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时至五月,我省食叶害虫渐入发生防治关键期。全省各级监测站点围绕美国白蛾、舟蛾类杨树食叶害虫等林业有害生物积极开展监测预报工作,掌握越冬代发育进度,分析虫情发生态势。
时至五月,我省食叶害虫渐入发生防治关键期。全省各级监测站点围绕美国白蛾、舟蛾类杨树食叶害虫等林业有害生物积极开展监测预报工作,掌握越冬代发育进度,分析虫情发生态势。
美国白蛾成虫羽化期较常年提前。今年邳州市首次监测到美国白蛾越冬代成虫时间为4月3日,连云港市连云区、东海县、灌南县,徐州市铜山区、睢宁县、沛县,扬州市邗江区、宝应县,宿迁市宿城区、沭阳县,淮安市淮安区,东台市,兴化市等地陆续监测到美国白蛾越冬代成虫。受气温偏高、降雨量少等因素影响,我省部分地区美国白蛾发育进度与去年相比略有提前2-10天。对比往年监测数据,目前我省美国白蛾越冬代成虫羽化逐步进入盛期。
美国白蛾越冬代成虫监测数量较少。南京、镇江、泰州、盐城、宿迁等地越冬代监测数量与往年同期相比降幅明显,林间虫情基数较低。但是局地仍有可能发生重度危害,徐州市铜山区截至5月6日全区9个监测点共计诱到513头美国白蛾越冬代成虫,虫情不容小觑。常州市武进区、溧阳市,镇江市京口区等3个非美国白蛾疫区监测到越冬代成虫,疫情扩散风险较高。
杨小舟蛾已进入第一代幼虫危害期。各地性诱监测数据显示,越冬代成虫监测数量同比上升幅度较大,当前杨小舟蛾已进入第一代幼虫危害期,虫态发育不整齐,以1-4龄为主。受前期干旱天气影响,铜山区、睢宁县等地杨小舟蛾发育进度比去年同期提前7-10天。截至目前扬州全市监测到杨小舟蛾成虫近两千头,以邗江区和广陵区虫口数量居多。镇江市越冬代成虫数量相比去年明显增多,丹阳市、句容市沪蓉高速沿线、丹徒区镇江支线、京口区新民洲杨树林成灾风险较高。经综合研判,今年杨小舟蛾虫情与往年相比将偏重发生。
持续强化监测预警。据气象预测,苏南地区5月份平均气温较常年偏高2~3℃,淮北地区和江淮之间较常年偏高1~2℃,苏南地区降水量较常年偏少2~3成,淮北地区和江淮之间较常年偏少0~2成。气温偏高、降雨量偏少的干旱气候仍会持续,食叶害虫发育进度将加快。预测全省美国白蛾将于5月中上旬陆续达到羽化高峰,5月底至6月上旬进入第一代幼虫危害高峰期,杨小舟蛾5月中下旬进入幼虫危害盛期。
高温干旱天气极易造成虫口扩散性增长,我省将加大食叶害虫监测预警力度,尤其在越冬代成虫诱捕密集区、寄主植物集中地及常发区域的巡加密查频次,及时准确掌握虫情动态,科学研判发生趋势,确定最佳防治时期。紧扣低龄幼虫防治关键期,根据预测结果早谋划、早部署,加强美国白蛾与杨树食叶害虫的统防统治及毗邻区域的联防联治,提高整体防控成效,确保不发生严重灾情和舆情事件。
本文来自【绿美江苏】,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来源: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