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茬花生是起垄种植还是平地种植好?文章看后有答案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5-13 07:00 1

摘要:在农业生产中,麦茬花生的种植方式选择至关重要,起垄种植和平地种植是两种常见的方式,它们在多个方面存在差异,各有优劣。以下将从土壤条件、田间管理、产量品质等方面对这两种种植方式进行深入分析,以帮助农民做出更合适的种植决策。

在农业生产中,麦茬花生的种植方式选择至关重要,起垄种植和平地种植是两种常见的方式,它们在多个方面存在差异,各有优劣。以下将从土壤条件、田间管理、产量品质等方面对这两种种植方式进行深入分析,以帮助农民做出更合适的种植决策。

一、土壤条件适应性

(一)起垄种植

起垄种植能有效改善土壤结构,增加土壤通气性。起垄后,土壤疏松,孔隙度增加,有利于花生根系的生长和呼吸。在黄淮海地区的部分黏土区域,由于土壤质地黏重,透气性差,采用起垄种植可使花生根系更容易下扎,为植株生长提供更稳固的支撑 。同时,起垄种植能增加活土层厚度,一般垄高在10 - 15厘米左右,这使得花生根系有更广阔的生长空间,有助于根系吸收土壤深层的养分和水分。在长江流域北部的一些地区,夏季降水较多,起垄种植便于排水,可避免花生田因积水导致根系缺氧腐烂,保证花生正常生长。

(二)平地种植

平地种植对土壤要求相对较低,在一些地势较为平坦、土壤肥力均匀且排水良好的地块,平地种植操作简单,不需要额外进行起垄等复杂工序。在河南的部分平原地区,土壤为沙壤土,保水保肥性较好,采用平地种植也能获得较好的收成。但对于土壤黏重、排水不畅的地块,平地种植在雨季容易出现积水问题,导致花生烂根,影响产量。如山东的某些黏土区域,若采用平地种植,在连续降雨后,花生田易形成内涝,使花生生长受到严重影响。

二、田间管理难度

(一)起垄种植

起垄种植在田间管理方面具有一定优势。在施肥过程中,肥料可以集中施于垄下,减少肥料的流失,提高肥料利用率。在中耕除草时,起垄种植便于操作,可减少对花生植株的损伤。而且,起垄种植有利于病虫害的防治,由于垄间通风透光良好,降低了病虫害滋生和传播的环境条件,减少了病虫害的发生几率。在山东的花生种植区,采用起垄种植后,花生叶斑病的发生率明显降低。但起垄种植也存在一些缺点,如起垄过程需要投入更多的劳动力和时间成本,且起垄后土壤表面积增大,水分蒸发较快,在干旱地区或干旱季节,需要更频繁地浇水以保证土壤墒情。

(二)平地种植

平地种植的田间管理相对简单,播种、浇水等操作较为方便。在机械化作业时,平地更有利于大型农业机械的通行,提高作业效率。但在中耕除草和施肥时,由于植株分布较为均匀,操作难度相对较大,容易出现施肥不均匀或除草不彻底的情况。在病虫害防治方面,平地种植通风条件相对较差,病虫害一旦发生,传播速度较快,防治难度较大。在河北的一些花生种植区域,采用平地种植的花生田,在高温高湿季节,蚜虫等害虫的爆发频率较高,且防治效果相对较差。

三、产量与品质影响

(一)起垄种植

大量实践和研究表明,起垄种植通常能提高花生产量和品质。起垄种植增加了花生植株的通风受光面积,有利于光合作用的进行,从而提高光合产物的积累,为花生荚果的发育提供充足的养分。同时,疏松的土壤环境有利于果针下扎入土,增加单株结果量和百果重。据河南农业科学院在商丘地区的试验数据显示,在相同品种、相同管理条件下,起垄种植的花生比平地种植的花生产量高出10% - 15%,且花生籽粒饱满,蛋白质和油脂含量更高,品质更优。

(二)平地种植

平地种植的花生产量相对较低,由于土壤透气性和排水性不如起垄种植,花生根系生长和果针下扎受到一定影响,导致单株结果量和百果重相对较小。在品质方面,平地种植的花生可能因光照和通风条件不足,籽粒饱满度和营养成分含量略低于起垄种植的花生。但在一些特殊情况下,如在气候干旱、水资源匮乏的地区,平地种植保水保墒能力相对较强,产量表现可能更为稳定。在陕西的部分干旱地区,采用平地种植的花生,虽然产量不高,但在水分管理得当的情况下,能保证一定的收成。

四、结论

麦茬花生起垄种植和平地种植各有特点。起垄种植在改善土壤结构、便于田间管理、提高产量和品质方面具有明显优势,但对土壤条件和劳动力要求较高,且保水保墒能力相对较弱;平地种植操作简单,对土壤条件要求较低,在机械化作业和保水保墒方面有一定优势,但产量和品质相对较低,田间管理和病虫害防治难度较大。

在实际种植过程中,农民应综合考虑当地的土壤条件、气候状况、劳动力资源以及种植习惯等因素,选择合适的种植方式。在土壤肥沃、排水良好、劳动力充足且降水较多的地区,建议优先选择起垄种植;而在地势平坦、土壤条件一般、气候干旱且机械化程度较高的地区,平地种植也不失为一种可行的选择 。无论选择哪种种植方式,都要结合科学的田间管理措施,以实现麦茬花生的高产、优质、高效生产。

来源:风趣一半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