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918年春,邓雅声与同学到庙里游玩,看见清渡侮辱烧香的妇女,当场教训了这个坏蛋。然后,他与同学借张林镇义庄的名义,把邓仕钦等中、小士绅都请到庙里,以吃酒为名,当众揭露清渡的罪恶。附近群众纷纷赶到庙里看热闹。
邓雅声
邓雅声,1902年4月出生,黄梅县杉木桥邓老屋人。父亲邓裕春,是前清秀才和老塾师。家里仅三亩薄田,家世比较清贫。
学生时代邓雅声看书通宵达旦,他母亲说他夜里用的灯油,要用桶装。他性格豪爽,打小就好打抱不平。
他的家乡张林镇有个福主庙,主持僧清渡,是个假修行的坏蛋。这个和尚拜了邓雅声本家族长、讼棍邓仕钦做干老子,因其庇护,群众对清渡作恶敢怒而不敢言。
1918年春,邓雅声与同学到庙里游玩,看见清渡侮辱烧香的妇女,当场教训了这个坏蛋。然后,他与同学借张林镇义庄的名义,把邓仕钦等中、小士绅都请到庙里,以吃酒为名,当众揭露清渡的罪恶。附近群众纷纷赶到庙里看热闹。
邓仕钦如坐针毡,装腔作势地说,清渡管理庙内香火有功,认错改过即可,不必小题大做昵。邓雅声回击说,清渡破坏佛门三皈五戒,你袒护清渡,是怕切肉伤皮。他限清渡两小时内滚出张林!在场群众同声响应。邓仕钦气得红头涨颈,踉踉跄跄地溜了。清渡只得夹着行李滚蛋。
因家境贫寒,邓雅声未外出求学。从1921年春到1925年秋,先后在垅坪山的赵德,卓壁的潘河,以及本地藕塘角教私塾。
为了从“茫茫世路皆荆棘”中闯出一条大道,他利用私塾假期和一切机会,同本县在外读书的学生交往,借来很多传播新思想新文化的书刊,与他们共同探讨变革社会的办法,彼此诗歌互勉。
他同吴致民、李子芬、熊映楚、王一飞等,集资筹办黄梅县“书报流通处”,后改为“醒民书社”,秘密发行《资本论》《共产党宣言》《向导》、《中国青年》、《楚光日报》、《武汉星期评论》等革命书刊。为此,他常披霜戴月,浴雨餐风,从家中到县城往返四十里,处理发行业务,同时还要赶回私塾开早课。
他利用村塾作阵地深入穷乡僻壤,与周围农民广交朋友,向他们演说新思想,因而在群众中有很高的威望。青年农民张月华,就是在他的帮助下,加入了共产党,成了革命骨干。古角山老塾师陈训吾,治学很严但为人固执,从不允许别人到经馆与学生接触,唯独对邓雅声破例相待,只要邓雅声同他说声找人,即使他在讲课,也满口答应。
邓雅声也用诗歌宣传新思想、新文化。他1925年寄《中国青年》记者的四首七绝,黄梅广为传抄,不少读者后来成了革命者,起到了号角和匕首的作用,即使黄梅今日还有人能背诵出来。其中有云:“热血一腔尽情洒,十年定放自由花。”“几根侠骨如钢铁,人厄天穷百不回。”“不堪嚼蜡成滋味,匣里双龙啸欲飞。”“等闲吾戴吾头去,留些微痕血海中。”
1925年,邓雅声加入中国共产党。
在黄梅县委的领导和统一部署下,邓雅声在开展工农群众、青少年、商人等革命运动上作了大量工作。
他按照县委的指示,在张林、东山等镇发展少年学会,作为党团结青少年的群众组织。张林少年学会,是1924年2月由邓雅声主持在福主庙成立的。东山少年学会,也是邓雅声在三渠铺帮助建立的。他还到渡河桥建立了一个少年学会。他们利用这个组织,普及平民教育,使之“与民众运动结合起来”。
邓雅声在邓老屋创办了平民夜校,还亲笔为夜校写了对联;“农民辛辛苦苦去种田,地主摇摇摆摆来收租。”
1926年4月出版的第四期《中国农民》披露,黄梅“一九二五年早荒中,农民运动有急转之势,已成立三个农民进德会。一在卓壁,一在张林,一在多云。共有会员六百余人。”其中卓壁、张林农民进德会,是由邓雅声亲自建立的。1926年初,邓雅声根据县委的部署,将卓壁、张林农民进德会改为农民协会。
他还积极参与了在青年中建立“青年励志会”,在店员和小商户中建立“工商友协会”等民众组织的活动。
1925年1月,邓雅声参加了少年黄梅学会第二次全体会员大会。会议决议指出,“反抗劣绅运动办法,宣布劣迹,编印劣绅罪恶史……引起其对于压迫阶级的反抗。”会后,邓雅声以农民进德会为阵地,开展了抗租抗课,废除水域制度的斗争。在山区,他领导了调剂粮食余缺的抗灾斗争。在独山、古角地区他积极参与了反对奸商剥削烟农的斗争。
邓雅声的革命锋芒,使土豪劣绅十分畏惧。他们勾结军阀叶开鑫部派出士兵四处捉他,收买流氓地痞,寻机暗杀他。1925年至1926年夏,邓雅声渡过了一段艰难的岁月。
在黄梅、宿松交界的山洞里,他饮过冰雪,在何大屋、破皮山的荆棘丛中,他吃过野菜、野果,但革命意志丝毫没有动摇。有好心热巴劝他:“天涯荆棘难舒足,海内风尘漫出头。”他答:“男儿自立男儿志,炼好头颅试利刀!”
1926年7月,中共黄梅县委借北伐之东风,将被北洋军阀和土豪劣绅摧毁的农民进德会发展为农民协会。不久,县农民协会在县城武当宫正式成立。邓雅声任秘书,积极起草各种文稿,支持北伐,宣传革命。
北伐军进入黄梅之后,工农运动蓬勃发展起来。邓雅声据上级指示,在古角、土桥、停前等地,选派二十多个知识青年,到武昌参加农民运动讲习所和叶挺独立师。
从1926年7月起到1927年6月,黄梅农民运动突飞猛进,会员人数达十万,其中女会员四千余人,开湖北农运之先河。全县有6个区农民协会,276个乡农民协会。
北伐军来黄梅不久,黄梅县召开国民党代表大会,代表二百多人。邓雅声在会上作了“什么是马列主义?什么是三民主义?”的报告,宣讲了共产党的政治主张。会议通过了《黄梅县的政治纲领》,提出打倒土劣,抵制日货,取缔苛捐杂税,禁止鸦片、赌博,减租减息,普及农民教育等条款。
1926年12月10日,县农协在独山召集四千余人乡民会,取消烟行奸商盘剥农民的陈规旧例,如“高抬洋码”“滥出期条”“翻庄”“吃秤”“扒零”等。会后举行游行示威,援助梅家州的抗租运动。邓雅声参加了这次会议。
黄梅打击土豪劣绅的运动,是从斗争石南屏开始的。邓雅声组织和参与了这一斗争。
石家只有几百担课,自石南屏任黄梅县商会会长之后,布店、粮行越开越大,并广置田产。几年功夫,租课就增加到五千担左右,成为黄梅县城的大地主、大资本家。石南屏在政治上勾结军阀,狼狈为奸,指使流氓地痞作恶于城乡。县委决定,首先发动农民打倒石南屏。
1926年7月间,邓雅声在张林、卓壁、古角、垅坪等地发动农民、手工业者揭露石南屏的罪恶,并疾书《劣绅石南屏罪状》,历诉其欺压百姓的罪行。一个多月后。县委见倒石条件成熟,决定全县联合倒石。
这天,邓雅声半夜从家里起来,带领二、三区农民二千余人,以大刀、土铳,梭标、扁担、铁锹等作武器,赶到会场。县委主要负责同志宣布石南屏十大罪状之后,群众一部分捣毁石宅,将石家囤积的粮食、布匹当场低价出卖,一部分将石南屏戴上高帽子,押解游街。
这一天群众聚集达七千余人,万众一声,痛诋石贼残忍和凶暴,规模之大,在黄梅空前未有,大长了人民的志气,揭开了黄梅县打击土豪劣绅的序幕。
在全县联合倒石之后,邓雅声又在二、三区同区委负责同志陈应芬、商味书等,发动农民全面开展打击土豪劣绅的运动,斗争和处决了陈烈山、周介甫、潘树芬,张济川等土豪劣绅16人。
陈烈山,浑名“皮寒鬼”,是黄梅东乡最大的恶霸。他霸人田产,夺人地基,占人屋宇,抢人妻女,横行乡里,民愤极深。1926年11月下旬,邓雅声和陈应芬在马家岭山岗上组织了斗争陈烈山的大会,到会群众将近万人。受害群众纷纷起来控诉。
会后没收了他家的财产,并把陈烈山捆绑押解县城,要伪县长李敬芳予以枪毙,李借故躲避。邓雅声,陈应芬等冲进古楼城门,质问李敬芳。李敬芳两面三刀的态度,激起农民的愤恨,当场把陈打死。从此二、三区土劣再也不敢作威作福。
1927年3月4日,湖北省第一次农民代表大会在武昌召开,邓雅声作为黄梅农民代表之一,出席大会,代表黄梅农协在会上对三年多来的黄梅农民运动进行了总结。期间,他白天参议,晚上撰写文章,在大会会刊上发表了《农村政策与国民革命》《是谁过失》《乡村中民主势力与封建势力之斗争》等文章。
3月24日,省农协第一次执行委员会议,邓雅声被选为省农协秘书长。
邓雅声在武昌工作期间,激情如火,积极参与处理农协的日常事务工作,并协助编辑、出版机关刊物《湖北农民》。
6月14日,省农协决议成立起草委员会,为省农协扩大会议作准备工作,推定邓雅声为起草委员。他参加了七个决议案和《湖北省农协代表大会宣传提纲》的起草工作。省农协成立检查特派员委员会,加强对派往各县、区农运特派员的领导和审核工作,邓雅声为委员会委员之一。
曾任省农协教育部长的郭述申同志回忆说:“邓雅声在主持省农协日常工作中,充分表现了一个无产阶级革命者的优良品质和才能。”
“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江城出现“乌云压城城欲摧”的窒息形势。7月8日在省农协召集的武、阳、夏三县执行委员会议上,邓雅声代表省农协作了政治报告,指出各地土豪劣绅到处屠杀军民,捣毁党部,或潜伏武汉,造谣挑拨,明确提出要扎倒蒋介石。
“七·一五”反革命政变后,江城处于白色恐怖之中,省委和省农协转入秘密活动。这时邓雅声负责湖北省委农民部的工作。
他以武昌张王庙街青龙巷和胭脂山两处作主要联络点,接待各县回省的农运特派员,重新安排他们到全省各地工作,为党在全省各处发动秋收起义,输送干部。
10月初,省委派他到应山担任京汉路特委委员。他秘密主编《环川报》,揭露蒋介石、汪精卫叛变革命、镇压工农运动的罪行。
特委认为,要搞好京汉路南段工人运动,必须首先发动沿线农民,进行武装起义。为此,特委书记郭树勋和邓雅声来到京汉线上的广水车站发展党的组织。
他们与地下党员曹冰清、王知庭取得联系,以他俩的药店、糕饼坊为联络点,在应山、大悟、孝感交界地的农村,发动群众,开展武装斗争。不久,郭树勋调动工作,邓雅声接任特委书记。
11月,黄麻起义胜利,黄安建立了湖北省第一个工农民主政权。这期间,京汉路特委领导的农民武装,广泛出击,在魏家店截断京汉铁路,攻打武胜关附近的东篁店车站,有力地支援了黄麻起义。邓雅声还同特委的同志在魏家店发动群众,处决了地头蛇周四老爷。
1927年腊月十三日,邓雅声直接领导了由汪仙舟等具体指挥的东篁店农民起义军,打倒了太平镇马家畈的土豪马福田。不久,他又组织应、孝、安交界地区的农民起义军,连夜奔袭左家河和应家店,斗争和处决了大劣绅刘杨阶,烧了恶霸左小亭、左钟香、左明庭的房子。
邓雅声领导特委经过几个月的工作,初步发动了应山的农民群众,为年关暴动从组织到武装,都作好了准备。
奔袭左家河之后,邓雅声住在应山城关曹冰清和王知庭家里。应山城关地下党支部书记曾传清的公开身份是城西印台山苗圃主任,因而邓雅声以印台山为阵地,秘密策划年关暴动。
他和曾传清、曹冰清、王知庭等分头到东乡太平镇,广水腊园河以及河南罗山、大悟宣化店等处,组织农军,农协会员、赤卫队员共三千余人,于腊月二十一日凌晨,分别汇集到应山城四周,待命行动。
不料我化装进城卖柴的联络员被敌发觉,在敌哨兵追赶下,我联络员牺牲于东门口。此后联络中断。敌人听见城内枪声,倾巢而出,紧闭城门。我暴动部队只好提前行动,用煤油火烧东门。突破东门之后,活捉了大劣绅朱文聪。为防止不必要的牺牲,邓雅声等下令枪毙了朱文聪,撤出城关。
这次暴动,虽未取得彻底胜利,但打击了国民党反动派和土豪劣绅的猖狂气焰。
应山暴动后,邓雅声即回到孝感,在郭树勋家里过春节。此时,邓雅声接到去汉口向省委汇报工作的通知。
省委的秘密会议,在汉口铁路饭店三楼召开。由于联络点“裕泰栈”被破坏,这个秘密会议被敌人探知,邓雅声不幸被捕,被关在国民党武汉替备司令部的监狱。
伪湖北省的军政头目胡宗铎,假装关心黄梅同乡,怜惜邓雅声才华出众,以高官厚禄作诱饵,千方百计进行劝降,遭严词拒绝。邓雅声精神上、身体上受到极大摧残,但他从入狱起到最后一息,一直坚持斗争,作诗云:平生从不受人怜,岂肯低头狱吏前。
殉难前,在一个春雨潇潇的寒夜,他向恩师熊竹生写下了感人至深的遗书:“等闲吾戴吾头去,留些微痕血海中!尚有雄心思马革,不因孤忿泣牛衣!”又云:“所念不敢忘者,只高堂老母耳,兼之芳年弱妹,红闺少妇,黄口孤女,茕茕诸息,皆为雅声是依。今彼所依者既失,世态悠悠,将安归乎?言念及此,雅声心虽木石,亦垂泪如丝矣!”凡读此信者,无不声泪俱下。
1929年2月19日,胡宗铎下令在汉口余记里空坪杀害了邓雅声。
毛泽东曾对邓雅声的牺牲寄予无限的哀思。1944年,三五九旅离开延安南下前,毛泽东对聂浦均说:你们到湖北,看到黄梅的同志,代我捎个信,问候邓雅声、宛希俨两同志的家属。
来源:晚上没下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