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榴花开映北疆 同心共绘新篇章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5-13 11:14 1

摘要:五月的鄂尔多斯,天朗气清,绿意涌动。为期2个半月的中青年干部培训班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通过理论筑基、历史寻根、实践破题的“三维课堂”,为青年干部锻造政治自觉与行动能力,探索出一条具有边疆特色的干部教育新路径。

五月的鄂尔多斯,天朗气清,绿意涌动。为期2个半月的中青年干部培训班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通过理论筑基、历史寻根、实践破题的“三维课堂”,为青年干部锻造政治自觉与行动能力,探索出一条具有边疆特色的干部教育新路径。

理论筑基:深学细悟找准政治坐标

“什么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什么它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开班第一课,中央党校王煦教授以“十二个必须”为纲,从历史脉络、理论内涵、实践路径展开讲授,将党的民族理论创新成果转化为“听得懂、用得上”的实践图谱。课程创新设置“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入学测试,问理论根基、问实践痛点、问创新路径,让学员在实操命题中检验理论功底,立足本职工作做好民族工作,将抽象理论转化为解题工具。学员感慨道:“理论课像一把钥匙,打开了理解共同家园、共同身份、共同名字、共同梦想的历史逻辑和实践指南。”

历史寻脉:解码交融密码强健精神筋骨

一部鄂尔多斯发展史,半卷民族交融奋进诗。培训班将课堂搬到城川纪念馆、民族团结广场等红色地标,激活学员历史记忆,学员们通过VR技术“穿越”至成吉思汗陵数字化展厅,目睹游牧文明与农耕文明在黄河“几字弯”的千年碰撞,通过“茶马互市”“三千孤儿入内蒙”等历史案例,深刻理解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历史必然性。南京知青纪念馆内,一张张知青与牧民同吃同住的照片,讲述着南京知青与草原牧民之间的深厚情谊。

实践破题:解剖样本创新基层解法

第二行动小组组员聚焦“旅游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鄂尔多斯实践与研究”,拓展文旅产业链延伸,设计“蒙晋陕黄河风情廊道”,串联准格尔旗漫瀚调非遗村、陕北信天游文化园,打造跨省域文旅IP;优化“民族+”文旅服务链,建立“多语种智慧导览+民族特色民宿评级”体系,探索全市培育50家“石榴籽驿站”示范点。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学员论坛上,四位苏木镇长提出“石榴籽+”工程;学员将鄂托克前旗分布式光伏项目比喻为“现代版茶马互市”:“古代用茶叶换骏马,今天用阳光换共赢——变的是载体,不变的是交融共生的智慧。”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也是民族地区各项工作的主线。一场场现场教学、一堂堂理论讲授,如同播撒在北疆草原的“红色火种”,让“四个与共”“五个认同”的理念扎根每位学员心田。正如学员在实践笔记中所写:“从历史深处走来的共同体意识,必将在新时代的实践中绽放更璀璨的光芒,当每一位干部都成为民族团结的‘火种’,北疆大地必将迎来‘石榴花开千万朵’的华章。”(段新民、苗永兴、徐欣)

来源:金台资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