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大塬、梁峁、台地、沟壑等“黄土喀斯特”地貌的集中展示区;龙栖谷冰窟、冉李石峡、百年古槐等自然景观不胜枚举;龙泉古寺、明清古居、连心桥、凤凰塬舍、乡愁记忆馆、塬乡人家等景观串点成线……
大塬、梁峁、台地、沟壑等“黄土喀斯特”地貌的集中展示区;龙栖谷冰窟、冉李石峡、百年古槐等自然景观不胜枚举;龙泉古寺、明清古居、连心桥、凤凰塬舍、乡愁记忆馆、塬乡人家等景观串点成线……
近年来,西峰区显胜乡依托黑老锅冰窟群等自然禀赋,深耕山水文章,盘活资源,积极发展旅游产业,不仅盘活了“沉睡”的农村资源,带动周边群众发展农家乐、窑洞宾馆等业态,更推动蒲河沿川10余个村共绘全域旅游新图景。
旅居窑洞引风尚
人间烟火,藏于山间田野;诗与远方,匿于乡村旅居。
5月7日,塬乡人家的窑洞民宿迎来了一批朝气蓬勃的客群,延续着“五一”假期的热度。这个26人组成的实践团队,来自庆阳职业技术学院文化旅游系,他们将在这里开展为期8天的田野教学活动。
“这是我第三次来到塬乡人家入住窑洞民宿,也是今年带领学生开展‘田间课堂’的首场实践。”庆阳职业技术学院文化旅游系教师王权说,塬乡人家窑洞民宿以黄土窑洞为原型,融合现代艺术元素,通过夯土墙、木构架与几何造型的碰撞,既维系了陇东民居的质朴肌理,又构建了当代艺术空间,能够提供现成的教学案例。
“每孔窑洞以中国传统二十四节气命名,风格迥异。我们在保留传统格局的基础上,增设新风系统和干湿分离卫浴,实现古今交融。”毛寺村村委会副主任毛锦文介绍,这种不同于传统窑洞和现代窑洞的新形式,既能满足现代年轻人体验祖先们世世代代生存环境和智慧,也为当代年轻人准备了生活必备设施,同时也向外界展示了甘肃独有的非遗魅力。
农产品直播出山
“家人们,进入直播间的,请先点个关注。”“有下单我们毛寺村纯粮食酿造米醋的家人们,扣个1。”“大家可以向直播间的家人们分享一下口感、品质。”……在贾荣霞的直播间,毛寺村特产让网友产生了兴趣。
在贾荣霞的镜头后,庆阳苹果、毛寺甜瓜、黄花菜等特色农产品排列整齐、琳琅满目。搭乘直播快车,这些山货正走向全国市场。
身为毛寺村妇联主任的贾荣霞,曾因家庭羁绊难寻发展机遇。2024年9月,通过村上组织开展的网络主播培训,让她走上了直播带货的道路。“现在,我的粉丝达到了1.6万人,除了日常销售本村的农特产品,我的重心放在账号引流上。”贾荣霞说,她想在网络主播的路上再进一步。
近年来,毛寺村坚持“旅游搭台、产业唱戏、群众致富”的思路,全力培育特色产业,按照“企地合作、一体运营、股份分红”模式整合资源,毛寺村对优质资产整合打包,折股量化,成立庆阳新驿站公司,实现优势互补、抱团发展、合作共赢,推出“秀春、靓夏、金秋、炫冬”四季旅游品牌,年均接待游客达10余万人次,创收1350多万元,带动周边群众年增收200余万元,村级集体经济收入年均10万元以上。
产业发展腰包鼓
当前正是甜瓜上市的好时节,在蒲河村的甜瓜种植基地里,有的市民慕名前来采摘,有的游客闻香而来品尝购买……
“我今年从村上的合作社承包了78座大棚,其中35座种植甜瓜,采用三膜覆盖技术,全程滴灌施肥。”显胜乡蒲河村种植大户屈娅萍说,目前,首茬甜瓜已陆续成熟,单棚产量约2000斤,今年预计净收入30万元。
蒲河村依托股份经济合作联合社,以建基地、扩规模、带农户为主要思路,利用全区农业主导产业扶持政策和村级集体经济项目资金,流转土地,搭建钢架大棚,集中连片种植甜瓜。
产业发展,活一片经济,富一方群众。蒲河村依托集体经济联合社,流转土地建大棚,规模化发展甜瓜产业,同步推进150亩蔬菜、黑木耳种植,构建多元产业格局。
甜瓜产业蓬勃发展,集体经济节节攀升。设施农业不仅激活了区域经济,更铺就了群众致富新路,为乡村振兴注入持久动能。(作者:路世玲)
来源:掌中庆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