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年5月7日下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首都儿童医学中心召开2025年度儿科医师转岗培训启动会。教育处处长吕凌云主持会议,2025年度转岗学员、全程导师、优秀学员代表参加会议,共同开启儿科人才培养新征程。
2025年5月7日下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首都儿童医学中心召开2025年度儿科医师转岗培训启动会。教育处处长吕凌云主持会议,2025年度转岗学员、全程导师、优秀学员代表参加会议,共同开启儿科人才培养新征程。
启动会上,学员与导师们依次进行自我介绍,彼此间初步建立了解。随后,保健科副主任医师王建红作为导师代表发言,字字句句掷地有声。她强调,儿科医生必须兼具“爱心、耐心、敬畏心”,这三种品质是儿科医疗工作的基石。王建红表示:“我们会毫无保留地传授儿童用药安全、急重症早期识别等核心技能,更会悉心指导大家如何安抚患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消解家长的焦虑。这些看似细微之处,实则是在基层儿科工作中建立医患信任的关键所在。”她特别提醒学员,要彻底摒弃在成人科室形成的惯性思维,以儿童独特的生理特点为出发点,重新构建诊疗逻辑,尤其要着重掌握新生儿黄疸管理、高热惊厥处理等“基层高频场景”技能。
2024年度优秀学员刘怡敏以“过来人”的身份,分享了自己的蜕变历程:从用药时反复核对剂量的紧张新手,到返岗后能独立处理儿科常见病、成功开通社区转诊绿色通道的“基层骨干”。她的经历生动诠释了培训的“实战价值”。“首儿所的老师们就如同‘移动百科全书’,跟诊时一定要多观察、多提问,把典型病例和沟通技巧都认真记录在‘口袋手册’里,这些宝贵的积累,都会成为我们未来工作的底气。”
新学员代表李小凤表示,作为基层全科医生,我们深知社区儿科服务的巨大缺口。每当看到家长抱着孩子来就诊时那充满期待的眼神,就是我们转岗的强大动力。她坚定承诺,将重点聚焦儿童疫苗接种评估、生长发育管理等基层迫切需要的技能,把首儿所的规范诊疗转化为居民听得懂、用得上的贴心服务,努力成为让家长放心托付的“社区儿科守护者”。
会上,吕凌云为全程导师颁发聘书,进一步强化了导师们“一对一”精准带教的责任。2025年的培训将延续“理论+临床+基层适配”的模式,学员们将在新生儿内科、呼吸内科等12个专科进行轮转学习。“我们不仅要培养‘能看病’的儿科医生,更要打造出‘会沟通、懂管理’的复合型人才,确保大家回到基层后,能够真正扎根当地,发挥出重要作用。”
启动会在全体人员的合影中圆满落下帷幕。镜头里,导师与学员们眼神坚定,目光中满是对未来的期许。这不仅是一次儿科人的相聚,更是基层儿科服务能力提升的全新起点。8名转岗学员即将开启为期11个月的系统培训,首都儿童医学中心也将凭借优质的师资力量与科学的管理模式,为北京市儿科医疗体系输送更多“下得去、留得住、用得好”的专业人才,为守护儿童健康贡献坚实力量。
本文来自【首都儿科研究所】,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来源: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