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吉林省汪清县鸡冠乡影壁村,一位离任的老村干部用三年时间完成了《百年部落》这部村史,为后人留下了珍贵的乡村记忆。这位老人名叫孙清团,今年71岁,曾是影壁村的村长,离任后仍心系村庄发展,以笔为媒,记录下村庄140年的沧桑巨变。
在吉林省汪清县鸡冠乡影壁村,一位离任的老村干部用三年时间完成了《百年部落》这部村史,为后人留下了珍贵的乡村记忆。这位老人名叫孙清团,今年71岁,曾是影壁村的村长,离任后仍心系村庄发展,以笔为媒,记录下村庄140年的沧桑巨变。
近日,记者在影壁村村史馆见到了孙清团,他正与村干部们热烈讨论村庄的未来规划。谈起撰写村史的初衷,老人表示,这既是自己多年的心愿,也是为了让晚年生活更加充实。
由于不熟悉电脑操作,孙清团先在本上写稿,并亲手绘制插图。他的女婿唐国强在鸡冠中学工作,利用业余时间帮他校对文稿。为了确保史料的准确性,孙清团多次邀请村中老人座谈,回忆往昔岁月,还专程前往汪清县拜访当年的下乡知青顾万祥,核实历史细节。县作协理事侯凤娟也伸出援手,帮他将手写稿整理成电子版。
在编写过程中,孙清团曾遭遇意外。一次制作宣传展板时,角磨机刀片突然断裂,导致他左手受伤。然而,即使在住院期间,他仍惦记着未完成的村史,伤口稍有好转,便忍着疼痛在病床上继续写作。
功夫不负有心人,前不久,这部跨越140年、记录7代人奋斗历程的《百年部落》终于定稿。全书共10万余字、270多页,内容涵盖清末民初、闯关东、人民公社、联产承包、乡村振兴等历史进程,生动展现影壁村的百年变迁。成稿后,孙清团自费近2000元印刷了3本,供人们参阅。
影壁村现任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孙云凯对老村长的奉献精神赞不绝口:“老村长离任后本可安享晚年,却仍不辞辛劳编写村史。这本书不仅是村庄历史的见证,更是村史馆的灵魂。”如今,村史馆已成为当地党性教育的重要阵地,吸引了许多县直部门和周边村民前来参观学习。孙清团还主动担任义务讲解员,并自购投影仪和音响设备,在村史馆播放爱国主义影片,以实际行动传承红色精神。
孙云凯感慨道:“老村长心系村庄发展,他的高尚品格值得我们学习。今年正值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他的付出更显意义深远。”《百年部落》不仅是一部村史,更是一位老共产党员对家乡深沉热爱的见证。
吉林日报社出品
作者:吴茗 通讯员 李玉旺 杨明晗
策划:韩雪洁
执行主编:于悦
编辑:马贺
来源:吉报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