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秦岭南麓的绿水青山间,留坝县以“全域开放、全员服务”的姿态,将“游客至上”的理念化作一个个鲜活的细节。“五一”假期,这座常住人口不足4万的小城,以“全流程贴心服务打造全方位服务保障”的答卷,展示了新时代基层治理的“留坝样本”。
在秦岭南麓的绿水青山间,留坝县以“全域开放、全员服务”的姿态,将“游客至上”的理念化作一个个鲜活的细节。“五一”假期,这座常住人口不足4万的小城,以“全流程贴心服务打造全方位服务保障”的答卷,展示了新时代基层治理的“留坝样本”。
拆掉“围墙”,党政机关变身游客驿站
“以前总觉得政府大院庄严肃穆,没想到现在成了游客的‘假日停车场’。”来自西安的自驾游客王先生,在留坝县委机关大院停好车后感慨道。
老街上的鱼灯巡游吸引游客驻足
“敞开大门”的诚意不仅在县委大院,沿街机关大门口,“节假日期间免费停车”的指示牌格外醒目,交警在路口引导车辆停放,身穿红马甲的志愿者为游客提供路线咨询。近年来,留坝县推出“机关大院免费停车”的暖心举措,全县23个机关单位向社会开放500多个停车位。
县委机关大院整齐停放着游客的车辆
留坝的“开放”不止于停车。县政府机关食堂在假期日均接待游客就餐120余人次,卫生间、开水间全部向游客开放。
在留坝,从县委大院到镇政府,从学校操场到卫生院,凡是游客所需,皆是服务所向。这种“把游客当亲人”的理念,让“一杯开水”成为党政机关服务游客的生动注脚。
机关大院还配套建设了充电桩,让游客出行更加便捷。张先生一家刚从紫柏山景区游玩归来,特意将车停在县政府大院充电,“这里离老街近,游玩的同时车也能充电,真是贴心!”夜幕降临,留坝厅老街华灯初上,身着汉服的游客与NPC互动打卡,鱼灯巡游队伍在青石板路上蜿蜒前行。汉中游客饶先生说:“这种沉浸式体验太棒了!加上停车方便、服务贴心,留坝值得再来!”
全域联动,志愿服务织就“暖心网络”
“你看看手册的地图,我们位于留坝厅老街,你从这边走,你就能到张良庙景区,车程大概20分钟……”
“想吃鱼的话,可以去留坝的鱼肴一条街,每家都有特色鱼肴,车程4分钟,可以直接导航……”
留坝特色鱼肴一条街
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活跃着一个个“红马甲”忙碌的身影,格外亮眼。他们化身为志愿者、引导员、指挥员、服务员等,以最好的状态、最高的热情,服务在留坝各个景区内外,为广大游客提供咨询引导、秩序维护、景区讲解、免费热水等各类精准服务,还热忱地介绍游玩路线、美食打卡点,主动当好“东道主”“活地图”,提升游客的体验感和满意度。这个假期,留坝县日均投入志愿者300余人次,实现了从“景点服务”到“全域覆盖”的转变。
“石头——剪刀——布,耶!我赢了。”孩童清脆的笑声在张良庙的庭院中回荡。陕西理工大学学生答麟钧身着精致的汉服,脸上点缀着彩绘,正与一群小游客玩着游戏。在留坝,像答麟钧这样的青年志愿者还有很多,他们在各个景区为游客提供咨询服务,耐心解答疑问,维护景区秩序。
“现在留坝人有个默契:游客求助必须当自家事。”留坝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副主任高媛介绍,全县已建立“党员先锋岗”“村民志愿服务队”“商户诚信联盟”三级服务体系,超60%的本地居民参与过旅游志愿服务。
治理革新,细节之处彰显“留坝智慧”
“没想到一个电话,10分钟就有工作人员上门处理。”来自重庆的游客刘女士对留坝的投诉处理效率竖起大拇指。5月3日,她入住的民宿出现水管漏水,通过扫码“放心游留坝”服务平台的“一键投诉”功能反馈后,镇政府值班人员、市场监管所工作人员和民宿业主15分钟内抵达现场,2小时内完成抢修。
留坝县政府机关食堂里游人如织
留坝县构建了“1+7+N”旅游投诉处理体系(1个县级指挥中心、7个镇办服务站、N个网格员),实行“首接负责制”和“投诉不过夜”制度。同时,“放心游留坝”小程序集成导航、预订、投诉等功能,AI客服24小时在线,让游客“一机在手、畅游无忧”。
留坝实践的背后,是基层治理理念的深刻变革。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尹鹏先表示:“我们要求党员干部把游客当‘远亲’,把服务当‘家事’。”
为了实现从“管理”到“服务”的突破,留坝县将旅游服务满意度纳入党政机关绩效考核;打破部门壁垒,建立文旅、公安、市监等部门联勤机制;对提供志愿服务的商户给予税收减免等优惠政策,对“优秀志愿者们”进行表彰奖励。
从“免费停车”到“分钟响应”,从“一杯热水”到“机关食堂的烟火气”……留坝正在用实际行动证明:旅游服务不需要惊天动地的壮举,只需把每个细节做到极致。
志愿者在老街口为游客答疑解惑
当游客在留坝的青山绿水间流连忘返时,他们记住的不仅是紫柏山的云海、张良庙的古韵,更是这座小城传递的善意与温度,这也是留坝县践行以人民为中心发展理念的初衷。
文/图 西安报业全媒记者 胡 毅 通讯员 齐 勇 杨晓琼
本文来自【西安日报】,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来源: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