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关怀暖人心,调研明方向。近日,交口县人民检察院驻村工作分管领导一行轻车简从,赴回龙镇田庄村实地视察驻村工作队工作开展情况,看望坚守帮扶村的驻村干部,以脚步丈量民情,用行动传递关怀,为乡村振兴一线注入动力。
关怀暖人心,调研明方向。近日,交口县人民检察院驻村工作分管领导一行轻车简从,赴回龙镇田庄村实地视察驻村工作队工作开展情况,看望坚守帮扶村的驻村干部,以脚步丈量民情,用行动传递关怀,为乡村振兴一线注入动力。
察实情解难题
在田庄村委办公室,分管领导与驻村工作队、村委班子围坐在一起,召开了一场“开门见山”的座谈会。
“目前村里最棘手的难题是什么?”分管领导翻开笔记本,目光落在驻村第一书记丁泽身上。“农产品销路单一、村集体产业抗风险能力弱……”丁泽细数着当前工作的堵点。
随后,一行人走进田间地头。在玉米种植区,分管领导弯腰查看土壤墒情,向劳作的农户李大叔询问:“今年打算种植多少亩玉米,遇到干旱天气有应急措施吗?”李大叔说道:“自帮扶工作队驻村以来,为村里解决了不少问题,也带来了许多发家致富的‘金点子’,为村里发展提供了方向和指引,鼓励大家依托政策支持和驻村帮扶,积极探索增收新路径。”
鼓干劲谋新篇
回到村委办公室,丁泽向分管领导汇报了驻村工作情况。他阐述的工作队产业先行、标本兼治思路,获得了领导的赞许。
分管领导对工作队扎根基层办实事、创新产业促增收的工作作风给予充分肯定。同时,他提出三点“靶向要求”:一要强化责任担当“清单化”。紧扣乡村振兴战略目标,聚焦群众急难愁盼,建立群众诉求台账,对饮水安全、道路修缮等民生问题实行销号管理,确保政策落地见效。二要深化产业赋能“链条化”。依托山地资源优势,发展林药间作模式,培育特色产业,引入电商平台搭建“田庄山货”线上直播间,打造“种植+加工+销售”闭环,增强村集体“造血”功能。三要夯实基层基础“协同化”。推行“党支部+合作社+农户”联动机制,每月开展“乡村夜校”,提升党员带富能力,同步完善村规民约,强化基层治理。
送关怀强信心
“住宿条件怎么样?夜间巡逻要注意安全……”在驻村干部宿舍,分管领导仔细查看被褥、厨房设施,反复叮嘱工作队注意日常生产生活安全。他拍着丁泽的肩膀说:“院里永远是你们的‘大后方’,缺资金、缺技术随时开口,咱们一起想办法,全力支持乡村振兴工作。作为驻村队员,你们要确保下得去、待得住、干得好。”这番话让队员们深受触动。
这场带着“泥土味”的调研,不仅为乡村振兴精准把脉,更让“检察蓝”与“生态绿”“富民金”在田庄村的土地上交织出一幅生机勃勃的振兴画卷。暮色渐浓时,分管领导一行离开了田庄村。
此次走访调研,既是一次工作督导,更是一场“思想共振”。驻村工作队表示,将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把调研中明确的“路线图”转化为“施工图”,让田庄村的每一寸土地都成为孕育希望的沃土,努力在乡村振兴的答卷上写下检察为民的温暖注脚。
山西法治报全媒体记者 王文博
通讯员 杨涛
来源:玩味毒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