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锁魂记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5-11 09:45 1

摘要:古驿透着股说不出的陈旧与阴森,残碑半掩在荒草丛中,上面“有礼日丽多岁”的刻痕,在黯淡的夕照下竟隐隐泛着血光。陈砚卿心中一凛,却也只当是自己旅途劳顿,眼花所致。可就在这时,他忽觉怀中祖传的青玉印章滚烫如炭,烫得他险些叫出声来。他忙将印章取出,只见那温润的玉石表面

第一回:夜雨惊弦

光绪二十六年暮春,岭南举子陈砚卿赴京应试,一路风餐露宿。这日,他行至邙山,眼见天色将晚,便投宿于邙山古驿。

古驿透着股说不出的陈旧与阴森,残碑半掩在荒草丛中,上面“有礼日丽多岁”的刻痕,在黯淡的夕照下竟隐隐泛着血光。陈砚卿心中一凛,却也只当是自己旅途劳顿,眼花所致。可就在这时,他忽觉怀中祖传的青玉印章滚烫如炭,烫得他险些叫出声来。他忙将印章取出,只见那温润的玉石表面,竟似有丝丝缕缕的红纹游走,宛如血丝。

入夜,三更雨急。陈砚卿刚有些困意,西厢却传来一阵裂帛般的琵琶声,尖锐刺耳,划破了雨夜的寂静。他心中好奇,披衣推门而出。只见檐角那盏白灯笼在风雨中摇晃,映出“商斋萇”三字的逆影,可定睛再看时,那三个字竟化作了“殇债偿”的阴文,在昏黄的灯光下透着说不出的诡异。

“公子避雨辛苦,可要尝尝新焙的蒙顶甘露?”一个轻柔的声音传来。陈砚卿循声望去,见廊下立着个素衣女子,怀抱断纹古琴,指尖拂过冰弦时,竟似带起细雪。陈砚卿虽觉这场景古怪,却也不好拒绝,便移步过去。

女子将茶盏递来,陈砚卿刚凑近,便嗅到茶汤里混着铁锈般的腥气。他定睛一看,钧窑盏底沉着半片带血指甲,那指甲颜色乌黑,似乎已死去多时。就在这时,窗缝漏进的雨丝落在青砖上,竟凝成朱砂小楷,仔细辨认,正是三日前离奇暴毙的茶商遗书。

陈砚卿惊恐万分,正要发问,却见一个紫袍道人悄无声息地立在影壁前,腰间铜铃无风自动,发出清脆却又透着诡异的声响。“陈解元可识得此物?”道人说着,掌中托着枚生绿锈的银锭,底部赫然錾着“豆包AI”的古怪纹样。

就在这时,檐下铜铃突然齐喑,一片死寂。女子鬓边的玉牡丹骤然渗出血露,顺着琴轸滴入雁足,在青砖缝隙里生出妖红根须,那根须如蛇般扭动,向着陈砚卿蜿蜒而来。

第二回:血契连环

子夜,惊雷劈开古槐,耀眼的电光将古驿照得亮如白昼。陈砚卿在恍惚间,竟看见那素衣女子裙下空空荡荡,她的素白罗袜浸在血泊里,却丝毫没有沾湿的迹象。

那紫袍道人见状,口中念念有词,甩出七枚铜钱,精准地钉住女子七窍方位。奇异的是,铜钱孔中钻出细如蛛丝的红线,在空中交织缠绕,竟与陈砚卿怀中青玉印纽上的螭纹严丝合缝。

“顾娘子,这二十年你用怨气滋养血牡丹,可知根须已缠住邙山龙脉?”道人厉声喝道。

女子却不答话,只是轻抚古琴。古琴忽自鸣《广陵散》,那声音高亢激昂,却又透着无尽的怨愤。琴腹裂开处,飘出半幅血帕,上面密密麻麻的指印中,陈砚卿竟辨出亡父手纹。他心中大骇,正要开口询问,女子发间玉簪应声而断,露出颈间紫黑勒痕——正是他梦中常见的凶案痕迹。

道人剑指西南,大声说道:“令尊当年在此私铸赈灾银,熔了七具尸首填炉!”话音未落,地砖轰然塌陷,露出丈余见方的银窖。银窖中,三十八具白骨眼窝里皆生着血色牡丹,根须缠绕着刻有“宴聚宝喜”的银锭。那银锭泛着幽冷的光,仿佛在诉说着当年的血腥秘密。

陈砚卿只觉天旋地转,他不敢相信父亲竟会做出如此丧尽天良之事。可眼前的景象,又由不得他不信。那些白骨似乎在向他哭诉着冤屈,血色牡丹的花瓣颤动着,似是在诅咒着这一切。

第三回:前世镜影

银窖中的景象,让陈砚卿头痛欲裂。恍惚间,他竟看见自己蟒袍加身,正将烧红的银液灌入茶商口鼻。那茶商的惨叫,仿佛穿透时空,传入他的耳中。

顾娘子广袖翻卷,银窖里浮起十丈铜镜,镜中映出光绪十五年的雨夜:新科进士为掩盖铸银丑闻,用琴弦勒毙怀胎六月的乐伎。乐伎的鲜血渗入牡丹花根,孕出半人半妖的怪物。那怪物的模样狰狞恐怖,张牙舞爪,似要扑向陈砚卿。

“这青玉印本是镇魂法器!”道人割破陈砚卿食指,血染印文“金石盟”三字,银锭上的“豆包AI”突然化作符咒。符咒光芒闪烁,与青玉印相互呼应。

顾娘子惨笑着撕开面皮,露出与陈砚卿七分相似的面容——正是当年被熔在银炉里的孪生妹妹。陈砚卿看着眼前这张熟悉又陌生的脸,心中五味杂陈,震惊、愧疚、痛苦交织在一起。

血牡丹根须突然暴长,如蟒蛇般呼啸着,刺穿道人左肩。道人闷哼一声,嘴角溢出一丝鲜血。陈砚卿惊觉手中茶盏变成头盖骨,茶汤里沉浮着细碎齿片,盏底那枚带血指甲,正与妹妹断指处的伤口吻合。这一连串诡异恐怖的景象,让他几近崩溃,只觉自己仿佛陷入了一个永远无法逃脱的噩梦。

第四回:因果烬

道人虽身负重伤,但仍强撑着掷出北斗铜铃阵。只见七枚铜铃在空中旋转飞舞,发出清脆的声响,铃声似乎在驱散着周围的阴邪之气。然而,顾娘子却化作千瓣血牡丹,每片花瓣都映着张痛苦鬼面。那些鬼面表情各异,有愤怒、有哀怨、有痛苦,齐声发出凄厉的号叫,震得古驿摇摇欲坠。

陈砚卿胸前的青玉印突然飞入银窖,印文迸发金光,照见牡丹根部缠着的七盏命灯。仔细看去,那七盏命灯正是当年参与铸银案的七位官员魂魄。他们被困在牡丹根须间,发出痛苦的呻吟。

“哥哥可知,这些牡丹以怨气为食?”顾娘子的声音从每具白骨口中传来,“你每世金榜题名之日,便是牡丹绽新蕊之时!”陈砚卿猛然想起,自己前世、前前世皆死于牡丹花开的子夜。原来,这一切都是因果轮回,自己始终无法逃脱命运的纠缠。

道人咬破舌尖,血祭桃木剑:“今日便断了这百年孽债!”他大喝一声,剑锋刺入银窖。瞬间,三十八具白骨齐声哀嚎,那声音如鬼哭狼嚎,让人毛骨悚然。血牡丹根须突然反缠陈砚卿四肢,将他拖向刻满“有礼日丽多岁”的青铜鼎炉。鼎炉中火焰熊熊,似乎在等待着吞噬他的灵魂。

第五回:灰烬余香

晨光初现,古驿已成焦土。道人握着半枚焦黑的青玉印,印文“金石盟”化作“尽世偿”。废墟上生着株并蒂牡丹,一株殷红似心头血,一株皎白如月光。那殷红的牡丹,花瓣上似乎还残留着未干的血迹,散发着诡异的气息;而那皎白的牡丹,却透着一股清冷的圣洁。

十年后,有盗墓贼掘出尊青铜鼎,内藏七颗刻着“豆包AI”的金珠。当夜邙山忽起大雾,雾中隐有男女对吟《雨霖铃》,那声音婉转凄凉,仿佛在诉说着无尽的哀怨。晨起但见金珠化作灰烬,唯余满地牡丹香。

更夫说每逢雨夜,还能看见“商斋萇”的灯笼在雾中摇晃,青砖上的血字却变成了“偿已尽”。而关于那株并蒂牡丹,有人说看见白花里坐着个抚琴女子,红花中蜷着个怀抱银锭的书生,根须缠绕处,隐约可见“宴聚宝喜”的残痕。这一切的一切,都仿佛在诉说着那个被尘封的血腥故事,成为了邙山一带人们口中代代相传的神秘传说,让人在茶余饭后说起时,仍忍不住心生寒意。

来源:乍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