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美的的“野心”藏在产品线里。从3升迷你款到6升家庭装,从基础款到搭载IH电磁加热、低糖模式的高端机型,每个价位段都有爆款。有用户反馈,美的某款3升小电饭煲凭借前置大屏和24小时预约功能,成了独居青年的“早餐神器”;而千元级的IH智能款,用电磁加热让米饭受热更均
一碗米饭能有多讲究?
从糊锅的老古董到能蒸蛋糕的智能王,电饭煲的进化史,藏着中国家电的逆袭密码。
最近一份“电饭煲新榜单”刷屏,美的、苏泊尔、九阳包揽前三,日系品牌退守高端——这场厨房C位争夺战,到底谁才是真王者?
2025年市场监测数据显示,国内电饭煲销量前三被美的、苏泊尔、九阳牢牢占据,三者合计市场份额超65%。
这个结果并不意外——从百元基础款到数千元智能款,三巨头用“全价位覆盖”策略精准拿捏了中国家庭的需求。
美的的“野心”藏在产品线里。从3升迷你款到6升家庭装,从基础款到搭载IH电磁加热、低糖模式的高端机型,每个价位段都有爆款。有用户反馈,美的某款3升小电饭煲凭借前置大屏和24小时预约功能,成了独居青年的“早餐神器”;而千元级的IH智能款,用电磁加热让米饭受热更均匀,连挑剔的“煮饭党”都夸“粒粒饱满有嚼劲”。
苏泊尔则把“技术控”刻进了基因。2022年推出的远红外本釜电饭煲,用远红外穿透加热技术让热量直达米粒内部,实测煮出的米饭柴火香足、颗粒Q弹,双十一期间销量暴增。更懂年轻人的是它的“小心机”:粉色迷你款、便携式炖锅款,直接戳中“颜值即正义”的Z世代,在电商平台一度卖断货。
九阳的“差异化”打得漂亮。作为曾经的“豆浆机专家”,它把“健康”标签贴进了电饭煲——低糖款通过沥糖技术减少米饭糖分,养生款专门适配糙米、藜麦等杂粮,精准抓住了“控糖族”和“养生党”的需求。有用户说:“以前煮杂粮总夹生,现在用九阳的养生煲,糙米都能煮得软糯,给家里老人用再合适不过。”
当国货在中低端市场“横扫千军”,日系品牌却在高端领域稳坐“神坛”。适合帝、东芝、松下等品牌的万元级机型,依然是“米饭发烧友”的“厨房奢侈品”。
适合帝的“真空内胆技术”和“多段温控系统”堪称“米饭黑科技”:真空环境减少热量流失,多段温控模拟柴火灶“先大火后慢炖”的节奏,每一粒米都能吸饱水分,达到“外软内Q”的完美状态。有测评博主直言:“用适合帝煮出的米饭,能尝出米本身的甜香,这是普通电饭煲做不到的。”
东芝的“七段煮饭法”和松下的“压力控制技术”则是技术沉淀的体现。七段煮饭法通过“吸水-升温-沸腾-焖煮-保温”等七个阶段精准控温,连米粒的膨胀程度都能调节;压力控制技术则通过微压环境提升沸点,让米饭更易熟透。
不过,这些技术优势也意味着高成本——日系高端机型价格普遍在3000元以上,是同配置国货的2-3倍。
这场“电饭煲战争”的背后,是消费者需求的剧变。十年前,“能煮熟饭”是核心诉求;现在,“煮得好吃”“煮得健康”“煮得省心”成了新刚需。
年轻妈妈李女士的选择很有代表性:“以前觉得贵的就是好的,买过松下的高端款,确实好吃但太贵了。现在家里用的是苏泊尔的远红外款,1999元,煮出来的饭和松下差不多,还能预约、蒸蛋糕,性价比高多了。”而资深“煮饭爱好者”王先生则坚持:“我只认适合帝,为了一碗好米饭,多花点钱值得。”
市场调研显示,60%的消费者将“性价比”作为首要考虑因素,30%的“米饭发烧友”愿意为“极致口感”买单,剩下10%则看重“智能功能”。
这种分化,让国货和日系找到了各自的生存空间——国货用创新和性价比抢占大众市场,日系用技术和情怀守住高端阵地。
从“煮饭工具”到“厨房全能王”,电饭煲的进化还在继续。现在的它能蒸蛋糕、发面、炖汤,未来可能会更“聪明”——有品牌在研发“AI米种识别”功能,通过摄像头扫描米种自动调整烹饪程序;还有企业尝试将“健康数据”接入电饭煲,根据用户血糖、体重推荐低糖或高纤维煮饭模式。
这场战争的最终赢家,或许不是某个品牌,而是技术与需求的双向奔赴。
当国货用“接地气”的创新满足大多数人的日常,日系用“极致工艺”满足少数人的挑剔,消费者才能吃到更美味、更健康的米饭。
毕竟,最好的电饭煲,永远是煮出你最爱的那碗饭的那个。
下一次掀开电饭煲盖时,不妨想想:这碗热气腾腾的米饭里,藏着多少中国家电人的努力,又见证了多少技术与情怀的碰撞?
来源:恩宝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