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拼四赛丨高流镇:“农业+”融合发展的“振兴答卷”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5-13 10:48 1

摘要:在乡村振兴的大潮中,高流镇以“四拼四赛”为抓手,立足“土特产”资源优势,以水蜜桃、花木等特色农产品为基础,通过培育深加工项目、完善冷链物流、发展农文旅融合,构建起“种植—加工—销售”全产业链,让传统农业焕发新生机,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能。

在乡村振兴的大潮中,高流镇以“四拼四赛”为抓手,立足“土特产”资源优势,以水蜜桃、花木等特色农产品为基础,通过培育深加工项目、完善冷链物流、发展农文旅融合,构建起“种植—加工—销售”全产业链,让传统农业焕发新生机,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能。

在高流镇老范村的桃园里,桃农们正忙着疏果整枝。这片种植面积达1.2万亩的“露天桃”基地,如今已是“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的金字招牌。从十几年前零散种植到如今规模化经营,从路边摆摊到电商直播,老范村的水蜜桃产业年产值超亿元,带动200余户村民年均增收5万元以上。

桃农范勇有感而发:“现在生活真是好啊!我家从10亩地扩种到20亩,去年光卖桃就挣了20万元,村里还建起了冷链,我们错峰销售桃子,打个时间差,桃子价格也就上来了,现在配套的冷链、运输、物流,都很完善,日子也是越过越好。”

在乡村振兴战略引领下,高流镇特色农业发展呈现蓬勃生机。近年来,该镇立足“两花三果”产业布局,大力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通过“公司+合作社+农户”的联农带农机制,创新打造“集中连片、规模高效”的现代农业经营模式。目前,全镇已形成6.5万亩特色农业种植规模,构建起从种植到加工、销售的完整产业链。其中,高流大煮干丝凭借独特的传统工艺和鲜香口感,成功入选省农业农村厅“苏韵乡情、百味乡食”优质农产品推介名录,成为展示高流特色农业的一张靓丽名片。

高流镇党委宣传委员王枭宇介绍:“目前,我们镇通过‘合作社+农户’模式,已培育发展农业合作社79家,带动周边1000多户农户增收致富,年综合产值突破1.5亿元。同时,还深度挖掘了范蠡农耕文化资源,把特色农业与休闲观光、文化体验深度融合,重点打造‘范蠡农耕文化园’和‘蜜桃观光带’两大项目,构建‘农业+文化+旅游’的产业新格局,让传统农业实现‘接二连三’的增值效应,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

在推动农业产业融合发展的实践中,高流镇迈出坚实步伐。走进松子农业农副食品加工项目车间,工人们正在流水线上熟练操作,佛跳墙大盆菜、即食玉米等产品源源不断产出。该项目依托本地优质农产品资源,通过“种植基地+中央厨房+电商物流”的全产业链模式,实现了从田间到餐桌的融合发展,成为高流镇“农业+”多业态融合的示范样板。目前,项目已建立完整的线上线下销售网络,带动周边500亩特色农产品订单种植,促进农业产业链价值整体提升。

松子农业农副食品加工项目办公室主任孙莉说:“我们项目是去年落地的,镇里服务很好,之前在手续办理还有项目落地时候,我们因为经常进出货,在道路运输方面存在问题,反映给镇里后,不到一个月时间就在我们项目旁边建了一个小桥,周边道路也给硬化了,给高流营商环境点赞。”

高流镇党委宣传委员王枭宇告诉记者:“最初,我们镇原本想招引果汁加工企业,但因市场因素未能成功。一次偶然机会,通过本地企业引荐,镇里发现了烘焙食品电商的机遇。新沂是全网烘焙食品加工集聚地,我们顺势而为,招引了麦湾湾、巧麦滋等项目。目前,松子农业、巧麦滋等6个农业重大项目已投产,华丰村等4个冷链仓储项目全部建成运营。这些项目不仅提供百余个就业岗位,还带动了电商物流、冷链仓储等配套产业发展。”

如今,一幅“东花木、西蜜桃、南粮食、北瓜果”的乡村振兴画卷正在高流镇徐徐展开。近年来,高流镇立足资源禀赋,乡村振兴迈出坚实步伐。老范村、官王村、耀南村被命名为省首批宜居宜业和美乡村,范蠡书院创成省最美公共文化空间。村集体经营性收入超50万元的村达10个,其中老范村、高流村突破100万元。

高流镇党委副书记、镇长陈传廷表示,我镇将深入开展“四拼四赛”活动,坚定信心、鼓足干劲、敢拼敢赛,坚持“以项目论英雄”的鲜明导向,大抓招商引资,快抓项目建设,实施“一区四园一带”整体提升工程,改造老旧厂房1.2万平方米,新建高标准厂房3万平方米,确保上半年新签约项目5家以上,两级重大项目序时推进。凝聚全镇力量勇挑大梁,因地制宜特色化推进乡村振兴,数字化赋能基层治理,全力建设“东部重镇、产业强镇、生态靓镇、善治名镇”,为全市“徐州县域工业领头羊”和“四个城市”建设做出高流贡献。

来源:江南水乡生活见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