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年5月,小米汽车高端车型SU7 Ultra因碳纤维双风道前舱盖涉嫌虚假宣传陷入舆论漩涡。
一代神车陷入“虚假宣传”风暴,准车主集体要求无损推车,雷总该回应了!
2025年5月,小米汽车高端车型SU7 Ultra因碳纤维双风道前舱盖涉嫌虚假宣传陷入舆论漩涡。
超300名准车主联合发起退车维权,质疑小米“用参数包装噱头,将消费者当试验品”。
这场风波不仅暴露了新能源汽车营销的信任危机,更引发行业对“参数内卷”与用户权益保护的深度反思。
高价选装件成“装饰品”:鼓风机吹不动一张纸,噱头还是实用!
事件导火索源于车主提车后的实测对比。
多名车主发现,花费4.2万元选装的碳纤维双风道前舱盖,实际功能与宣传严重不符。
官方曾宣称该部件“完全复刻纽北赛道原型车”,拥有“双风道导流散热”功能,雷军更在直播中强调“内部结构全部改动”。
然而,车主拆解后发现,其内部仅有两个浅孔,未与刹车或散热系统连接。
有车主用鼓风机直吹风道,纸巾纹丝不动;烟雾测试显示气流未形成有效导流,被网友戏称为“兰博基尼同款呼吸器,但只呼吸了个寂寞”。
补偿方案被指“没诚意”:2万积分难平众怒**
面对质疑,小米汽车于5月7日致歉,称“信息表达不清晰”,
并提出补偿方案:未交付订单可免费改配铝制机盖,已提车用户赠送价值约2000元的2万积分。
但车主普遍认为补偿与4.2万元选装费差距悬殊,且改配需重新排队30-40周,形同“让消费者为虚假宣传买单”。
社交平台上,维权群人数已超300人,部分车主委托律师研究《广告法》虚假宣传条款,计划发起集体诉讼。
性能参数“阉割”再添争议:解锁马力需刷赛道圈速
争议进一步升级源于车机系统更新。
5月1日,小米推送的Hyper OS 1.7.0版本将车辆宣传的1548匹最大马力锁定为“排位模式”,车主需在官方赛道刷出指定圈速才能解锁。
有车主怒斥:“花53万买性能车,结果还要考‘虚拟驾照’?” 这种“游戏副本式”设定,被指刻意制造参数光环,掩盖实际性能短板。
行业警示:营销噱头难敌现实检验
此次风波折射出新能源汽车行业“重营销轻落地”的隐患。
奇瑞董事长尹同跃曾公开批评部分车企“胆子太大”,盲目追逐流量而忽视技术沉淀。
法律人士指出,若虚假宣传坐实,小米或面临“退一赔三”处罚。
这场信任危机不仅考验小米的危机处理能力,更为行业敲响警钟:在智能汽车时代,用户信任的基石永远是“真实”而非“故事”。 #小米su7ultra挖孔机盖仅装饰作用#
来源:惠州汽车音响改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