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液港需要消毒后再拔针?看看你做对了吗~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5-13 05:40 1

摘要:近期,笔者关注到有同行发帖询问“输液港拔针前是否需要消毒”。在肿瘤科护理公众号发布的“不看就亏了!这篇输液港的维护说得太到位了!”一文中,评论区也有人留下了相同的疑问。对于这个问题,笔者曾问过不同医院的护士朋友,给出的答案大相径庭。

导语

对于输液港而言,在穿刺前就需要先乙醇后碘伏各消毒3次。那么在拔针前,究竟要不要消毒呢?

近期,笔者关注到有同行发帖询问“输液港拔针前是否需要消毒”。在肿瘤科护理公众号发布的“不看就亏了!这篇输液港的维护说得太到位了!”一文中,评论区也有人留下了相同的疑问。对于这个问题,笔者曾问过不同医院的护士朋友,给出的答案大相径庭。

临床上,不管是采血针、钢针还是留置针,在治疗结束后都是直接拔针,不要求在拔针前再次消毒。输液港作为一种可以完全植入体内的闭合静脉输液系统,可反复穿刺、长期、间歇性使用,但具有较高的输液港相关感染发生率(3%~10%),甚至导致非计划性拔管。因此,预防输液港感染就显得尤为重要。

对于输液港而言,在穿刺前就需要先乙醇后碘伏各消毒3次。那么在拔针前,究竟要不要消毒呢?笔者查阅了相关资料,发现许多文件里未明确说明,或者存在争议之处,现将观点分别说明。

观点1:

对于输液港,拔针前后不需要消毒

输液港拔针不消毒,拔针后直接加压是临床常见现象。护士省略此步骤常因为下列原因:

1.认为输液港针口与普通静脉穿刺针口一样,可自行愈合。未认识到输液港通道更深、留置时间更长,感染风险更高。

2.认为消毒拔针的创口对港体内部无影响,忽略了针眼周围皮肤可能残留细菌。

3.在紧急或忙碌情况下,可能为节省时间省略消毒步骤,直接加压止血。

4.凭靠肉眼观察无感染迹象,经验性认为感染风险低,未考虑到早期感染可能无症状。

观点2:

对于输液港,先消毒,再拔针

先消毒,再拔针,目的是防止拔针时患者皮肤或输液港针头表面的细菌被带入皮下,导致感染。

中国医师协会介入医师分会介入围手术学组撰写的《植入式静脉给药装置护理管理专家共识》2023版规定,在输液完毕正压封管后,需要评估穿刺部位周围皮肤情况后对皮肤进行消毒,之后再拔针。拔针的消毒剂选择和消毒方法与插针时相同,具体如下:

①浓度>0.5%的葡萄糖酸氯己定乙醇溶液、有效碘浓度≥0.5%的聚维酮碘溶液或75%乙醇溶液和2%碘酊溶液,以注射座为中心,螺旋式由内向外消毒皮肤(顺、逆时针交替擦);

②皮肤消毒面积>敷料面积;

③先使用浓度>0.5%的葡萄糖酸氯己定乙醇溶液或75%乙醇溶液消毒3次并自然待干,然后再使用2%碘酊溶液或有效碘浓度不低于0.5%的聚维酮碘溶液消毒3次。

观点3:

对于输液港,先拔针,再消毒

先拔针,后消毒,目的是清洁穿刺点,避免残留血液或分泌物污染输液港端口,预防后期感染。

郑悦平等人于2012年撰写的《植入式静脉输液港的维护及常见并发症分析》指出,当无损伤针已使用7d或疗程结束后,需要拔除无损伤针。撕除敷贴,检查局部皮肤。拔出针头后压迫止血5 min,检查拔出的针头是否完整。用碘伏棉签消毒拔针部位,输液贴(或创可贴)覆盖穿刺点。

相同地,《完全植入式输液港维护及并发症处置专家共识》2023版也指出,应在输液港拔针后再对皮肤进行消毒。具体如下:

拔针时,非主力手固定输液港体,主力手轻拔无损伤针,注意防止针刺伤。消毒后,用无菌敷料覆盖。24小时后揭掉敷料,再次消毒穿刺点皮肤,避免发生穿刺点感染。

然而,对于此观点,临床上有人发出疑问,在拔针与纱布加压后再回头来消毒,若加压前就已经存在感染,加压会不会加重感染的风险,再消毒的意义不就降低了许多吗?那到底是在拔针前消毒,还是拔针后消毒呢?我们来看看观点4。

观点4:

对于输液港,拔针前后均需要消毒

输液港的穿刺部位是直接与血管系统相通的通道,即使拔针时也存在细菌侵入的风险。研究指出,长时间或高频率使用输液港时,穿刺部位皮肤污染风险增加,进而感染沿注射坐移行进入管腔或经血液播散是引起输液港相关感染的最主要原因。严格的无菌操作以及贯穿始终的集束化护理对减少输液港相关感染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消毒能有效减少皮肤表面及针眼周围残留的病原体,降低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风险。拔针前消毒能预防操作中细菌侵入,而拔针后消毒可以保护开放性创口,避免环境微生物定植。这不仅是遵循规范操作的要求,更能避免后期并发症。

中华护理学会于2023年发布的《植入式静脉给药装置护理技术》团体标准中明确指出,拔除无损伤针时,应先消毒,固定注射座垂直拔针,并检查针头的完整性。应用无菌纱布压迫穿刺点,再次消毒后覆盖无菌敷料。

总结

由此可见,虽然不同指南存在些许差异,但肯定的是输液港拔针需要对皮肤再次消毒,拔针后未经消毒直接用无菌敷料加压是不规范的。笔者认为应遵循中华护理学会团标建议,在输液港拔针前后均进行消毒。大家怎么看呢?欢迎留言讨论~~

参考文献:

[1] 余永刚, 朱卉娟, 厉周. 植入式静脉输液港感染相关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J]. 中国医药导报, 2019, 16(10): 41-44.

[2]王建新, 苏金娜, 王伟娜, 等. 植入式静脉输液港非计划性拔管原因分析及护理[J]. 河北医药, 2014(10): 1594-1596.

[3]中国医师协会介入医师分会介入围手术学组. 植入式静脉给药装置护理管理专家共识[J]. 介入放射学杂志, 2023, 32(4): 305-312.

[4]张晓玲, 高远, 刘春梓, 等. 完全植入式输液港维护及并发症处置专家共识[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23, 33(16): 2401-2404.

[5]郑悦平, 贺莲香, 王耀辉. 植入式静脉输液港的维护及常见并发症分析[J].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2012, 22(33): 109-112.

[6]毛双玮. 三手指固定法在输液港蝶翼无损伤针拔针中的应用[J]. 循证护理, 2020, 6(10): 1132-1134.

[7]中华护理学会. 中华护理学会关于发布《植入式静脉给药装置护理技术》等8项团体标准的公告[EB/OL].(2023-10-18)[2025-04-29].

来 源 / 肿瘤科护理

2025年卫生资格考试已进入备考季!华医题库更新速度快、视频 / 刷题 / 模拟试卷等功能全、每日可免费刷题练习,点击卡片,开启复习之旅~

来源:健康小旋风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