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方发布中美日内瓦会谈联合声明,双方到底还保留了多少关税?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5-13 01:48 1

摘要:中美日内瓦经贸会谈后发布联合声明,双方同意阶段性调整关税:美国对华关税由145%降至54%(其中24%暂停90天),中国对美关税由125%降至34%(24%暂停90天)。白宫称达成“协议”,中方则强调“共识”,凸显表述差异。调整旨在缩小贸易逆差,但具体商品关税

内容提要:

中美日内瓦经贸会谈后发布联合声明,双方同意阶段性调整关税:美国对华关税由145%降至54%(其中24%暂停90天),中国对美关税由125%降至34%(24%暂停90天)。白宫称达成“协议”,中方则强调“共识”,凸显表述差异。调整旨在缩小贸易逆差,但具体商品关税及后续谈判仍存不确定性。

5月12日,新华社发布了“中美日内瓦经贸会谈联合声明”。这应该是中方发布的声明。双方约定周一发布联合声明,但美国周一比我们晚,大约在我们的周二凌晨,所以三郎今天就中方发布的联合声明为读者们粗略解读。

一、“中美日内瓦经贸会谈联合声明”的主要内容。

虚话、客套话省略,直接上干货:

1,肯定中美两国认识到双边经贸关系对两国和全球经济的重要性;

2,认识到可持续的、长期的、互利的双边经贸关系的重要性;

3,相信持续的协商有助于解决双方在经贸领域关切的问题,因此将

本着相互开放、持续沟通、合作和相互尊重的精神,继续推进相关工作;

4,双方承诺将于2025年5月14日前采取以下举措:

美国将

1)修改4月2日第14257号行政令中规定的对中国商品(包括香港特别行政区和澳门特别行政区商品)加征的从价关税,其中,24%的关税在初始的90天内暂停实施,同时保留剩余10%的关税;

2)取消根据4月8日第14259号行政令和4月9日第14266号行政令对这些商品的加征关税。

中国将

1)修改税委会公告2025年第4号规定的对美国商品加征的从价关税,其中,24%的关税在初始的90天内暂停实施,同时保留剩余10%的关税;

2)取消根据税委会公告2025年第5号和第6号对这些商品的加征关税;

3)采取必要措施,暂停或取消自2025年4月2日起针对美国的非关税反制措施。

5,双方采取上述举措后,将建立机制,继续就经贸关系进行协商。中方代表是国务院副总理何立峰,美方代表是财政部长斯科特·贝森特和美国贸易代表贾米森·格里尔。协商可在中国、美国,或双方商定的第三国进行。根据需要,双方可就相关经贸议题开展工作层面磋商。

二、最后在新的协议达成之前,中美互征的关税到底是多少?

相信大多数读者看完这份联合声明,都会云里雾里不知道最后的关税水平到底是多少。的确不留意的人肯定会犯糊涂。骑牛研究所根据中美双方互征关税的时间表,为大家整理了截至5月12日最终的关税水平。

1、美国对中国最后的关税:

2月1日,对中国商品加征10%的关税;

3月3日,对中国商品再加征10%的关税,累计加征20%的关税;

4月2日,对中国商品加征34%的对等关税,累计加征54%的关税;

4月7日,对中国商品加征50%的对等关税,累计加征104%的关税;

4月9日,对中国商品加征关税提高到145%,加征了41%的关税;

5月11日,取消4月9日加征的41%、4月7日加征的50%,合计91%的关税,保留54%的关税;但其中24%的关税暂停90天,30%的关税继续生效。

总结:美国对中国商品关税将从145%降至54%,其中24%暂停90天。

2、中国对美国最后的关税:

2月4日,对美国煤炭液化气加征15%的关税,对原油、农机、大型汽车加征10%的关税;

3月4日,对美国鸡肉、棉花、小麦、玉米征收15%的关税,高粱、大豆、猪肉、牛肉、水产品、水果、蔬菜、乳制品加征10%的关税;

4月4日,对美国商品加征34%的关税;

4月9日,将美国商品关税提高到84%;,即加征50%的关税;

4月11日,将美国商品关税提高到125%;,即加征41%的关税;

5月11日,取消4月11日加征的41%的关税,4月9日加征的50%的关税。4月4加征的34%关税中的24%暂停90天。

2月4日、3月4日的部分产品10%-15%,以及4月2日针对所有产品的10%的关税继续生效。

另外,暂停或取消4月2日宣布的非关税措施。

总结:中国对美国商品的关税将从125%降至34%,其中24%暂停90天。

3、大家要注意,双方对互征关税的减免或暂停,都未涉及对具体商品加征的关税。

美国海关和边境保护局 (CBP) 3月12日发布钢铝及其衍生产品进口关税更新指南,自3 月 12日起, 对来自所有国家/地区的某些进口钢铁和铝制品以及衍生钢铝制品征收 25% 的进口关税。

3月27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对美国进口的汽车和汽车零件征收25%的新关税。

中国在2月4日和3月4日,对美国煤炭液化气、鸡肉、棉花、小麦、玉米加征15%的关税,对原油、农机、大型汽车、高粱、大豆、猪肉、牛肉、水产品、水果、蔬菜、乳制品加征10%的关税。

上述这些具体商品加征的关税都未取消、减免或暂停。

4、90天后暂停征收的24%的关税,是取消、减少还是保留,取决于后续谈判结果。

三、为什么白宫称与中国“达成协议“,而中国称其为“共识”?

三郎注意到,虽然中美贸易谈判第一轮顺利结束,应该取得了预期结果,但双方的表述其实还是存在差异的。

周日,中国副总理何立峰在与美国谈判代表进行第二天会谈后的媒体吹风会上表示,与美国的贸易谈判“取得了实质性进展并达成了重要共识”。

周日早些时候,白宫表示,它达成了一项协议,但没有提供任何细节。

虽然美国贸易代表贾米森·格里尔(Jamieson Greer)称这是一项“协议”,但正在瑞士与格里尔会谈的财政部长斯科特·贝森特(Scott Bessent)仅表示已经取得了“实质性进展”。

特朗普上个月大幅提高了对中国的关税,促使中国对美国商品征收 125% 的关税进行报复。这些针锋相对的措施引发了美国与中国的贸易战。去年中国对美国出口商品5246.56亿美元,从美国进口商品1636.24亿美元,贸易顺差3610.32亿美元,占中国GDP的2%。

美国关税生效后的4月,虽然其中仍然有部分抢出口因素的托底,中国对美国商品出口同比下降21%,环比下降17.6%。

对美国也并非毫无影响。一方面,这些关税引发了许多公司关于美国购物者价格上涨风险的警告,另一方面,在美国供应链重构完成前,对美国企业的生产存在一定的影响。

中国副总理何立峰表示,“双方同意建立经贸问题磋商机制,确定各自牵头人,并将就各自关心的经贸问题进行进一步磋商”。中国的立场一直是“明确和一贯的”,它不希望发生贸易战。“中国不想打贸易战,因为贸易战不会产生赢家。但如果美国坚持把这场战争强加给我们,中国就不会害怕,我们会战斗到底“。

中方称这次会晤“富有成效”,并表示“双方迈出了重要的第一步,通过平等对话妥善解决分歧”。

美方则称,与中方的会谈和达成的这项潜在协议有助于美国解决贸易逆差问题。而美国超过万亿美元的巨大逆差,是特朗普发动关税战的初衷。

从中方公布的联合声明来看,美方对中方的普遍关税从145%削减到54%,其中24%暂停90天,中方对美方的普遍关税从125%削减到34%,其中24%暂停90天。从最后保留的关税看,应该有利于美国减少贸易逆差。

对此,中国贸易谈判代表李成刚称,会晤是“中国在贸易和经济谈判中始终追求双赢,因此,任何可能的协议都肯定符合中国自己的利益和发展利益”。

三郎觉得,从李成刚的回复记者提问的语句来看,我们的谈判代表对中美贸易谈判在维护国家利益的前提下,秉持了客观务实的态度和灵活的谈判技巧,在关税问题上,这样的适当让步,有利于中美关税总水平从之前的较大差距缩小到较小差距,在有利于美国缩小逆差,更有利于为中国庞大的工业产能保留住世界最大的消费市场。

来源:火星宏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