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孩子考试作弊的中国家长们, 又有钱又疯狂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5-13 11:32 2

摘要:前段时间看《善意的竞争》,讲全韩国最顶尖的家庭们是如何卷升学的。家长里有拥有医疗中心的巨佬,有检察官律师世家,有演员和演奏家,可即便是出生在这样锦衣玉食的家庭,孩子们依然被卷到心态扭曲。

前段时间看《善意的竞争》,讲全韩国最顶尖的家庭们是如何卷升学的。家长里有拥有医疗中心的巨佬,有检察官律师世家,有演员和演奏家,可即便是出生在这样锦衣玉食的家庭,孩子们依然被卷到心态扭曲。江南顶级高中全校的孩子都靠吃“聪明药”,来对付考试。普通家庭的孩子没有处方开不出这种药,但对有钱人来说,却不是什么难事。为了准备考试,用欧美体育竞赛中使用的“换血疗法”,来提高血液的输氧能力。甚至给女生植入蜜蕊娜,防止来例假痛经对考试的影响。看着是韩国人的艺术夸张吧?实际上,国内现在也有低配版了。韩剧里提到的“聪明药”,是一种用来治疗ADHD的精神类管制药物,正常人吃据说可以集中注意力提高分数(有依赖性和副作用)。国内的几款处方药,因为被炒得太热,真ADHD患者都经常遇到医院断货。很多小孩根本没多动症的家长,为了中考高考的分数,在二手平台和某书评论区私下高价买药。甚至看到一个家长说,他们班上的老师要求全班十几个“差生”去医院做检查,提醒去特殊科室,比较容易开到药。各地警方都注意到了药物被滥用的问题,发出了警告——不仅有副作用,还违法。东亚人的卷性,无处不在,如果靠公平的手段分不出胜负,那就上点突破底线的外挂。《善意的竞争》里那个院长父亲为了从命题组搞到高考原题,买通数学命题老师把题目答案放进胶囊里吞下,派救护车把他接出来,取出胶囊,手术室门外是一群等着买答案的有钱家长们。公开买卖题目答案的事,我今年也遇到了。妮莫今年9年级,第一次考AP,桑姐也是第一次知道,看似公平的全球性考试,水竟然这么深。AP课,本来是提供给学有余力的孩子,在高中阶段学习大学课程的机会。10年前,AP成绩只是个加分项,但经过众家长一顿狂卷,10年后,想申请北美稍微好点的大学,提交AP课成绩成了必选项。接着大家开始卷门数和满分,从一开始的报考5、6门够了,到现在人均考10门以上;从3分合格4分增光,到现在非5分不建议提交,门槛已经高了一大截。家长们就像一群画地为牢的人,一边给牢狱添砖加瓦砌起高墙,一边想尽各种办法托举自家孩子跳出高墙——本来难度就不低的课,还要保证全5分,才能在精英爬墙大赛中胜出。人力不可及的地方,各种方便阴暗爬行的狗洞就诞生了。几个月前我因为想报复习冲刺班,加过一些辅导机构的联系方式。有些机构的套餐则非常有意思,比如“保5分”,一门3万,十门AP花30万就能搞定全5分。30万就能拿到藤校的GPA保底券,对肯花500万送孩子美高美本的家庭来说,真的是毛毛雨。另一些机构,初看也挺正常,免费领点历史真题、备考资料、模拟题,其实这都是引子。主要目的是圈定当年需要考试的家长群体,到了考试前夕,这些“辅导机构”全部不装了,直接说两万一门,买试卷原题。我慢慢才搞懂了小红书上的那些黑话代码是啥意思:比如小红书上有国内考生发出的面授过程如下:而水印的意思是,通过在考试的电脑上提前安装远程插件,考试时答案会自动出现在屏幕上,然后消失,不会被监考系统发觉。有这么多铤而走险的卖家,是因为有庞大的买方市场。看到这些题贩子的朋友圈晒的客户截图,有多名家长的命中感谢和收款记录,有家长豪掷19万,帮孩子买题作弊。这些有钱又疯狂的家长们,亲自给孩子打了个样,为了AP5分,为了进入所谓藤校T20,竟然主动花钱帮孩子作弊。与AP分数相比,教会孩子拥有正直光明的品格,不是更重要的人生课题吗?那些把社大学渣一路塞进协和4+4的家长,秉持的是同一个逻辑,他们自己吃到了投机取巧的红利,获得了世人羡慕的成功和地位,便以为孩子也能复制一遍自己的捷径。但世事无常,如果你教孩子歪门邪道的价值观,她不翻车在学术上,最后也翻车在当小三上了。今年考试前,化学、统计、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全部出现了泄题,而且在考场上,作弊的人连装都不装了。而这种泄题,几乎年年都会发生。看到有个妈妈发帖说去年的经历,她的女儿起早贪黑学了一整年AP,课外还每小时1000元请了老师补课,本来很有希望拿5分的,但是有很多同学买原题作弊,她最终只拿到了4分,因为成绩不是绝对值划分,而是按整体成绩的相对值。看到那些平时瞎混不学习的同学,反而因为作弊拿了5分,女儿整个心态都崩了。
这是对认真勤奋者的逆向惩罚,经此打击,最大的副作用是让价值观建立期的孩子动摇了应该做一个诚实的人的信念。等这批有钱二代学成归来,进入各行各业,接手家族企业,从小秉持着弄虚作假的价值观,对整个社会后患无穷。为了防止中国大陆、香港特区、韩国等亚裔学生的年年作弊,AP考试主办方也是伤透了脑筋。他们想了很多下策。比如把亚太卷单独分开,减少作弊惯犯对其他地区的影响,要烂只烂一块田。再比如搞连坐,一个考场若查实有一个人作弊,整个考场都被取消成绩,没作弊的诚实者也要为作弊者买单。临时把韩国卷换成新西兰卷,把笔考改成机考,同时出三套卷子……但因为试卷运输中间环节太多,买题市场刚需旺盛,年年都躲不开泄题+作弊的问题。不止是AP考试,凡是中国考生经常参加的国际性考试和竞赛,主办方都是严防死守。2023年剑桥A-level核心科目泄题,中国考生成绩全部作废;2024年AP经济学又是抓水印,又是抓泄题,还抓到了代考,北京上海多个考场成绩取消;爱德思对中国区的数学卷子单独命题;CIE在中国区的送卷方式不断更改,从25年开始使用中国特供卷;IB吃了时区作弊的苦头,把中日韩新加坡等国改为第一批考试,考试后还要被监管两个小时才能出考场。因为作弊的水花太大,中国学生的成绩公信力也一路下降,海外大学对中国学生的录取越来越谨慎。录取时要反复比对GPA,甄别谁是真成绩谁是假成绩,提高中国学生的考试复核率,增加面试复试环节,还对已录取学生进行追踪,即便入学后发现曾经的申请资料有舞弊的成绩,也立马清退。英国一个大学就发现有50多个中国学生语言考试造假,全部要求退学。按正常的逻辑,是不是应该为了国家名誉,为了学术诚信,不再继续作弊了?最讽刺的反转来了。一个考生,因为看不惯其他人作弊,写邮件给考试主办方CB投诉并得到了回复,她以为自己做了件正确的事兴奋地发到小红书上,希望大家集体发声,改变作弊的积弊。结果被网暴到删帖。说她动歪心思、无差别告状、嫉妒、递刀子、拉低中国学生的信誉……对,最后被骂的不是作弊者,而是举报者。虽然我知道有些价值观犹如铁板一块,个中利益盘根错节,不是一篇文章就能改变一丝的,但还是想对作弊者和短视的父母们再说一句:人生漫长,你买不了一生的答案。

来源:腰线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