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后来收获时,剥开果壳常有黑色虫粪,产量比往年少了近三成。请教了老乡才知道,这是虫害防治没做到位导致的。
去年我种了半亩地的花生,刚出苗时绿油油的特别喜人。
可随着植株长大,叶子开始出现破洞,果仁里也发现不少虫眼。
后来收获时,剥开果壳常有黑色虫粪,产量比往年少了近三成。请教了老乡才知道,这是虫害防治没做到位导致的。
花生从种到收得防三波虫害。
第一波是刚出苗那会儿,地底下的蛴螬、地老虎专啃嫩根。
这些小东西能把花生根咬断,苗子发黄打蔫,严重的整片地缺苗断垄。
特别是刚长真叶的时候,根一伤基本救不回来。
第二波在开花前后,这时候蚜虫、棉铃虫开始闹腾。蚜虫趴在嫩叶背面吸汁水,叶子卷曲发黄,还能传病毒病。
棉铃虫专挑嫩叶啃,能把叶子吃成渔网状,影响开花结荚。
最要命的是结荚期这第三波。钻心虫(就是蛴螬成虫金龟子的幼虫)会钻进果壳里吃嫩仁,被咬的花生看着壳完整,掰开全是虫粪。
更糟的是虫子咬的伤口还会招来霉菌,导致霉烂。
六个原因让虫害防不住:
1.连年种花生不换茬,土里虫卵越积越多。像蛴螬幼虫能在土里活两三年,年年种花生等于给它们管饭。
2.果壳薄的品种招虫,虫子容易钻进去。有些高产品种皮薄油多,正合虫子胃口。
3.种得太密不透风,虫子繁殖快。植株挤着长既保湿度又挡药,打药都喷不到虫子。
4.黏土地比沙土地更招虫。板结的黏土保水保温,冬天冻不死虫卵。
5.暖冬加多雨最要命。冬天暖和虫卵死得少,雨季湿度大虫子孵化快。
6.田间管理跟不上。杂草不清、病株不拔,给虫子留了藏身地,秸秆还田要是没打碎还带虫卵。
1.换茬轮作最管用
种完花生改种玉米、红薯等庄稼,连续三年不重茬。不同作物根系分泌物不一样,能打乱虫子生存节奏。注意别和豆类轮作,要不等于换汤不换药。
2.选对品种省力气
挑果壳硬实的品种,厚度超0.8毫米的虫子难钻。现在有些新品种果壳内层带木质结构,虫子啃到一半就卡住。虽然产量比高产品种低点,但打药钱能省不少。
3.整地时下功夫
播种前深耕30厘米,把土里的虫卵翻出来晒死。拌种时用吡虫啉、噻虫嗪这些药水泡种子,相当于给花生穿防弹衣。沙土地别忘了沟施白僵菌,这菌能钻进虫子体内要它们命。
4.密植要讲技巧
行距保持40厘米,株距20厘米以上。太密了打药喷不透,太稀了产量上不去。推荐宽窄行种植,50厘米宽行通风好,30厘米窄行保产量。
5.管理跟着节气走
苗期重点防地下虫,播种沟里撒毒死蜱药土。开花前把地头杂草清干净,断了虫子口粮。
结荚期培土两次,把土层加厚到5厘米,让成虫没法在果柄处下蛋。收完花生马上清理残秧,带出地外烧掉。
防虫这事关键在勤快,不能等看见虫子才动手。
从选种到收获,每个环节都防着点,才能保住辛苦种的花生。
记住,好收成是防出来的,不是救出来的。
来源:企鹅吃喝指南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