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料销量已下降近八成!越到夏天行业越冷清,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5-12 23:05 1

摘要:炎炎夏日,冰镇饮料本该是“销量王者”,但今年饮料行业却一反常态——数据显示,部分传统饮品销量同比暴跌80%。

炎炎夏日,冰镇饮料本该是“销量王者”,但今年饮料行业却一反常态——数据显示,部分传统饮品销量同比暴跌80%。

消费者捂紧了钱包,经销商库存积压,就连农夫山泉、怡宝这样的巨头也难逃包装水收入下滑的命运。

一边是“卖不动”的焦虑,另一边却是电解质水、无糖茶饮的狂飙突进。这背后,究竟是经济低迷的无奈,还是消费需求的彻底颠覆?

今天,我们就来扒一扒这场饮料行业的“冰与火之歌”。

“以前一天一瓶快乐水,现在一周才舍得买一次。”这不是段子,而是许多消费者的真实写照。

全球经济低迷叠加生活成本上涨,房贷、教育、医疗等硬性支出挤压了“可花可不花”的饮料预算。

数据显示,2024年饮料行业线下销量平均下滑30%-40%,部分经销商甚至跌了八成。

就连瓶装水这样的刚需品类也未能幸免——农夫山泉包装水收入暴跌21%,怡宝纯净水销售额连续下滑。

消费者的选择变了:

1、频次降低:从“每天一瓶”变成“偶尔解馋”;

2、价格敏感:1块钱的差价就能让人转头选择更便宜的竞品;

3、替代品涌现:办公室的饮水机、家里的自制凉茶,都在抢走瓶装饮料的份额。

如果说经济压力是外因,那健康意识的觉醒则是“内攻”。年轻人一边熬夜,一边对高糖饮料“祛魅”——“喝奶茶?不如泡枸杞!”

无糖、功能、清洁标签成了新宠:

1、无糖茶饮渗透率从1%飙升至35%,东方树叶靠“单宁缓释技术”拿下45%市场份额;

2、电解质水狂奔,东鹏“补水啦”一季度销售额暴增261%,全年预计突破30亿;

3、成分表焦虑:60%的消费者会仔细查看配料表,赤藓糖醇、γ-氨基丁酸等成分成为卖点。

反观传统高糖饮料,养乐多因“含糖量超标”被消费者抛弃,日均销量暴跌70%;香飘飘冲泡奶茶一年少卖1.6亿杯,模仿现制茶饮口味的策略也难挽颓势。

你以为饮料还在超市货架上厮杀?真相是:战场早已转移到直播间、便利店冰柜和外卖平台。

线下渠道“冰火两重天”:

1、智能冰柜霸权:农夫山泉靠冰柜抢占便利店C位,元气森林却因渠道费用过高被迫收缩;

2、传统经销商困境:压货、资金链紧绷,中小品牌被电商低价冲击到“喘不过气”。

线上狂飙:

1、直播带货:东方树叶一场直播卖出百万件,抖音饮料GMV破85亿;

2、即时零售:美团“闪电仓”推动200ml迷你装爆发,东鹏50ml“闪电补能饮”周转率提升5倍。

渠道分化背后,是消费者对“随时随地”的需求——通勤路上点外卖,健身时扫码买水,场景越细分,渠道越碎片。

行业洗牌中,仍有品牌逆势增长。它们的秘密武器是什么?

东鹏饮料的“双核驱动”:多品类布局;从功能饮料到电解质水、无糖茶,用“1+6”矩阵覆盖全场景需求;全国化供应链:13大生产基地降低成本,终端网点超360万家,连乡镇小卖部都能“随手可得”。

巨头的转身:农夫山泉靠茶饮料翻身,无糖茶收入占比超39%,取代包装水成第一支柱;达能押注脉动,功能饮料板块增速超10%,扛起业绩大旗。

这场销量暴跌的背后,是消费逻辑的彻底重构——从“解渴就行”到“既要健康又要情绪”,从“便宜大碗”到“精准匹配场景”。

传统品牌若固守高糖、同质化产品,只会被时代抛弃;而能抓住健康化、功能化、情绪化趋势的品牌,才有资格争夺万亿市场的未来。

你怎么看? 是继续为“童年回忆”买单,还是拥抱新消费趋势?评论区聊聊你的选择!关注我,带你解锁更多行业真相。

来源:老白财经一点号1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