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月学堂首场开讲,“馆校合作”探秘馆藏岭南花鸟艺术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5-13 11:03 1

摘要:5月12日下午,由深圳市关山月美术馆主办的山月学堂首场讲座“小画里的大艺术”在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附属布心中学格致论道大讲堂拉开帷幕。讲座以关山月美术馆馆藏精品——岭南画派第四代传人周彦生的花鸟画为切入点,通过“观察、思考、感受”三步法,引导青少年从细节处解读艺

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记者 梁瑛/文 邢浩/图

5月12日下午,由深圳市关山月美术馆主办的山月学堂首场讲座“小画里的大艺术”在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附属布心中学格致论道大讲堂拉开帷幕。讲座以关山月美术馆馆藏精品——岭南画派第四代传人周彦生的花鸟画为切入点,通过“观察、思考、感受”三步法,引导青少年从细节处解读艺术作品,获得师生的热烈欢迎。此次讲座也是关山月美术馆多年来深耕馆校合作的实践成果,为深圳美育注入了新动能。

小画藏乾坤

一场跨越时空的艺术对话​

“一张纪念封,藏着什么故事?”在本次讲座中,仲恺农业工程学院何香凝艺术设计学院环境设计系副教授凌杰以关山月美术馆开馆一周年纪念封上的周彦生小画为引,带领现场同学从细节中发现线索,走进艺术家周彦生的创作世界。

通过分析画面构图、色彩运用与情感表达,他引导学生们从“看热闹”转向“看门道”,学会在细节中感受画家的心境,用想象连接艺术与生活。凌杰表示,希望通过这样的活动,让学生了解艺术品背后的故事,从而能够更好地欣赏中国传统艺术,并通过审美经验来提高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自信心。

主讲人凌杰

与讲座同步展出的“典藏华章——深圳市关山月美术馆馆藏国画、版画作品展”,为讲座提供了鲜活的视觉教材。此次展览精选关山月美术馆典藏的54幅精品,其中包括24张国画和30张版画。这些作品凝聚着关山月及众多艺术家的智慧与情怀,承载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

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附属布心中学校长晏清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未来的教育是泛在性的学习,馆校合作是推动‘实践育人’最好的窗口。”她介绍,学校通过“馆校互联”项目。一方面走出去,带领学生走出校园,进入美术馆,打开艺术视野,提升审美境界;另一方面引进来,通过和关山月美术馆的合作,把经典作品引入校园,打造“学生导览”等特色课程,形成“内化—输出—联动”的闭环。优质的校内展览甚至吸引了周边其他学校前来参观,开展美育区域联动,真正实现优质资源共享。

据了解,作为“馆校互联”的重要活动之一,“山月学堂”是关山月美术馆精心打造的馆校合作公共教育品牌,旨在通过系列讲座、展览导赏等形式,将关山月美术馆的馆藏精品和岭南艺术大师的创作智慧传递给青少年。2025年,该系列将推出三场主题讲座,形成贯穿全年的艺术教育链条。

深圳市关山月美术馆馆长陈俊宇表示,“山月学堂”的年度讲座,将进一步探索“馆校互联”新模式,让艺术殿堂成为学校美育的延伸,将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强青少年美育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十载深耕、全域覆盖

从城市、乡村到特殊学校

关山月美术馆全力打造的“馆校互联”项目,早在2014年即已起步,十载深耕,力度、深度、广度并重,枝开叶散,硕果累累。

2014年,为探索利用美术馆等社会公共资源协同教育的有效途径,关山月美术馆和深圳市福田教科院、罗湖教科院、龙华教科院、宝安教科院等4家教育局的指导单位,签订馆校合作协议,开展系列培训活动。

在当年“中法艺术交流展”期间,关山月美术馆为前来观展的近千位学生、老师提供专门的“展览学习数字资源包”,并组织文化义工提供导赏活动。为提升在校学生的艺术审美修养,开展“艺术进学校”展览讲座活动,直送展览进入了深圳钟屋小学、深圳市靖轩小学、深圳市华丽小学等20多所学校。

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附属布心中学校长晏清致辞

此外,关山月美术馆在“馆校合作”的覆盖面上注重多元化。2020年关山月美术馆联合元平特殊学校举办了“艺育探幽”系列展览活动及2021年3月 “遇见——星星的孩子”公益作品展,围绕特殊儿童的健康成长和艺术教育开展公益性活动,包括艺术疗愈课程、公共教育活动和成果汇报展览。特殊学校的美育工作引入美术馆的专业支持, 从孩子的生理到心理、感官到思维,进行全方位多维度立体的关照,并最终落实到一系列可观可感的艺术活动上。

2021年,关山月美术馆和深圳市关爱行动基金会开展了“美好乡村共创营”活动,活动包括为江西寻乌留干学校的留守儿童寄艺术素养包,对来自广东河源、广东汕尾、江西寻乌、广西百色、广西河池、贵州威宁、湖南衡阳等地的美术教师代表进行培训,通过艺术大师课、名师精品课、美术馆之夜、美育之行等内容进行艺术共创。

“馆校互联”、课程创新

共创、共享艺术之美

从“每周半天研学”到“美育一件事”,深圳近年来大力推动“馆校互联”模式,将其纳入城市美育战略,关山月美术馆则成为连接艺术殿堂与基础教育的枢纽平台。2017年,关山月美术馆携手深圳市天健小学,策划了“我向大师学绘画”系列公共教育活动。该活动至今已成功举行3届,已完成5场“小小讲解员”培训和导览,30场“我向大师学绘画”现场临摹创作,3场展览,累计5000余人参加了艺术美育活动。

2019年9月,关山月美术馆开展了“第十三届全国美展水彩展”志愿者招募工作,30多位来自罗湖美术教师报名。2021年5月举办“岁月雄风:梁世雄中国画艺术展”导览培训活动,2022年11月针对新入职教师开展“‘高路入云端’年度学术专题展”培训活动,举办系列的“美术馆里的云课堂”,通过展览策展团队联合语文、历史与艺术等不同学科,多维度解读展览作品,让大众感知一场艺术展览在系统建构过程中多学科的融合。

在长期的实践中,关山月美术馆逐步推进馆校互联的新模式,有效的强化教师作为艺术通路和媒介,通过由美术馆公共教育团队对老师们进行展项前期导赏培训,以其专业的教育手法,以更加有效的渠道向学生群体传播展览的文化内涵及艺术的知识,从而实现“共创、共享、艺术之美”。

讲座现场学生踊跃提问

为落实《深圳市教育局关于开展义务教育阶段“每周半天计划”试点工作的通知》,关山月美术馆作为校外研学场所之一,与深圳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研发校外研学课程,开展校外场所培训。并与福田区教育科学研究院合作培训福田红岭实验小学、东海实验小学等5所首批5所试点学校相关教师。为提高深圳市教师技能大赛老师水平,关山月美术馆派出专业人士指导,组织南山、福田、罗湖等三场教师培训。

今年下半年,关山月美术馆将联合深圳市教育科学研究院以及深圳美术学校等机构举办“美育成果展”,集中展示近年来深圳市艺术教育创新思路和实践成果。展览将涵盖学生临摹作品、创意手作、数字艺术等多种形式,进一步彰显“以美育人”的深圳样本。关山月美术馆馆长陈俊宇表示:“美术馆是城市的客厅,更是美育的实验室。我们将继续以藏品为媒、以展览为桥,让中华文脉与时代精神在青少年心中生根发芽。”

来源:读创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