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冈税务:小罗书记植根乡土 以使命跑出乡村振兴加速度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5-13 08:32 2

摘要:“晨曦微露,乡村的炊烟和路上的笑语,是记忆中最温暖的画面,是根的所在。”在凤冈县天桥村41.5平方公里的田野间,有这样一个忙碌不停的身影,他就是国家税务总局凤冈县税务局派驻天桥村的第一书记——罗伟。

“晨曦微露,乡村的炊烟和路上的笑语,是记忆中最温暖的画面,是根的所在。”在凤冈县天桥村41.5平方公里的田野间,有这样一个忙碌不停的身影,他就是国家税务总局凤冈县税务局派驻天桥村的第一书记——罗伟。

2024年6月,他满怀憧憬主动请缨担任驻村第一书记,把自己发展农村、建设乡村的梦想付诸行动。驻村以来,他以党建为引领,以产业为抓手,以文化为纽带,描绘出天桥村充满希望与活力的多彩画卷。尤为值得关注的是,他凭借敏锐的时代嗅觉,巧妙借助抖音等新媒体平台,为天桥村的振兴发展注入了新动能。

党建引领,筑牢乡村振兴“桥头堡”

天桥镇是凤冈县著名的红色文化镇,红军长征的足迹深深烙印在这片土地上。罗伟深知,要推动乡村振兴,必须筑牢基层党建这个“桥头堡”。驻村首周,罗伟的笔记本已写满32页笔记,创新构建的“经纬工作法”,以点绘面,120名党员化身120个红色坐标,织就了一张覆盖全村的党建网络。

“只有把基层党组织建设好,乡村振兴才有坚实的根基。”这是罗伟时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也是他的行动指南。他推动“党员联户”制度落地生根,让政策宣讲走进院坝,矛盾调解深入田间;创新建立“三会一课”动态管理机制,开设“书记讲堂”“田间党课”,将主题党日延伸到产业观摩、民情恳谈等实践课堂。定制民情日记本,将坐等诉求转变为主动问需。驻村以来,他带领村支两委累计解决全村饮水工程、土地确权、危房搬迁等民生问题51件。这份努力在2024年收获了沉甸甸的回报,天桥村在年度考核中脱颖而出,勇夺全镇第一名,成为当之无愧的标杆村。

天桥镇党委书记陈林韦评价道:“罗伟书记来到我们天桥村后,党建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党建‘经纬工作法’颇见成效,为全镇的党建工作树立了榜样。”

因地制宜,点燃产业发展“新引擎”

“乡村振兴,关键要让老百姓的腰包鼓起来。”这是罗伟驻村以来最牵挂的“心事”。面对天桥村高海拔山区的发展困境,他和村支两委一起深入调研,绘制出一张张“立体农业框架图”。他用一个“熬”字形容自己的经历:“我是乡村振兴战略上的‘愣头青’,我的思想要熬,行动要熬,要熬出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熬得寝室的灯都‘嫌弃’我。”

经过反复论证,他创新提出“云端经济+立体农业”发展模式:在600米坡地规模种植富硒烤烟,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发展蚕桑产业,在山谷平地打造103亩蚕桑养殖基地,让贫瘠山地变身“立体聚宝盆”。更令人瞩目的是,他化身“山货推荐官”,通过直播带货、短视频推广等方式,让天桥村的农产品插上“云翅膀”——烤烟基地变身直播现场,蚕桑园成为研学打卡点,办公室成了农货出山中转站。

2024年,天桥村蚕桑养殖惠及50余户家庭,烤烟种植面积超1000亩,村集体经济突破30万元,创下历史新高。

文化振兴,激活乡村发展“内生力”

乡村振兴,既要富口袋,也要富脑袋。罗伟深刻认识到文化振兴对于乡村发展的重要意义。他积极投身于天桥村传统文化的挖掘与保护中,充分发挥天桥“唢呐之乡”的独特优势,组织村民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从传统的民俗表演,到现代的文艺汇演,一场场文化盛宴在天桥村上演,不仅丰富了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更增强了村民之间的凝聚力与向心力。

在信息化时代浪潮中,罗伟敏锐捕捉到新媒体蕴含的巨大潜力。他亲自出镜,以“小罗书记”的身份活跃在抖音平台。通过一条条精心制作的短视频,将天桥村如诗如画的自然风光和底蕴深厚的民俗文化一一展现在网友面前。同时,他还积极参与税费政策以及政务营商环境宣传。一时间,“小罗书记”迅速走红,成为当地网络上的热门人物,天桥村也随之声名远扬,晋升为“网红村”。这一转变不仅为乡村产业发展带来了新机遇,吸引了更多游客观光旅游,更为天桥村的文化传播打开了一个全新的窗口。

“驻村工作是一趟苦乐交织的旅程,但我更多的是乐在其中,我体会到被吹唢呐的大爷满是老茧的指尖握住的温暖,被大娘用一碗溏心蛋招待的热情,被失智弟弟认可后给予拥抱的幸福……”回忆起驻村生活,罗伟动情地说道。

从“扎根基层干部”到“网络红人书记”,从“仰赖自然恩赐”到“拥抱数字时代”,罗伟凭借新媒体的智慧守望着乡村发展。他以实际行动彰显了共产党员的使命与责任,带着家人的期望和对乡土的热爱浇灌天桥村这片沃土。正如他所说:“乡村振兴既要接好接力棒,更要跑出新赛道。”如今,这位新时代的答卷人,正带领天桥村在数字化浪潮中破浪前行,书写着美丽乡村的崭新篇章。他亦将坚守初心,砥砺前行,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为天桥村奋力冲刺。(遵义市税务局官网)

来源:金台资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