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不开刀、不打孔,通过口腔取出胆道结石——近日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江南大学附属中心医院)消化内科团队巧施ERCP(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为高龄高危老人解决“胆石之痛”。
交汇点讯 不开刀、不打孔,通过口腔取出胆道结石——近日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江南大学附属中心医院)消化内科团队巧施ERCP(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为高龄高危老人解决“胆石之痛”。
“我母亲都85岁了,开刀太危险了吧?”近日,黄阿婆突然发高烧到39度多,肚子疼得直冒冷汗,家人连忙带着她来到无锡市二院消化内科就诊。经检查发现老人是胆总管结石伴胆管炎,该病进展迅猛,风险极大,患者需要尽快接受手术。一听到要“手术”,考虑到患者年老体弱、伴有多种基础疾病又曾做过脑出血手术的家属内心直打“退堂鼓”。
“现在有一种叫ERCP的微创手术,不用开刀,从嘴里插根小细管,在内镜下就能把结石取出来。我们医院做过很多高龄老人,效果都很好。”
接诊的消化内科彭晓斌主任医师耐心解释沟通,家属最终同意手术。但新的问题又来了,黄阿婆类风湿关节炎多年,四肢关节畸形严重,常规的手术体位及麻醉方式恐怕“行不通”。彭晓斌联系麻醉与疼痛医学科会诊,制定了“仰卧位插管麻醉下行ERCP取石术”微创手术方案。非常规的仰卧位体位增加了手术难度和风险,对手术团队的考验很大。术中,彭晓斌团队全程保持精神高度紧张,细致操作每一个动作,全力保障手术的安全性。
无独有偶,另一位耄耋老人任爷爷也因相似的情况入院。患者89岁高龄,合并肺部感染、心功能不全,长期卧床,且为胃毕II式术后,解剖结构变异,麻醉风险大,手术难度高。彭晓斌仔细分析了患者病情后,决定为患者行“ERCP+胆道支架置入术”。手术团队在彭晓斌的带领下,顶着患者循环不稳定的压力,通过十二指肠镜精准定位胆管梗阻部位,迅速完成结石取出及支架置入引流,解除胆道梗阻。
在彭晓斌团队的默契配合和共同努力下,两场手术均顺利完成,术中引流出脓性胆汁,术后两位患者体温、血压逐渐平稳,实验室指标逐渐改善,目前都已康复出院,家属十分感激,黄阿婆的家人还特地来医院为消化内科的医护人员们送上了锦旗。
通讯员 赵秋雨
知识链接:
ERCP(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被业内称之为“消化内镜皇冠上的明珠”。无需开腹,通过口腔插入内镜,经食管、胃、十二指肠,找到胆胰管开口,然后注入造影剂,在X线下清晰显示胆胰管系统的形态,是目前公认的诊断胰胆管疾病的金标准。除了可以用于疾病的诊断之外,该技术还能借助内镜实施一系列治疗措施。目前市二院消化内科已能成熟开展ERCP下胆总管取石术、胆道及胰管支架置入术等技术,为众多患者带来福音。
来源:澎湃新闻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