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引领基层高效能治理丨漯河在实践中丰富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 抓住关键发力 激发基层活力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5-13 07:15 1

摘要:从完善信访制度,到健全社会矛盾纠纷多元预防调处化解综合机制;从临颍县王孟镇的“365”工作法,到召陵区的矛盾纠纷“一站式”全链条解决……新时代“枫桥经验”在漯河市党建引领基层高效能治理的工作实践中不断丰富发展,更加突出党建引领、更加彰显法治思维、更加体现科技支

河南日报记者 李宗宽 通讯员 张晓甫 陈星宇

从完善信访制度,到健全社会矛盾纠纷多元预防调处化解综合机制;从临颍县王孟镇的“365”工作法,到召陵区的矛盾纠纷“一站式”全链条解决……新时代“枫桥经验”在漯河市党建引领基层高效能治理的工作实践中不断丰富发展,更加突出党建引领、更加彰显法治思维、更加体现科技支撑、更加注重社会参与,展现出强大的活力。

漯河市在为民纾困中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建立各级主要领导接访常态化机制,市、县两级每周召开例会专题研究信访工作,严格执行县区(功能区)党政正职每周一上午AB角接访、其他县级领导周二到周五接访制度,对疑难案件实行“责任链条闭环管理”。今年以来,漯河市信访工作主要评价指标均居全省第一方阵。

民呼我应“闭环运行”全流程办理

“辖区重点关注的老人出小区了,系统就会自动发出提醒,5分钟内就有网格员到现场陪伴。”5月12日,在召陵区天桥街道漓江路社区,社区党支部书记靳会杰给记者演示新建的智慧云平台。

借助DeepSeek等现代科技,该平台整合网格管理、智慧党建、社区康养等8大模块,汇聚高空抛物、重点人员监控、火情预警、居家养老等10种AI能力,实现了智慧赋能社区监控联动。

基层治理怎样实现高效能?漯河市通过党建引领、科技赋能与基层治理深度融合,推广运用“党建+网格+大数据”模式,将“网格发现、接诉即办、未诉先办”工作机制纳入党建引领基层高效能治理“5+16”清单,实行台账式管理、销号式推进。通过9类群体必访、6类线索必报、7类需求必到、组建7色服务队、开通1条为民服务热线,理顺问题上报、派单、处置、督导、反馈渠道,构建“民呼我应”的闭环运行机制。

民事我调“多元联调”一站式解决

“俺家那口子太不讲理了。”“阿姨,您别着急,先把情况给我说说。”在召陵区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区婚姻家庭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员李霞正在接待一位年近七旬的老人。

20分钟后,老人的气顺了,表示下次要带老伴儿来,让李霞给他上上法律课。

从事调解工作以来,李霞经手调解的案件近400起,调解成功率在98%以上。

小矛盾怎样“格内”处理,大调解如何有效化解?漯河市常态化开展“化解矛盾风险、维护社会稳定”专项治理行动,在乡镇(街道)建立人民调解委员会,在社区(村)成立由优秀调解员、律师等组成的个人调解工作室,利用网格化排查、研判、交办、处置、通报、考核等机制,对小矛盾“格内”处理,对大调解分级管理、归口管理、依法处理、限期办理,推动矛盾纠纷“一站式”全链条解决。聘请法律顾问、检察官、法官、律师对街道专兼职调解员、特邀调解员进行培训,抓实“矛盾纠纷排查登记、社会稳定风险评估、联席会议分析研判、回访评价”制度,对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全过程规范化操作、制度化运行。

民情我理“多方共治”全社会参与

临颍县王孟镇李拐村是漯河市出了名的“无访村”。“没啥秘诀,就是用好‘民情夜市’这个法宝。”李拐村党支部书记李德民笑着告诉记者,村里的大事小情拿到“民情夜市”上议一议,啥“疙瘩”都解开了。

没有烟火气,却饱含浓浓的人情味。目前,临颍县367个行政村均已组织村内老干部、老党员、老教师和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致富能人等定期举办“民情夜市”,探索“日常坐班+线下夜市+线上会商”多方参与的矛盾纠纷调解机制,真正实现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

基于此,临颍县又打造出“大小夜市”“唠唠家常”等升级版的“民情夜市”,因事施策、因人施策、因时施策,切实把各类矛盾纠纷和不稳定因素化解在基层。

在大局下行动,于关键处发力。“下一步,我们将聚焦落实‘五基四化’关键任务,扎实推进党建引领基层高效能治理工作,实现建强组织、防化风险、办好实事、促进发展的目标,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漯河篇章提供坚实支撑。”漯河市委副书记、组织部长常英敏表示。

编辑:王晓颖

来源:河南日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