该是我谢谢你们母女。是你们让我重新找回了生活的意义。"

2000年夏天,小雨初中毕业,以全县第三名的成绩考入了市重点高中。那天,整个村子都为她庆祝,大家纷纷送来自家种的瓜果蔬菜,祝贺这个村里走出去的"大学生"。

"周叔叔,我考上大学后,一定要报答您。"临走前,小雨紧紧抱着我说。

我摸摸她的头:"好好学习就是对我最大的报答。"

送走了小雨,我的生活又恢复了平静。只是每到周末,看着空荡荡的北屋,心里总觉得少了点什么。

2001年,我被评为县"优秀民办教师",工资涨到了一百二十元。村里人都说,周老师有福了,这工资都快赶上正式工了。

我把这个好消息告诉了赵梅,她在电话那头由衷地为我高兴。

"厚生,你知道吗?"她的声音里带着笑意,"当年若不是那场意外,我们可能就是普通同事,平平淡淡过一生。但正是因为那次意外,让我看清了很多事情,也让我更珍惜现在的生活。"

我突然想起小雨曾经问过我为什么不结婚。或许,答案就在心底,只是我一直不敢承认罢了。

2003年,小雨高考成功,被北京一所名校录取。临行前,她特意回到桥头村,来向我道别。

站在我家那棵柿子树下,她已经长成了亭亭玉立的大姑娘,眉眼间有几分赵梅当年的神韵。

"周叔叔,这些年多亏了您的照顾。"她真诚地说,"您知道吗?在我心里,您一直是我的另一个父亲。"

她从背包里拿出一个精致的相框,里面是我们三人的合影——那是去年过年时在县城照相馆拍的,我站在中间,赵梅和小雨分立两旁,阳光透过窗户洒在我们身上,照片里的三人都笑得灿烂。

"带着这张照片,我在北京也不会孤单。"小雨说。

送走小雨后,村里的生活又回归了平静。我依然在村小教书,看着一批批孩子从我手中走向更广阔的天地。每当看到学生们那一双双求知的眼睛,我就感到无比满足。

有时候,我会想起那个改变我命运的春天,想起那次救人的冲动举动,想起随之而来的惩罚与流放。

如果时光倒流,我还会做出同样的选择吗?

答案是肯定的。因为正是那次看似不幸的际遇,让我遇见了真正的自己,也结识了生命中最重要的两个人。

命运给我开了个奇特的玩笑,却又在无意间给我打开了新的人生之门。

在这平凡的乡村教室里,在这方寸黑板前,我找到了属于自己的价值和意义。

生活从不亏待真心付出的人,哪怕是以一种迂回曲折的方式,它最终还是会回馈给你想要的答案。

如今,每当夜深人静,我坐在院子里仰望星空时,心中总是无比踏实。

这,就是我的故事。一个因救人而被开除,又因救人而重获新生的故事。

人生啊,就是这样奇妙。

来源:RyanGarza138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