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A网速狂飙,运营商提速不降费,就是“耍流氓”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5-13 12:27 2

摘要:最近不少人发现手机信号栏里多了个“5G-A”的标识,下载速度直接起飞——刷个短视频“唰”地就加载完了,追剧再也不用转圈圈,连游戏都流畅得像开了挂。可这速度一快,流量也像开了闸的水龙头,哗哗地往外流。

最近不少人发现手机信号栏里多了个“5G-A”的标识,下载速度直接起飞——刷个短视频“唰”地就加载完了,追剧再也不用转圈圈,连游戏都流畅得像开了挂。可这速度一快,流量也像开了闸的水龙头,哗哗地往外流

有网友吐槽:“以前10GB流量能用一个月,现在一周就见底,月底只能抱着WiFi过日子。”技术进步是好事,但钱包却先扛不住了,这到底是“真香”还是“真坑”

网速快到飞起,流量却烧得更快

实测数据:速度碾压,但钱包瑟瑟发抖
3Gbps的“极速体验”,某记者在营业厅实测发现,5G-A的下载速度能飙到3Gbps以上,比普通5G快了3倍多。在演唱会现场,别人还在转圈圈发朋友圈,你已经刷完了三条短视频;景区抢票时,别人还在加载页面,你已经成功下单——这速度,确实香!
也有用户吐槽,流量像开了加速器。一位北京的上班族说:“自从升级了5G-A,每天刷短视频的时间直接翻倍,流量消耗也翻倍。以前10GB够用一个月,现在一周就没了,月底流量账单看得我心惊肉跳。”还有用户调侃:“5G-A是‘流量刺客’吧?一不留神,话费就超标了。”

运营商的“小心思”:提速不降价,套餐成“套路”

资费“按兵不动”,虽然5G-A已经商用,但运营商的流量套餐还是老样子——10元1GB,甚至有的“不限量”套餐限速到1Mbps,根本没法用。比如某运营商的5G-A套餐,只比普通套餐多送10GB流量,这点流量根本不够“塞牙缝”

“技术升级”变“变相涨价”,通信行业专家指出,运营商其实是想通过提速来刺激用户多用流量,这样就能多赚钱。据测算,5G-A用户的月均流量消耗比5G用户多了40%,但资费却没降,结果就是用户花得更多,运营商赚得更爽,简直就是“耍流氓”!

用户:速度是爽了,钱包却哭了

娱乐“爽到飞起”,钱包“瘦到变形”

短视频成“流量黑洞”,5G-A让刷短视频变得更上瘾,抖音、快手这些平台的数据显示,5G-A用户的日均使用时长比5G用户多了25%,流量消耗直接翻倍。有大学生吐槽:“以前刷抖音舍不得开高清,现在4K画质随便开,但月底只能靠蹭WiFi续命。”

云游戏、VR“玩不起”,5G-A的低时延本来能推动云游戏、VR普及,但流量费太贵,根本没人敢玩。比如《原神》云游戏,每小时消耗3GB流量,按现在的资费算,一小时就得花30多块,比租主机游戏还贵。

工作“效率起飞”,成本“原地爆炸”

远程办公“流量刺客”,5G-A能支持4K视频会议、云端协作,但流量消耗也吓人。一位自媒体博主说:“用5G-A直播一场2小时的带货,流量费花了200多块,相当于白干半天。”

企业用户“进退两难”,中小企业想用5G-A提升效率,但流量费太贵,根本扛不住。某工厂老板吐槽:“部署了5G-A工业互联网,每月流量费多花了5万,但效率只提升了10%,这钱花得真不值。”

技术进步了,用户却更焦虑了

运营商的“算盘”:速度越快,赚得越多

“以速逼费”的套路,专家说,运营商其实是想通过提速来让用户多用流量,这样就能多赚钱。2023年的财报显示,三大运营商的流量业务收入占比还是超过40%,说明他们根本不想降费。

套餐设计“全是坑”,运营商通过“定向流量”“闲时流量”这些复杂的规则,诱导用户超额消费。比如某个“5G-A尊享套餐”,号称有100GB流量,但其中30GB是视频平台定向流量,剩下的70GB在5G-A网络下可能一周就用完了。

监管的“缺位”:政策跟不上技术

“提速降费”政策失效:从2015年开始,国家就要求“提速降费”,但5G-A时代的技术升级让流量单价降得太慢。政策只关注速度,不关心流量成本,用户根本没感觉到实惠。

“按速计费”缺失:现在的资费模式只按流量算,不考虑速度差异。比如5G-A用户和5G用户用同样的流量,但前者体验更好,却没享受到任何优惠,这显然不公平。

怎么破局?让技术红利真正惠及用户

运营商“让利”,别光想着赚钱

“速度阶梯”资费,可以参考宽带计费模式,按速度分级定价。比如基础套餐提供500Mbps速度+50GB流量,想升级到1Gbps就得多花钱,这样用户能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

“无限速不限量”套餐,可以学学国外的做法,比如美国T-Mobile的“Magenta Max”套餐,真正不限速、不限量,用户多了,成本自然就摊薄了。

监管“出手”,保护用户权益

设定流量单价上限:可以参考“取消漫游费”的政策,由工信部制定5G-A流量单价的指导价,强制运营商降价。比如要求5G-A流量单价不能超过5G的70%。

流量消耗预警:要求运营商在用户流量用到80%、100%时分别发短信提醒,还能让用户临时关闭5G-A功能,避免超支。

用户“自救”,用技巧省流量

用好流量监控工具,手机系统或第三方APP都能实时监控流量消耗,避免超额。比如iOS的“屏幕使用时间”功能可以设置流量限额。

多用WiFi少用流量,在家、办公室这些固定场景,直接关掉5G-A,用WiFi更划算。

5G-A的速度确实让人爽到飞起,但如果流量费降不下来,用户终究只能“望速兴叹”。技术进步的列车不能只顾往前冲,还得让用户坐得稳、坐得起。运营商、监管机构和用户一起努力,才能让这场“速度革命”真正变成全民福利,而不是少数人的“提款机”

来源:运营商的秘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