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身患怪病,从14岁开始走路拖身体倾斜,最严重的时候瘫在床上生活不能自理。
文 |安染
编辑 |安染
他就是湖南小伙邱怀德。
身患怪病,从14岁开始走路拖身体倾斜,最严重的时候瘫在床上生活不能自理。
他家境贫寒,没过上一天好日子,身患重病数十年查不到病因。
为了查清病因,他坚持学医自救,以六百多分成绩考入医科大学。
大学里他深受病痛折磨,200米的距离都需要拐杖搀扶,他四处求医依然毫无结果。
带病14年,苦读医学抗病14年,他以一己之力扭转了自己不堪的命运。
到底是怎样的病症如此折磨邱怀德?
身怀怪病的他,如今又过着怎样的生活?
“在绝望中寻找希望,传播康复正能量。”
这是公众号“南医小邱”的简介,也是邱怀德前半生的真实写照。
1993年,邱怀德出生于福建漳州一个农村家庭,他有一个姐姐,父亲年轻上进,吃苦耐劳成了镇上第一个锅炉技术工。
母亲会酿酒,家里开了一家酒坊,一家人日子过得红红火火。
邱怀德原本以为美好的生活将伴随着他幼年长大,但直到他6岁那年。
美好时光因为父母的争吵戛然而止。
信息来源:央视新闻,链接已附文末
因为母亲经常出远门送酒,久而久之街上开始传闲话。
各种污秽不堪的闲言碎语在邱怀德父亲听来格外刺耳。
后来父母大闹一场,气愤的母亲撕坏了结婚证,嚷着离婚。
一夜醒来,母亲离家出走,原本美好的生活也彻底破碎。
母亲走后,父亲砸碎了酒坊,辛苦赚来的家产一夜之间化为乌有。
邱怀德的生活也开始变得暗无天日。
因为家里穷,父亲日渐消沉,邱怀德和姐姐过着饥一顿饱一顿的苦日子。
没钱没衣服鞋子,一双凉鞋邱怀德一粘又粘穿了一年又一年。
为了供两个孩子上学,父亲辛苦打工种地,靠着微薄的薪水供应了他们考上高中。
然而命运对他的残忍不止于此。
信息来源:央广网,链接已附文末
自救
2007年刚上高一的邱怀德很快就发现了自己的不对劲。
起初他感觉右脚没什么力气,时而伴随着左脚僵硬发酸的感觉。
但他并没有放在心上,只是以为自己太累了导致肌肉疲劳。
渐渐地他开始发觉了自己身体不对劲,左脚僵硬的感觉越来越严重。
有时候身姿倾斜到他能明显感觉自己的肩膀呈现一高一低状态。
如此一来,邱怀德有些慌张,他回家告诉父亲。
但因为家里穷,他们只来到镇上的小诊所看看,结果可想而知根本没见出来任何问题。
如此一来父亲也就没放在心上,但回到学校邱怀德能很明显的感觉到自己的身体越来越严重。
可即便如此他依然无能为力。
就这样,邱怀德拖着奇怪的身体进入高三。
高考冲刺前夕,邱怀德的身体变得越来越差,甚至出现了手臂颤抖的情况。
信息来源:澎湃新闻,链接已附文末
他开始拿不稳笔,没办法好好写字,越紧张越着急,越没办法写。
有时候邱怀德急得一身汗,写在纸上的字也是歪歪扭扭,越写越乱。
临近高考出现这一症状,很有可能影响高考成绩。
为此,父亲再次带他去当地医院检查,这一次跑遍了所有诊所和医院依然没检查出来什么大问题。
医生给他开了一些治疗和骨骼的药物和营养品。
但这些药物对邱怀德来说无济于事。
他的身体开始越来越不受控制,双腿和手臂开始不受控制的抖动,走路也是一瘸一拐的。
身体的病痛和课业的繁重使得邱怀德喘不过气,身体的病魔和麻木让他确定自己患上了怪病。
邱怀德:既然连医生无法判断我的疾病,那还不如我自己学医,我要自己救自己。
2010年,邱怀德参加高考,虽然成绩不错,但对于他理想中的学府还差一点,
于是他决定复读一年继续备战,复读的压力庞大,一度让他喘不过气,
好在2011年,经历两次高考的他以645的成绩顺利进入南京医科大学。
也正是从此追后,邱怀德开始了他在南京医科艰难又顽强的求医和求学之路。
信息来源:南报网,链接已附文末
但上了大学止呕邱怀德明显感觉自己的身体变得越来越严重。
与高中不同,大学上课地方分散,每一次邱怀德都要拖着颤抖的身体艰难的挪着。
几乎每次,他都是最后一个进班的,每一次他都是满头大汗身体肉眼可见的颤抖。
因为是医学生,免不了各种各样的实验,但被人轻松完成的动作对他来说无疑是巨大的挑战。
邱怀德不服输,别人能完成的他坚信自己也可以,他努力,付出比旁人成几十倍的努力。
临近大学末尾,邱怀德身体更加严重,他无法行走,只能扶着墙艰难的挪动。
后来在老师的建议下,他去了江苏省人民医院,这一年,邱怀德第一次知道自己换上了“痉挛性截肢”。
从医生口中得知这种病会让他失去下肢活动能力,甚至会导致瘫痪,更令他难过的是,这个病无药可医。
对于这一消息邱怀德难以接受,但现实摆在眼前,他只能逆风而行。
身体蜷缩,穿衣服困难,为了不吵醒室友他早早起床靠着墙一点点穿衣服。
因为走的缓慢,他申请学校让他搬到距离教学楼最近的宿舍。
虽然只有200米,但她依然走的艰难。
伴随着艰苦的生活,是病症不断恶化,到了后来他甚至连说话也说不清了。
抽搐、痉挛、口齿不清,走路迟缓,努力读书学医为了搞清病症,自救,但现在毕业都成了问题。
邱怀德有些自嘲,他不知道自己能能坚持多久,他甚至萌生了放弃的念头。
但一路走来的艰苦和理想浮现心头,他依然选择朝前看。
2015年4月,他再次来到医院,励建安医生帮他开了一种叫美多芭的药物。
这种药一定程度上刺激多巴胺,可以帮助他身体暂时恢复正常,但一旦停药还会回到之前状态。
吃了一段时间后他感到身体有些好转,但这种药物不能过量食用,否则对身体就是不可逆转的伤害。
信息来源:链接已附文末
对此邱怀德是敢吃又不敢吃。
2016年,他前往医院复查,这一次他被正式确诊为“少年帕金森”。
同一年他选择留校继续攻读硕士。
这是一种罕见的先天性疾病,并且目前为止都没有治愈的案例,只能依靠药物缓解。
为了控制病情,邱怀德每天需要吃4次药,但长期行动不便造成的肌肉萎缩只能通过康复锻炼才可以改善。
于是从这一年开始,邱怀德拄着拐杖走进了健身房,开始尝试做一些心肺功能康复和肌力训练。
从刚开始一个哑铃都举不起来到后来,他可以负重70公斤,他开始尝试摆脱拐杖,靠着双腿站起来。
2017年他顺利拿到了医师资格证,正式成为了一名专业的医生,与此同时他的身体也日渐好转。
第二年他开通公众号,分享关于帕金森的治疗方案和知识。
2022年,从医科大博士毕业的邱怀德决定告别医生,他来到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成为一名教书育人的老师。
他想以自己经历鼓舞更多的孩子,对他来说这是最有意义的。
或许有人会说,邱怀德的故事是一个传奇。
但其实世间所有的传奇,不过是一颗永不认命的心。
不认命,就是对命运二字最好的还击。
参考资料:
1.央视新闻:《患者→医者→教师!他和帕金森抗争16年……》
2. 央广网:《与帕金森战斗12年 26岁小伙从“拄拐少年”变身“肌肉小哥”》
3.澎湃新闻:《一个医学博士的自救:曾经瘫痪在床,现在能跑5公里》
4.南报网:《他与帕金森抗争16年》
5.新华报业网:《为诊治少年型帕金森学医自救,今博士毕业登讲台“疗愈”更多生命》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图片来源于网络,此文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来源:阿妞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