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检测让非洲小伙转危为安,中国援外护士:做好援外医疗是一种情怀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5-13 09:25 1

摘要:“多亏了你们的精准检测,让我明确了治疗方向!”近日,埃塞俄比亚国防军高技术医院内,当地居民阿拉比握着中国第十批援埃塞俄比亚军医专家组成员、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检验科护士赵雅霞的手激动地说。

“多亏了你们的精准检测,让我明确了治疗方向!”近日,埃塞俄比亚国防军高技术医院内,当地居民阿拉比握着中国第十批援埃塞俄比亚军医专家组成员、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检验科护士赵雅霞的手激动地说。

5月12日,赵雅霞向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讲述了这次救助背后的故事。“不久前,阿拉比出现食欲不振、乏力等症状。虽然他前往多家医院就诊,但症状并未缓解,直到来到了埃塞俄比亚国防军高技术医院。”

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检验科护士赵雅霞为患者诊治。受访者供图

医生仔细询问病史并查体后,怀疑可能是病毒感染,立即安排抽血检测。随后,赵雅霞迅速采集了几管血样,采用高灵敏度的荧光PCR(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进行检测。结果很快出来了——乙肝病毒DNA载量极高,提示患者处于病毒活跃复制期。

“由于检测结果准确。临床医生及时调整了用药方案,针对性的开具了药物。服药后,阿拉比转危为安。”赵雅霞说。

2024年5月,由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牵头组建的中国第十批援埃军医专家组抵达埃塞俄比亚。作为团队中唯一的护士,赵雅霞与队友一起发挥专业优势,积极投身到临床救治当中。

作为一名拥有20年护理经验的护理老兵,赵雅霞抵达埃塞俄比亚后,发现当地部分医务人员卫生意识薄弱,检验人员甚至直接接触血液、体液感染风险较高。为此,她不仅逐项讲解规范操作规程,还针对实验室布局提出改进建议,在有限条件下合理分区,最大限度减少医疗污染和职业暴露风险。

针对当地医护人员对全自动核酸提取仪、荧光定量 PCR 仪等设备操作不熟的问题,赵雅霞主动组织PCR技术培训。她从仪器工作原理入手,详细讲解设备的应用范围、操作流程和注意事项,并结合实际案例分析操作误区,显著提升了当地医护人员实验报告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自2024年5月来到埃塞俄比亚,赵雅霞已经在这里待了一年。这一年里,她与队友一起接诊了2000多名患者,收到多封感谢信,她自己也在去年也被评为“四有”优秀文职人员。

“这一次援埃经历,不仅是一次医疗援助,更是一次跨越国界的爱心传递,我为能够增进两国友谊,提升当地群众健康水平而感到自豪。”赵雅霞说。

责编:毛圆圆

主编:邱越

校对:陈龙飞

本文来自【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来源: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