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吉林高校最新排名:长工大第6,吉师大第11,吉农科院第22!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5-13 09:48 1

摘要:近日,2025年ABC中国大学排名(吉林)发布,吉林省高等教育格局发生新变化。吉林大学仍然位居榜首,东北师范大学在师范类院校中保持领先。长春工业大学、吉林师范大学和吉林农业科技学院的排名上升,尤为引人注目。这场排名变化,体现了吉林省高校在特色发展道路上的积极探

近日,2025年ABC中国大学排名(吉林)发布,吉林省高等教育格局发生新变化。吉林大学仍然位居榜首,东北师范大学在师范类院校中保持领先。长春工业大学、吉林师范大学和吉林农业科技学院的排名上升,尤为引人注目。这场排名变化,体现了吉林省高校在特色发展道路上的积极探索。

长春工业大学:从传统工科到创新引擎
作为省内排名第六的理工强校,长春工业大学的进步并非偶然。该校以“智能制造”和“新材料技术”为核心,建设汽车工程、光电信息等重点专业,与中国一汽、中车长客共建国家级产教融合基地。

在2025年ABC排名中,“科研成果”和“社会服务”指标表现突出——近三年,学校承担了12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自主研发的“高寒地区新能源汽车电池热管理系统”突破技术瓶颈,荣获吉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更值得关注的是它的人才培养模式。学校通过“院士工作室+企业导师”双轨制,让学生从大二开始就能进入科研团队参与实际项目。

2024届机械工程专业的学生团队,设计的智能生产线优化方案被一汽解放直接采用,生产效率提高了18%。用校长的话说:“我们的目标是让每个实验室都成为产业创新的最前沿。”

吉林师范大学:打破常规的师范教育
位列全省第11的吉林师范大学,正重新定义师范教育的内涵。该校打破传统师范院校的局限,构建“师范+科技”的跨界培养体系,开设人工智能教育、STEAM课程设计等新兴专业。

在“教学质量”和“学科专业”指标上,该校首创的“双师双能型”教师认证制度(教师资格证+行业技能证书),成为全国示范案例。

在社会服务方面,该校的“乡村教育振兴计划”,覆盖吉林省43个偏远县市,通过“5G+全息课堂”技术,将优质教育资源送到乡村小学。

2024年,该项目获得了教育部“教育扶贫创新奖”,相关成果还被写入了《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白皮书。正如该校教育学院院长所说:“师范院校不仅要培养教师,更要成为教育生态的变革者。”

吉林农业科技学院:黑土地上的科技新星
从默默无闻到全省第22名,吉林农业科技学院的逆袭,靠的是实打实的“硬科技”。该校紧扣吉林省“千亿斤粮食”工程,聚焦智慧农业和黑土地保护,与中科院东北地理所共建“黑土生态实验室”。

在“科研基地”和“社会声誉”指标上,该校研发的“玉米秸秆全量还田技术”推广到了东北三省,减少化肥使用量30%,增产8%-12%,被农业农村部评为“黑土地保护首选技术”。

在教学模式上,该校推行“三田制”实践教学(试验田、示范田、创业田),让学生从大一开始承包农田,用实际产量换取学分。

2024届农学专业毕业生王同学,凭借在校期间研发的水稻抗寒栽培技术,直接被聘为吉林省农科院助理研究员。用校长的话说:“我们的课堂在田间,论文写在黑土地上。”


除了这三所学校,吉林省高等教育的多样性同样值得关注:

东北电力大学(第6):是国家电网人才的摇篮,“特高压输电仿真实验室”在亚洲处于领先地位。长春中医药大学(第8):打造“北药基地”,人参干细胞培养技术突破了国际垄断。吉林艺术学院(第13):与长影集团深度合作,动画专业学生的作品登上了戛纳短片单元。

这些院校虽然各有特色,但都以“扎根吉林,服务振兴”为共同使命,构建了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吉林模式”。

对于考生来说,选择吉林高校的优势日益明显:产业需求精准对接、实践机会丰富、区域发展红利显著。在这里,高等教育不仅仅是获取知识,更是成为东北振兴的参与者和受益者。

互动话题:你认为高校排名是否应该更加看重对地方的贡献?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观点!

来源:鼓韵教育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