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时候适合种草莓?握这几个关键时间点,新手也能种出甜蜜果实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5-10 19:26 1

摘要:草莓是一种对温度相当挑剔的植物,它偏爱温凉的气候环境 。在草莓的生长过程中,根系生长的适宜温度为 15~22℃,茎叶生长的适宜温度则在 20~30℃之间,而花芽分化期更是需要 5~15℃的低温环境来助力。一旦温度低于 5℃,草莓就像被按下了暂停键,生长变得迟缓

一、影响草莓种植时间的核心因素

想要成功种植出美味的草莓,关键的第一步就是选对种植时间。而这可不像想象中那么简单,其中暗藏着诸多影响因素,需要咱们细细研究。

(一)气候条件:温度是决定种植时间的 “指挥棒”

草莓是一种对温度相当挑剔的植物,它偏爱温凉的气候环境 。在草莓的生长过程中,根系生长的适宜温度为 15~22℃,茎叶生长的适宜温度则在 20~30℃之间,而花芽分化期更是需要 5~15℃的低温环境来助力。一旦温度低于 5℃,草莓就像被按下了暂停键,生长变得迟缓甚至停滞;要是温度高于 30℃,那情况就更糟糕了,叶片容易被灼伤,结出的果实也可能出现畸形。

就拿露地种植来说,一定要巧妙避开霜冻和高温天气,不然草莓可难以健康生长。而大棚种植就比较灵活了,通过人工控制温度,能够打破季节的限制,让草莓在更适宜的环境中茁壮成长。

(二)品种特性:选对品种,种植时间更灵活

草莓的品种丰富多样,不同品种有着各自独特的生长特性,这也直接影响着它们的种植时间。

四季草莓:像 “美德莱特” 这类四季草莓,堪称草莓界的 “勤劳标兵”,全年都能开花结果。它比较适合在春秋季种植,不过在北方露地种植时,得挑在无霜期进行定植,南方气候相对温暖,种植时间还能延长到 10 月。

短季草莓:“红颜”“章姬” 等短季草莓,完成花芽分化依赖于低温环境。在秋季种植时,要在初霜前 40 天定植,这样才能保证草莓在越冬前根系长得健壮,为来年的生长打下坚实基础。

长季草莓:以 “甜查理” 为代表的长季草莓,更适合春季种植。种植时需留意,要在当地最后一次霜冻过后再定植,借助夏季的长日照条件,促进果实快速膨大。

(三)栽培方式:露天 vs 大棚,时间选择大不同

种植草莓的方式主要有露天种植和大棚种植两种,而这两种方式在种植时间的选择上有着很大的差异。

露天种植:露天种植完全受制于自然气候条件,一年中也就春秋季比较适宜。在北方地区,春季 4~5 月、秋季 8~9 月是比较合适的种植时间;南方气候温暖,春季 2~3 月、秋季 10~11 月是种植的好时机 。

大棚种植:大棚种植的优势就在于可以通过人工调控温度,实现草莓的周年生产。哪怕是在冬季,只要能保证棚内温度在 10℃以上,就可以放心播种。不过到了夏季,阳光过于强烈、温度过高,就得借助遮阳网来降温,将棚内温度控制在 30℃以下,这样种出来的草莓才能顺利生长,实现反季错峰上市,在市场上占据独特优势。

二、不同季节的最佳种植时间详解

(一)春季种植:万物复苏,草莓幼苗 “快长键”

春天,大地回暖,处处充满生机,也是种植草莓的好时机。不过,由于我国地域辽阔,南北气候差异明显,所以具体的种植时间也有所不同。

北方地区:一般在 4 月中下旬进行种植比较合适。这时候,最后一次霜冻已经过去,地温也稳定在 10℃以上 ,为草莓的生长提供了适宜的土壤环境。就像在东北的一些地方,4 月中下旬气温逐渐升高,土壤解冻,草莓幼苗种下去后,能迅速扎根生长。

南方地区:2~3 月是种植草莓的黄金时间。此时气温已经回升至 15℃左右,气候温暖湿润,非常有利于草莓的生长。但要注意避开梅雨前期,不然过多的雨水可能会让草莓苗 “招架不住”,影响成活率。比如在江浙一带,2~3 月阳光充足,温度适宜,草莓苗定植后能快速适应环境,茁壮成长。

春季种植草莓有着独特的优势。幼苗定植后,大约 30~40 天就能开花,到了 6~8 月,就能迎来首批果实。这个时候的草莓,充分吸收了春季的阳光和养分,口感酸甜多汁,咬上一口,满满的都是春天的味道。不过,在种植时也有一些注意事项。定植前,一定要深耕土壤,让土壤变得疏松透气,然后施足腐熟有机肥,每亩地大概需要 1500~2000 公斤 ,再搭配 50 公斤的三元复合肥,为草莓的生长提供充足的养分,让草莓苗一 “出生” 就有个好的 “营养基础”。

(二)秋季种植:凉爽气候,果实品质 “天花板”

秋季,天气逐渐凉爽,也是种植草莓的绝佳时期,而且种出来的草莓品质堪称 “天花板” 级别。

北方地区:8 月下旬~9 月上旬是比较理想的种植时间。这个时候,初秋的高温已经有所缓解,又能预留 40 天以上的生长期让草莓苗越冬。在山东等地,8 月下旬~9 月上旬,气温适宜,草莓苗种下后能在入冬前长得壮壮实实,为来年的丰收打下坚实基础。

南方地区:10 月中下旬种植最佳。此时气温已经降至 25℃以下,避开了 “秋老虎” 的高温时段,能有效避免幼苗被灼伤。像广东、广西等地,10 月中下旬天气依然温暖,草莓苗可以顺利生长。

秋季种植的草莓,在生长过程中昼夜温差大,这可是积累糖分的 “秘密武器”。到了次年 3~5 月收获的时候,草莓果大味甜,香气浓郁,让人回味无穷。而且,秋季种植还避开了夏季病虫害高发期,减少了病虫害对草莓的侵害,种出来的草莓更加健康、绿色。不过,在种植时要选择壮苗定植,苗上要有 5 片以上的健康叶片,根系也要雪白发达,这样的苗才能 “扛得住” 后续的生长。定植的时候,要注意 “深不埋心、浅不露根”,种好后连续 3 天早晚浇水,让草莓苗尽快适应新环境,茁壮成长。

(三)冬夏反季种植:设施栽培实现 “草莓自由”

在科技的助力下,通过设施栽培,我们实现了草莓的反季种植,就算在冬夏也能吃到新鲜的草莓,轻松实现 “草莓自由”。

冬季大棚种植(11 月~次年 2 月):冬季气温低,想要种好草莓,得提前扣棚升温,给草莓营造一个温暖的 “家”。定植后,还要覆盖地膜保温,白天把棚内温度保持在 20~25℃,夜间温度也不能低于 10℃。到了花期,配合蜜蜂授粉,这可不是一般的操作,它能让坐果率提升 30% ,让草莓结出更多的果实。在一些北方的草莓种植基地,通过这样的精心呵护,即使在冰天雪地的冬天,也能源源不断地产出新鲜美味的草莓。

夏季遮阳种植(6~7 月):夏季阳光强烈、温度高,要想种好草莓,得选对品种,像 “蒙特瑞” 这种耐热品种就比较合适。播种前,用冷水浸种 24 小时催芽,让种子 “喝饱水”,更快发芽。定植后,覆盖 50% 遮光率的遮阳网,给草莓苗 “撑把伞”,挡住过于强烈的阳光。每天清晨还要浇水降温,避免幼苗因为高温而萎蔫。在南方的一些地方,通过这些措施,成功在夏季种出了鲜嫩可口的草莓,满足了人们在炎炎夏日对草莓的渴望。

三、南北地区种植时间差异化调整

(一)北方地区:“春迟秋早”,严守无霜期

东北、华北地区:在东北和华北地区,由于冬季寒冷,春季气温回升较慢,所以草莓的春栽时间一般在 5 月上旬 。这个时候,大地刚刚从沉睡中苏醒,气温逐渐升高,土壤也变得温暖起来,非常适合草莓幼苗的生长。而秋栽则要在 9 月上旬前完成,这样可以让草莓苗在入冬前有足够的时间生长,积累养分,增强抗寒能力,避免幼苗受冻。就像在黑龙江,5 月上旬的气温已经稳定在 10℃以上,草莓苗种下后能快速适应环境;9 月上旬前完成秋栽,能让草莓苗在寒冷的冬季来临前茁壮成长。

西北干旱区:西北干旱区气候干燥,降水较少,所以在种植草莓时需要特别注意保湿。春栽一般在 4 月下旬进行,而且最好搭配滴灌保湿,这样可以保证草莓苗有充足的水分供应。秋栽则需在 9 月中旬前定植,利用秋雨促进根系生长。比如在新疆,4 月下旬虽然气温已经升高,但气候干燥,通过滴灌保湿,能为草莓苗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9 月中旬前定植,借助秋雨的滋润,草莓苗的根系能快速生长,为后续的生长打下坚实基础。

(二)南方地区:“春早秋晚”,避开高温高湿

华南地区:华南地区气候温暖湿润,春季来得早,所以春栽可以在 2 月上旬进行,这样能早收早上市,抢占市场先机。而秋栽则选择在 11 月,避开台风季,减少台风对草莓苗的损害。在种植时,要优先选择通风地块,预防根腐病。因为华南地区气候湿润,通风不好的话,草莓苗容易感染根腐病。比如在广东,2 月上旬气温已经比较高,草莓苗种下后能快速生长;11 月避开了台风多发期,选择通风良好的地块种植,能有效预防根腐病,让草莓健康生长。

长江中下游地区:长江中下游地区春栽一般在 3 月中旬,避开倒春寒,避免草莓苗受到低温的伤害。秋栽则在 10 月中旬,此时气温适宜,非常适合草莓的生长。在种植前,要配合土壤杀菌,减少炭疽病发生。因为该地区气候湿润,容易滋生炭疽病菌。例如在江苏,3 月中旬倒春寒基本过去,气温稳定,适合草莓苗定植;10 月中旬进行秋栽,提前对土壤进行杀菌处理,能有效减少炭疽病的发生,让草莓茁壮成长。

(三)特殊区域:海拔与气候双重影响

高原地区(如云南、贵州):高原地区夏季凉爽,光照充足,有着独特的气候优势。在这里,草莓可以春栽(3 - 4 月)与秋栽(9 - 10 月)双季种植,利用海拔优势生产反季草莓。像在云南的一些高海拔地区,3 - 4 月气温适宜,草莓苗种下后能在夏季成熟上市,填补市场空白;9 - 10 月进行秋栽,到了冬季也能有新鲜的草莓供应,满足人们对反季草莓的需求。

沿海地区:沿海地区秋季多台风,所以秋栽时需密切关注台风预警。在定植后,要及时搭建防风障,避免幼苗被强风掀翻。比如在浙江沿海地区,秋栽草莓时,一旦有台风预警,就要提前做好防护措施,搭建坚固的防风障,保护草莓苗不受强风侵害,让草莓能够顺利生长 。

四、从播种到采收:新手必学的 3 个关键技巧

(一)土壤改良:pH 值 5.5~6.5 是黄金标准

土壤对于草莓的生长来说,就如同基石对于高楼大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草莓适宜生长在 pH 值为 5.5~6.5 的微酸性土壤中,这样的土壤环境能让草莓更好地吸收养分,茁壮成长。所以,在播种前,一定要先测试土壤的酸碱度。要是土壤酸性不足,每亩地可以添加 5~10 公斤的硫磺粉,让土壤变得更 “酸” 一点;要是土壤碱性过重,那就混入一些腐熟松针或泥炭土,把碱性降下来。

除了调节酸碱度,深耕也是必不可少的步骤。深耕 30 厘米,能让土壤变得更加疏松透气,就像给土壤做了一次 “深度按摩”。同时,每亩地掺入 2000 公斤的腐熟羊粪或兔粪,这些有机肥就像给土壤注入了 “营养剂”,能大大提升土壤的透气性与保肥能力,为草莓的生长提供充足的养分。

(二)水肥管理:“少吃多餐” 更健康

草莓在不同的生长阶段,对水肥的需求也不一样,就像人在不同年龄段有不同的饮食需求一样,得 “因材施教”。

幼苗期:在幼苗期,草莓就像个刚学会吃饭的小孩,需要精心呵护。定植后 7 天施一次平衡水溶肥,氮磷钾的比例保持在 1:1:1,这样的肥料能全面地为草莓幼苗提供养分,促进新叶萌发,让幼苗快快长大。

花期:到了花期,草莓就像进入了青春期,对养分有了特殊的需求。这时候,叶面喷施 0.2% 磷酸二氢钾 + 0.1% 硼砂,这可是提高坐果率的 “秘密武器”。磷酸二氢钾能为草莓补充磷和钾元素,促进花芽分化;硼砂则能促进花粉的萌发和花粉管的伸长,减少畸形果的出现,让草莓结出更多又大又好的果实。

膨果期:膨果期的草莓就像个正在长身体的青少年,对养分的需求非常大。这时候,随水冲施高钾复合肥,每亩地 10 公斤,10 天一次,直到采收前 10 天停止施肥。高钾复合肥能促进果实膨大,增加果实的糖分积累,让草莓变得又大又甜,口感更好。

(三)病虫害防治:提前预防胜过后期救治

病虫害是草莓生长过程中的 “大敌”,一旦爆发,就可能让辛苦种植的草莓遭受严重损失,所以提前预防至关重要。

病害:灰霉病是草莓花期的 “常客”,一旦染上,草莓的花朵和果实就会布满灰色的霉层,严重影响产量和品质。为了预防灰霉病,在定植前,可以用 50% 腐霉利 1000 倍液蘸根,给草莓苗穿上一层 “防护衣”。要是发病初期发现了病花病叶,要赶紧摘除,防止病菌扩散,然后喷施 40% 嘧霉胺悬浮剂 1200 倍液,及时 “消灭” 病菌。

虫害:蚜虫和红蜘蛛也是草莓种植中常见的害虫。蚜虫会吸食草莓叶片和嫩茎的汁液,让叶片卷曲、发黄;红蜘蛛则会在叶片背面结网,吸食叶片的汁液,导致叶片出现黄白色斑点,严重时叶片干枯脱落。为了监测虫害,我们可以悬挂黄色粘虫板,一旦发现有虫害,就用 10% 吡虫啉 2000 倍液 + 1.8% 阿维菌素 3000 倍液交替喷施,把害虫 “一网打尽”。不过要注意,在采收前 15 天要停药,以免农药残留影响草莓的品质和食用安全 。

结语

草莓种植时间并非 “一刀切”,需结合当地气候、品种特性及栽培方式灵活调整。春秋季露地种植性价比最高,新手可优先尝试;冬季大棚与夏季遮阳种植适合进阶玩家拓展反季市场。记住关键温度节点(10℃以上定植、30℃以下生长),做好土壤改良与水肥管理,即使是阳台盆栽也能收获红彤彤的甜蜜果实!建议分批次种植(间隔 20 天),实现连续 3~4 个月采收期,让草莓从 “应季水果” 变成 “家常美味”!

来源:红衣泗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