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来,姜堰区蒋垛镇以“垒垛工程”为抓手,创新构建“选育管用”全链条培养体系,通过三维建模精准识苗、红色熔炉一线淬苗、闭环机制长效护苗,为全镇高质量发展注入“生力军”。
近年来,姜堰区蒋垛镇以“垒垛工程”为抓手,创新构建“选育管用”全链条培养体系,通过三维建模精准识苗、红色熔炉一线淬苗、闭环机制长效护苗,为全镇高质量发展注入“生力军”。
精准选苗 多维矩阵蓄活水
立体扫描建库。建立“专业能力+岗位适配+成长潜力”三维评价模型,通过实绩数据抓取(近三年考核排名)、多维度测评(民主满意度≥85%)、专班研判等程序,从镇村两级精准筛选80名“潜力股”,按乡村振兴、基层治理、招商引资等9类建立“青苗档案”,动态更新能力雷达图。靶向引智补链。深化“校地企”协同,联合武汉科技大学共建研究生实践基地,借力省农科院“亚夫工作站”孵化技术骨干28人,选聘3名科技镇长团成员担任产业链党建指导员,联合江苏理工学院、郑州城市职业学院举办新材料冠名班,输送专业人才,为全镇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梯队优化配强。建立“红黄蓝”预警机制,动态监测镇机关9个内设机构、18个村(社区)年轻干部配备情况,结合状态实绩,新提拔3名正股和7名副股年轻干部,4名“97后”干部走上中层岗位,提拔22名优秀雏雁干部,储备57名村后备力量,推动干部队伍结构不断优化。
实战墩苗 一线淬炼砺尖兵
红色铸魂强基。打造苏维埃红色教育矩阵,开设“红色大讲堂”,邀请理论名师、“土专家”等开展理论培训20余场次,组织镇村年轻干部自主编排党课《红色苏维埃的荣光》《传旗》、情景剧《火红的乐章》,组建青年宣讲团开展红色故事宣讲46场,覆盖群众3000余人。揭榜攻坚破题。采取“1+1+1”的方式,组建8个结对互学小组,每组1名中层正职、1队镇村副职、1批年轻干部,挂帅研学项目招引、环境长效管护等重点课题,推出“担当火力值”激励机制,为参与度高、能动性强、贡献度大的攻坚队员量化积分,让年轻干部在实践中积累经验、提升能力。融通课堂赛马。以“党群同心、红色赋能”为主线,设置苏维埃志愿日、驻村服务日、机关体验日,开展“红色村当一次导游、展销区当一次主播、企业当一天助理、项目跟跑一次手续、接访处调解一次矛盾、服务中心当一天接待”,在共治解难中推动党群同堂共学、同题共答、同心共铸。
长效护苗 全链闭环锻铁军
分级进阶树航标。制定“垒垛工程三年培养计划”,明确年轻干部“一年入门、两年胜任、三年精通”的成长路径,将理论学习、问政问策、一线攻坚等纳入绩效评价。建立“红廉档案”,记录年轻干部廉政轨迹,用好“老苏蒋纪”“廉政家访”等举措,扣紧年轻干部成长“风纪扣”。青蓝相继领航程。构建“党政导师+业务导师”双带机制,通过现场指导、案例复盘、项目跟学等方式,手把手传授经验,面对面谈心谈话,累计开展“田间课堂”“项目跟学”“青干夜话”等活动70余次,帮助年轻干部攻克高标准农田建设等业务难题21个。列单定责护航行。出台《蒋垛镇机关工作人员目标考核评价实施方案》,建立“三单两函”工作机制,用好任务清单明责任、问题清单促整改、成绩清单亮成效,对进度滞后项目发督办函,对考评落后干部发提醒函,建立“容错护航白名单”,对4名干部进行重点约谈,调整岗位、晋升职级6人。
供稿丨姜堰区委组织部
来源:江南水乡生活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