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韩延徽,字藏明,出生于幽州安次(今河北省廊坊市安次区)的一个官僚家庭,父亲韩梦殷在唐朝末年曾任蓟州、儒州、顺州的刺史。良好的家庭环境赋予了韩延徽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出众的才华,少年时期,他便以才德出众而闻名,被割据幽州的卢龙节度使刘仁恭征召为幽都府文学、平州录事参
韩延徽,字藏明,出生于幽州安次(今河北省廊坊市安次区)的一个官僚家庭,父亲韩梦殷在唐朝末年曾任蓟州、儒州、顺州的刺史。良好的家庭环境赋予了韩延徽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出众的才华,少年时期,他便以才德出众而闻名,被割据幽州的卢龙节度使刘仁恭征召为幽都府文学、平州录事参军 ,与冯道同祗候院,后又升任幽州观察度支使。
然而,刘仁恭父子统治下的幽州局势动荡不安。907 年,刘仁恭的儿子刘守光发动政变,囚禁刘仁恭,自立为卢龙节度使。刘守光掌权后,连年征战,使得实力日渐衰弱,为了寻求外援,他将目光投向了北方日益崛起的契丹,决定派遣韩延徽出使契丹。
韩延徽肩负使命来到契丹,见到耶律阿保机时,却发生了意外。在那个等级森严的时代,向他国君主下跪行礼被视为一种外交惯例。但韩延徽却坚持不肯向耶律阿保机行跪拜之礼,这一举动瞬间激怒了耶律阿保机。在耶律阿保机看来,韩延徽的行为是对他的严重冒犯,是对契丹威严的公然挑战。一怒之下,耶律阿保机下令将韩延徽扣留下来,让他到野外去放马,以示惩罚。就这样,韩延徽从一名出使他国的使者,一夜之间沦为了阶下囚,被迫在冰天雪地的草原上放马,开始了一段艰难的岁月 ,就如同当年苏武牧羊一般,在困境中坚守着自己的操守和信念。
就在韩延徽陷入人生低谷,前途一片黯淡之时,转机出现了。阿保机的皇后述律平听闻了韩延徽的事情,她敏锐地察觉到韩延徽是一个不可多得的人才。在她看来,韩延徽坚持不向阿保机行跪拜之礼,并非是傲慢无礼,而是他坚守自己的气节和尊严,这样的人必定有着非凡的才能和品格 ,于是她向阿保机劝谏道:“此人自持操守,不屈不挠,是个贤士,为什么要让他去放马,让他受窘迫和侮辱呢?应该礼遇于他啊!”
述律平的话如同一盏明灯,照亮了阿保机心中的疑惑。他开始重新审视韩延徽,决定召见韩延徽并与他进行深入的交谈。在交谈中,韩延徽展现出了渊博的学识和卓越的见识,他对天下局势的分析头头是道,对治国理政的见解也深刻独到,这让阿保机大为惊叹,当下就下令让韩延徽参与军事谋划,成为他的主要谋士 ,韩延徽终于迎来了人生的重大转机,从此踏上了为契丹效力的征程。
此后,韩延徽便全身心地投入到为阿保机出谋划策的工作中。在契丹进攻党项、室韦等部落的战争中,他充分发挥自己的智慧和谋略,为阿保机制定了一系列周密的战略计划。在进攻党项时,韩延徽分析了党项的地形和军事部署,建议阿保机采用分兵合击的战术,先派一支精锐部队从正面吸引党项的主力,然后再派另一支奇兵绕到党项的后方,突袭其营地。阿保机采纳了他的建议,果然取得了大胜,顺利征服了党项部落。在征服室韦的过程中,韩延徽又根据室韦的特点,提出了以骑兵为主,快速机动作战的策略。契丹骑兵在他的指挥下,如同一股旋风般迅速席卷了室韦的领地,使得室韦很快就臣服于契丹的统治之下 。
在韩延徽的辅佐下,阿保机的军事行动连连告捷,他的威望也在契丹部落中日益提高。韩延徽的才华和忠诚得到了阿保机的高度认可和信任,成为了阿保机身边不可或缺的重要谋士,为契丹的崛起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辅佐阿保机的过程中,韩延徽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从政治、经济、文化等多个方面进行了一系列大刀阔斧的改革,这些改革举措如同基石一般,为辽国的繁荣稳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韩延徽深刻认识到,契丹原有的部落制度在统治如此广阔的疆域和众多的民族时存在着诸多局限性,于是他建议阿保机学习中原王朝的政治制度 ,建立起一套更加完善和高效的统治体系。在韩延徽的建议下,阿保机设立了南北面官制,即 “以国制治契丹,以汉制待汉人” 。北面官负责管理契丹和其他游牧民族事务,采用契丹传统的官制和统治方式;南面官则仿照唐朝的官制,负责管理汉人事务 。
这种 “一国两制” 的政治制度,充分考虑到了契丹和汉族在文化、习俗和生产生活方式上的差异,既保留了契丹民族的传统特色,又吸收了中原王朝的先进管理经验,有效地缓和了民族矛盾,促进了民族融合 。在北面官系统中,契丹贵族担任重要官职,他们按照自己的传统方式管理部落事务,保持了对本民族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而在南面官系统中,大量任用汉人官员,他们运用熟悉的中原制度和文化来治理汉人地区,使得汉人能够在相对熟悉的环境中生活和工作 。这种制度的实施,使得辽国在统治不同民族时能够做到因地制宜,提高了统治效率,为辽国的长治久安奠定了坚实的政治基础。
除了政治制度改革,韩延徽还在经济方面为辽国制定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发展策略。当时,契丹主要以游牧经济为主,农业发展相对滞后 。韩延徽看到了农业对于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性,于是他积极招募汉人到契丹地区垦荒种地 。他为这些汉人提供土地、种子和农具,并教他们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帮助他们在契丹土地上安居乐业 。
在韩延徽的努力下,越来越多的汉人来到契丹,他们带来了中原地区先进的农业生产工具和技术,如铁犁、牛耕等,使得契丹的农业得到了迅速发展 。原本以游牧为主的契丹地区,逐渐出现了大片的农田,粮食产量不断增加,不仅满足了当地居民的生活需求,还为辽国的军事扩张和经济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物质保障 。随着农业的发展,契丹社会也逐渐出现了胡汉杂居的局面,不同民族之间的交流和融合进一步加深 。这种经济结构的调整和民族融合,使得契丹的经济实力不断增强,为辽国的繁荣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在文化习俗方面,韩延徽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他倡导 “胡汉分治”,尊重不同民族的文化习俗,同时也积极推动契丹向中原文化学习 。他建议阿保机建立孔子庙,推崇儒家思想,将儒家文化作为辽国的官方意识形态 。这一举措不仅得到了汉人的认可和支持,也使得契丹人逐渐接受了中原文化的熏陶,促进了契丹社会的文明进步 。
据《辽史・宗室传》记载,阿保机曾问侍臣:“受命之君,当事天敬神。有大功德者,朕欲祀之,何先?” 侍臣皆以佛对,而太子耶律倍则认为:“孔子大圣,万世所尊,宜先。” 阿保机大悦,即建孔子庙,诏皇太子春秋释奠 。这一事件充分体现了韩延徽的文化主张对阿保机的影响,也标志着儒家文化在辽国的地位得到了确立 。此后,儒家思想在辽国得到了广泛传播,成为辽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
韩延徽还参与了契丹文字的创制工作。在他的协助下,阿保机命耶律突吕不和耶律鲁不古参照汉字创制了契丹大字 。契丹文字的出现,结束了契丹族没有文字的历史,为契丹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工具 。它不仅方便了契丹人之间的交流和沟通,也促进了契丹与其他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 。通过契丹文字,契丹人可以记录自己的历史、文化和思想,使得契丹文化得以更好地传承和发展 。
韩延徽在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的改革举措,极大地推动了辽国的发展和进步。他的改革不仅促进了契丹社会的封建化进程,也加强了契丹与中原地区的联系和交流,为辽国的繁荣昌盛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在他的努力下,辽国逐渐从一个落后的游牧部落联盟发展成为一个强大的多民族国家,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
在契丹生活的日子里,韩延徽虽然得到了阿保机的重用,在事业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他的内心深处始终牵挂着远方的故乡和亲人。对家乡的思念如同一把温柔的刀,在无数个寂静的夜晚,悄然划过他的心头,让他难以入眠 。终于,在思念的驱使下,韩延徽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 —— 偷偷逃回中原。
回到中原后,韩延徽投奔了晋王李存勖,李存勖对他的才华也十分欣赏,本想将他留在自己的幕府中任职 。然而,这却引起了李存勖身边掌书记王缄的嫉妒。王缄担心韩延徽的到来会威胁到自己的地位,于是在李存勖面前不断诋毁韩延徽,这让韩延徽感到十分不安 。
在这种充满猜忌和敌意的环境中,韩延徽意识到自己很难在李存勖这里立足,经过深思熟虑,他决定再次回到契丹 。当他把这个决定告诉好友王德明时,王德明十分惊讶,担心地问道:“你背叛了契丹又要回去,这不是去找死吗?” 韩延徽却自信地笑着回答:“契丹国主失去了我,好比失去了左右手一般,见到我一定很高兴 。”
事实正如韩延徽所料,当他再次出现在阿保机面前时,阿保机不仅没有责怪他的离去,反而喜出望外,就像失散已久的亲人重新团聚。阿保机激动地拍着韩延徽的后背,关切地问道:“前一段你到哪里去了 ?” 韩延徽坦诚地回答:“我思念母亲,想请假回去看看,但又害怕您不答应,所以就私自回去了 。” 阿保机被他的孝心和坦诚所打动,不仅没有追究他的责任,反而对他更加信任和重用 。
为了表达对韩延徽再次归来的喜悦和对他忠诚的认可,阿保机还赐给他契丹名为 “匣列”,在契丹语中,“匣列” 就是 “复来” 的意思 。同时,阿保机任命韩延徽为守政事令、崇文馆大学士,让他参与决断契丹的内外大事 。韩延徽也没有辜负阿保机的信任,他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忠诚,全身心地投入到契丹的发展建设中 。
韩延徽的去而复返,不仅展现了他对局势的准确判断和过人的智慧,更体现了他的忠义之心 。他深知阿保机对他的信任和重用,也明白自己在契丹能够施展才华,实现抱负,为国家和人民做出更大的贡献 。这种忠诚和担当,让他在契丹赢得了极高的声誉和尊重,成为了阿保机最为倚重的谋士之一 。
公元 959 年,78 岁的韩延徽走完了他波澜壮阔的一生 。他的离世,让辽国君臣深感悲痛,辽穆宗耶律璟下诏赠其为尚书令,并将他葬于幽州之鲁郭 。韩延徽虽然离开了人世,但他留下的政治遗产却对辽国乃至整个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韩延徽的改革举措,不仅促进了契丹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也为后世的统治者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借鉴 。他所倡导的 “胡汉分治” 理念,成为了辽国长期奉行的基本国策,对辽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他的努力下,契丹逐渐从一个游牧部落联盟发展成为一个强大的多民族国家,为后来辽宋对峙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
他的家族也在辽国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韩延徽的子孙世代在辽为官,他们继承了韩延徽的政治智慧和忠诚品质,为辽国的繁荣和稳定做出了重要贡献 。在辽国的政治舞台上,韩氏家族人才辈出,成为了辽国统治集团中的重要力量 。
韩延徽的故事也成为了历史长河中的一段佳话,被后人传颂不衰 。他以自己的智慧和忠诚,书写了一段传奇的人生,成为了中国历史上一位值得铭记的人物 。他的经历告诉我们,无论身处何种困境,只要坚守信念,发挥自己的才能,就能够为国家和民族做出贡献,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
韩延徽作为辽国的开国功臣,他的功绩不仅仅在于协助耶律阿保机建立了辽国,更在于他通过一系列的改革举措,推动了契丹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促进了民族融合,为中国历史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他的故事,是一段关于忠诚、智慧和奋斗的传奇,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和铭记 。
来源:胖五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