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后大量出现,广州街坊:一墙都是看得头皮发麻 提醒:不要碰也不要吃!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5-13 08:24 2

摘要:最近,广东的天气舞台被雨水承包,暴雨一场接着一场,给人们的生活带来诸多不便。而在这连绵雨幕后,一种危险生物悄然登场,它就是有着 “毒王” 之称的非洲大蜗牛,在雨后频繁现身,给居民生活投下了阴影。

最近,广东的天气舞台被雨水承包,暴雨一场接着一场,给人们的生活带来诸多不便。而在这连绵雨幕后,一种危险生物悄然登场,它就是有着 “毒王” 之称的非洲大蜗牛,在雨后频繁现身,给居民生活投下了阴影。

家住广州海珠区昌岗街道的王女士,前几日遭遇了惊悚一幕。雨后,她看到小区楼栋外墙上,密密麻麻爬满了大蜗牛,“就像密密麻麻的黑点,让人头皮发麻”。不仅是王女士所在小区,广东不少地区在雨后都出现了大蜗牛泛滥的情况,小区绿化带、道路两旁,随处可见它们慢悠悠爬行的身影,引得居民们纷纷侧目。这些大蜗牛正是非洲大蜗牛,作为我国首批 16 种外来入侵物种之一,它们的大量出现,给城市环境和居民生活带来了不小的困扰。

非洲大蜗牛看似憨态可掬,实则暗藏巨大危险。它的食性极杂,农作物、林木、蔬菜、花卉等 500 多种作物,都是它的 “盘中餐”,对农业和园林造成极大破坏。更为可怕的是,非洲大蜗牛堪称 “行走的病原体库”,是许多人畜寄生虫和病原菌的中间宿主。它身上寄生着广州管圆线虫,这种寄生虫一旦进入人体,会 “钻” 进中枢神经或脑脊液,导致患者持续发热、头痛,引发脑膜炎,严重时甚至危及生命。其携带的多种细菌,接触人体皮肤后,也会引发皮炎、皮肤瘙痒、肿胀等症状。相关研究表明,被感染的大蜗牛,其体内、排泄物及爬行留下的黏液中,都布满广州管圆线虫幼虫。也就是说,它爬过的蔬菜水果、毛巾、马桶圈等物品,都可能残留病原体或寄生虫的黏液和粪便,成为疾病传播的隐患。

面对雨后大量出现的非洲大蜗牛,我们该如何防范呢?昆虫学家赵力提醒:“野外的非洲大蜗牛,携带多种寄生虫和致病菌,切勿触碰或食用,也不建议当宠物饲养。” 为避免感染,大家要牢记 “三要三不要”。“要” 做到升级洗手,接触可疑物品后,先用 75% 酒精消毒,再用肥皂搓洗 20 秒;蔬菜消毒,用流动水冲洗 30 秒后,用果蔬消毒剂浸泡 10 分钟,尤其注意叶菜背面;在大蜗牛常出没处撒咖啡渣、石灰粉,每周清理排水沟积叶。“不要” 让小朋友捡拾蜗牛当玩具,此前广东就有 10 岁男孩因抓 “大蜗牛” 玩,感染广州管圆线虫,患上嗜酸性脑膜脑炎;不要轻信 “高温烹煮可食用” 的谣言,煮熟也难保证安全;若在小区发现大量大蜗牛,不要自行喷洒农药,可联系物业公司或专业杀虫公司处理。

来源:鹤城晚报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