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读懂Fab中PIE岗位及常用词汇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5-13 09:17 1

摘要:本文以TD PIE为主线,即研发岗的工艺整合/集成工程师(TD-PIE,Technology Develop-Process Integration Engineer)。

失效分析 赵工 半导体工程师 2025年05月13日 09:04 北京

fab内的TD PIE与量产PIE是两个岗位,两者间有非常明显的异同点。

本文以TD PIE为主线,即研发岗的工艺整合/集成工程师(TD-PIE,Technology Develop-Process Integration Engineer)。

依次为岗位简介岗位职责岗位需求,并穿插量产PIE的对比。(Ps.由于在介绍过程中涉及到一些Fab里的常用名词,需要了解一些半导体“黑话”的同学可以先看本文末附录部分。)

一.岗位简介

PIE算是fab内的核心岗位了,虽然可能地位不高,但上接客户,下接工厂,无论是发展前景,还是知识面广度都很不错,算是fab里最有价值的岗位之一了。

一个合格的PIE需要对各个module都足够的了解,知晓各种问题的解决方法。当然更主要是找到inline问题所对应的module,请他们帮忙解决。比如:光刻站点对位偏差过大,是放行还是rework。CMP站点后厚度值不足,是放行还是redep。这种决定是由PIE做的,但具体实操要模组去处理。

TD PIE,是PIE中更有吸引力的岗位,因会更多的参与产品研发,故而对fab内各生产工艺具有更深入了解。当有新产品入厂时,能够最快的找到适合它的工艺,以及新建一条适合它的flow。

相比之下,量产PIE中虽然也有很多研发的工作,但还是以推进量产品稳定产出为主,对工艺的了解相对薄弱,而对工艺稳定性监控参数更熟悉。




二.岗位职责

1.对接客户。当客户有产品tape out,经由CE处置后,便会有EN单子落入PIE手中。

PIE必须根据客户所给的条件参数(process condition),将EN单填写并签核。例如背面减薄厚度,金属层结构,是否有委外实验等。

2.新建flow客户的条件,通常包括photo的CD,etch的深度,离子注入浓度等。PIE根据这些条件,判断使用哪些工艺参数,然后构建一条flow来过货。至于具体的参数,还需要联系各个module pi run,得到符合condition的结果后,再把参数固化进flow。作为PIE,必须对flow的每个细节都足够的了解,包括版图mask的开放设计,各站点PRS标准,WAT参数,工艺窗口spec等。

3.lot新人PIE进公司后,经过基础的培训之后,首先接触的就是带lot,这也是接下来很长一段时间的最重要工作,是PIE的根基。当产品flow新建完成后,就可以下线wafer 跑货了,下的多同一批次wafer合在一起就称作lot。

要做到的就是:

A.到特定站点作SEM确认PRS数据,完成对整个器件的形貌开发;

B.确定各站点的离子注入IMP,退火ANNL条件,保证过货流程没有问题,最终确保CP数据OK;

C.在客户给出的条件上作window check,联系各module给条件,确认工艺波动对最终CP稳定性没有影响;

D.提高良率,降低成本(量产PIE为主)。

4.产品&技术transfer通常TD的一颗产品跑的足够多足够稳定后,就可以将其transfer给fab进行量产。亦或是开发的一种工艺技术,transfer给fab。因为TD PIE通常对inline各项参数的监控较少,flow固化后很少关注lot情况,所以在量产后,由专业的量产PIE进行监控是最好的,可以保证大量产品线上参数OK。不至于发生意外MO,成批报废情况。产品transfer需要保证线上的很多参数稳定,在确保CPOK后,通常以Cpk数值为主,transfer一般要求≥1.33/1.67。

总之这步很麻烦,还需要签核APQP, FEMA单,做control plan,fab提出问题还要走PCCB修改,或者TECN先过实验。看着这些奇奇怪怪的名词,就知道问题很大,不好解决。

5.CP fail处理。TD嘛,研发会失败很正常。随之到来的就是:

1.确认形貌。2.用探针台找寻fail DIE和点位置。3.通过SEM/TEM/FIB(仅限我用过的)等手段判断异常点问题,4.确认对应mask情况,5.排查inline过货异常,6.通常做window check确认窗口也会翻车,因此要看工艺站点有没有用错条件。

6.Design rule的撰写和设计每个fab都有自己的DR,甚至于每个组的产品也有。需要PIE去制定这些要求并与客户沟通,避免mask设计等与需求违背。比如12寸厂很多产品都有翘曲问题,公司内解决方案不少,有的与mask设计相关,需要PIE协调修正版图。还有封装厂的单刀双刀划片不同,划片道设计也需确认尺寸等。

7.Test Key绘制。有的产品并不能通过探针台直接扎针测量,亦或是扎针是破坏性测试。这样就需要一些独立的区域,用于在WAT/CP站点进行测试,监控wafer性能。

8.诸多杂事。包括但不限于:采购衬底,库存转移,lot下线,各种wafer报废和送样,参加周会,老板会。有的公司每天早晚两个会,一周至少十一个会议。

就以采购为例。需要与TWE采购人员沟通,与客户沟通,然后列好EPI文件,提申请单。然后与晶圆厂人员沟通,测SRP数据,确定电阻率符合要求。到厂内后,自己报废wafer,再申请TEM测SRP,确认数据匹配。如果客户同时使用多种EPI,那lot下线时候,还得去一趟超净。




三.岗位对个人的要求

这方面呢,只能说面试里有加分项,但都谈不上必备项,主要是大多数东西学校里学不到。

1.《半导体制造技术》,《半导体物理》两本书的前半本书都是工作后必须会的。(当然进公司了可以慢慢补充,制造技术这本书学校不教的)后半本书,就看做什么工作了,总有几个章节要会。不过我也是半吊子,里面公式太多了,也就是定性的了解罢了。

2.有良好的沟通能力。TD PIE要跟所有module沟通,寻求他们的支持,才能把lot进度推进下去。如果没有这方面的准备,还是不建议参与进来,每天都会有几个到十几个电话,以及对应的邮件沟通。当然fab里大多岗位都有这方面需求,PIE只是更严重一点。

3.耐心,非常需要耐心。PIE应对的事务十分繁杂,而且带lot时通常有很多站点需要特殊处置,一旦遗漏或者错误,就会造成成批的wafer fail,不小心就是小几万的损失。当然这种事基本不会发生,每天一半时间盯着这个,发生了就是MO,等着开会,写材料,被批评就完事了。




四、附录:(fab常用名词——日常交流常用词汇)

flow将一个产品所有工艺步骤,按顺序排列的文件。包括主站点工艺,量测工艺,机台,以及对应的量测数值卡控范围,量测点数目,各站点名称,wafer污染等级等。

wafer:晶圆:也就是常说的硅片。通常由衬底sub和EPI组成,衬底一般为N掺杂半导体,且掺杂浓度较高,电阻低。EPI看情况决定。目前把300mm wafer称作12寸,而非严按照英寸来的。

lot:≤25片wafer,下线后可以在系统上查询到它们,代表它们的名字就是lot ID。

module:模组,一般包括:扩散Diffusion(DIFF),蚀刻ETCH,薄膜Thin Film(TF),光刻Lithography(LITHO)。DIFF手底下又有IMP(离子注入),WET(湿法蚀刻),FUR(炉管)三个部门,TF手下有CVD(化学气相沉积),PVD(物理气相沉积)和CMP(化学机械研磨)。

当然还有良率Yield Engineer(YE),Wafer Acceptance Test (WAT),BGBM减薄和背面金属化(背面BacksideGridding& BacksideMetallization),TWE(薄片工程部),外观检等部门。

inline/offline线上线下,经常有offline借机台使用的情况,遇到蛮多的。基本offline就是不再受理系统中的task。

CE: customer engineer这个相关的部门还挺多,不过基本知道CE就可以了,产品片lot经常要与CE沟通。

BD: Bussiness development,没咋联系过。

Dummy wafer中文名一般叫挡片。用处:

1.暖机,设备维修等原因停机后使用;

2.补正机台中空余位置,通常炉管过货是25的整数倍,如150片一次,过货时不能有空缺;

3.专门放置在特定位置的。炉管中最容易受到沾污的位置一般在中段和尾段,这里有几片位置是专门放dummy的,基本不放正常wafer;

4.用于收数据,如测量某种元素在过货前后的含量,也可以监控机台状况。每次炉管都会有dummy wafer一起跑,确认没有发生意外。

PRS: Process release standard。工艺放行标准。经常被用于称呼形貌。

WAT:Wafer Acceptance Test。也叫Process Control Monitor,PCM。反正就是测芯片性能咯。通过对Wafer划片槽(Scribe Line)测试键(Test Key)的测试,可以得到wafer很多电性参数,用来监控各步工艺是否正常和稳定

CP: Circuit Probing是对整片Wafer的Die的基本器件参数进行测试。一般IC芯片的数量较少,Power的很多,测试时候是sampling的方式,得到一个总体良率,超过某个值就出货给客户。至于Die to Die的全测,不一定在厂内进行,能够检查Fab厂制造的工艺水平。

IMP:implant离子注入。关键有能量,剂量,角度三点。

ANNL: anneal退火。退火很花钱,所以要严格控制退火的次数。而且在12寸wafer有个新问题,Power产品很多都有沟槽结构,热氧化一波,wafer的曲率半径骤减,很容易造成宕机。

MO:Mistake Operation有很多时间用于check,double check。MO就完蛋了。

cpk制程能力指标Complex Process Capability Index,用来反馈各种工艺制程是否符合规格的一种参数。举个栗子:光刻CD要求100nm,每次显影后就会量测一下,在spec范围内100±5nm才放行。但是假如每次CD都是101nm,那CPK就会比一次正一次负101nm来的低,也会触发连续高于Target 3次这样的违规规定。具体的话,由六西格玛图决定。

PE: process engineer,工艺工程师

RCP:Recipe是机台过货时所用的程式,决定工艺参数。由PE在机台中设置,最终在flow里体现。临时RCP,也可通过名字和机台过货。

RTA快速热退火。一般在通入Ar或N2的快速热处理机(RTP)中进行。

PR:Photoresist光刻胶,不同波长的机台对应的光刻胶也不同。

来源:圆圆De圆半导体全解

半导体工程师半导体行业动态,半导体经验分享,半导体成果交流,半导体信息发布。半导体培训/会议/活动,半导体社群,半导体从业者职业规划,芯片工程师成长历程。282篇原创内容公众号


来源:芯片测试赵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