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旅游必去十大景点排名,错过一个都算白来!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5-13 11:42 1

摘要:今世缘景区位于淮安涟水县高沟镇,是国家 4A 级旅游景区 ,也是国内唯一以 “酒文化、缘文化” 为主题的特色工业旅游景区,占地 1810 亩,累计投资 5 亿元人民币。这里不仅是工业旅游示范点,还是高沟酒非遗保护区,将酒的酿造工艺与深厚的文化底蕴完美融合。

今世缘景区:品味酒与缘的文化

今世缘景区位于淮安涟水县高沟镇,是国家 4A 级旅游景区 ,也是国内唯一以 “酒文化、缘文化” 为主题的特色工业旅游景区,占地 1810 亩,累计投资 5 亿元人民币。这里不仅是工业旅游示范点,还是高沟酒非遗保护区,将酒的酿造工艺与深厚的文化底蕴完美融合。

踏入全国工业旅游示范点,今世缘文化广场首先映入眼帘。广场依偎在如意湖畔,六个红色大字 “酿美酒,结善缘” 彰显着企业使命。“酒之缘” 雕塑借鉴古代天文计时器 “日晷” 造型,寓意酿酒历史源远流长;高达 9.5 米的 “国缘鼎” 与周边 8 个小鼎相互呼应,传达 “一言九鼎,诚信聚缘” 之意。99 米长的今世缘文化墙由 9999 块陶板浮雕组成,远看和国缘大鼎构成雄鹰展翅之态,象征 “追求卓越,缘结天下” 的企业精神。智能化酿酒游客参观通道则展现了现代化酿酒的科技魅力,游客可以透过玻璃,清晰看到酿酒生产线上先进的设备和严谨的酿造流程,感受传统酿酒工艺与现代科技的完美融合。

在高沟酒非遗保护区,游客可以开启一场探寻古老酒文化的奇妙之旅。酒缘广场中央,高 16.9 米的战国容酒器主题雕塑是景区地标,其原型是南京博物院镇馆之宝 —— 出土于高沟东南三里墩西汉墓的立鸟镶嵌几何纹铜壶,雕塑下涌出的水柱象征 “天泉”,为高沟酿酒提供圣洁之水,演绎着独特的酒文化传说。走进高沟酒文化馆,丰富的文物展品和详实的史料,生动展现了高沟酒从起源到发展的漫长历史,让游客了解到高沟酒在不同历史时期的酿造工艺、饮酒习俗以及其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地位。不可错过的还有自助酿酒体验区,这里可以满足游客亲手酿酒的愿望。在土生土长的酿酒师傅指导下,游客可以参与混蒸续馇、酒糟配料、老窖发酵、甑桶蒸馏等古法酿制全过程,亲身体验酿酒的乐趣与艰辛,感受传统酿酒工艺的魅力。当第一滴亲手酿造的美酒流出,那种成就感和喜悦之情难以言表,游客还可以将自己酿造的美酒进行个性化包装,作为一份独特的纪念带回家,或是馈赠亲朋好友,传递这份独特的缘分与醇香。

今世缘旅游景区巧妙地将酒文化与缘文化深度融合,不仅展示了传统酿酒工艺的博大精深,还通过各种景观和活动,传递着人与人之间的缘分与美好情感 ,让游客在品味美酒的同时,也能感悟到缘分的珍贵,留下一段难忘的旅行记忆。

河下古镇:进士之乡的千年传奇

河下古镇位于淮安市淮安区西北隅,古邗沟入淮处的古末口,曾名北辰镇,距今已有 2500 多年历史,是淮安历史文化名城的核心保护区之一 ,也是国家 5A 级旅游景区。它宛如一部生动的史书,承载着千年的历史变迁与文化传承。

古镇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春秋时期,吴王夫差开凿邗沟,这里成为重要的交通枢纽,见证了无数的舟楫往来与商贸繁荣。随着时间的推移,河下古镇在明清时期达到鼎盛,当时这里商贾云集,富甲一方,更是孕育出了灿烂的文化,享有 “进士之乡” 的美誉。据记载,明清两代这里共出了 67 名进士、123 位举人、12 名翰林,状元、榜眼、探花 “三鼎甲” 齐全 ,无数文人墨客、达官显贵在此留下足迹,他们的故事和成就,为古镇增添了浓厚的文化底蕴。

走进河下古镇,仿佛穿越时空回到了明清时代。整个街区 80% 以上的民居楼是民国以前的砖木结构,清代以前的建筑占 70% 以上,石板路面占 90% ,街巷格局依旧保持着古朴的风貌。湖嘴大街是古镇的主要街道之一,漫步其上,脚下的青石板路历经岁月打磨,光滑而富有质感,仿佛在低声诉说着往昔的繁华。街边的古旧店铺错落有致,飞檐斗拱、雕花门窗,每一处细节都彰显着古人的精湛技艺和审美情趣。在这里,传统的手工艺品店、特色小吃摊琳琅满目,让人目不暇接。游客可以放慢脚步,细细品味古镇的宁静与悠闲,感受那份远离喧嚣的惬意。

河下古镇还是一座名人辈出的地方,这里诞生了巾帼英雄梁红玉、经学大师阎若璩、弹词作家邱心如等众多历史名人,而最让古镇引以为傲的,当属明代杰出文学家、《西游记》的作者吴承恩。吴承恩故居就位于河下古镇打铜巷 12 号,为国家 4A 级旅游景区,江苏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故居由吴承恩故居本体、吴承恩生平陈列厅、玄奘纪念堂、美猴王世家艺术馆、六小龄童工作室、徐培晨艺术馆、民间博物馆七个部分共同组成,是中国国内唯一综合展示西游记文化和纪念吴承恩的场所 。走进故居,古朴典雅的青砖小院、清幽的庭院、古色古香的书房,让人不禁联想到吴承恩当年在此创作《西游记》时的情景。在这里,游客可以深入了解吴承恩的生平事迹,探寻《西游记》创作背后的灵感源泉,感受文学大师的智慧与魅力。

除了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河下古镇的美食也同样令人难以忘怀。这里是淮扬菜的发源地之一,有着众多独具特色的美食。文楼蟹黄汤包是河下古镇的招牌美食,已有近两百年的历史。汤包以母螯蟹的蟹肉、蟹黄及新鲜猪肉为主料,加以鸡汤及多种调味品制成馅料,再用面皮包制而成。蒸熟后的汤包皮薄如纸,吹弹可破,轻轻咬上一口,鲜美的汤汁瞬间在口中爆开,浓郁的蟹香和肉香交织在一起,让人回味无穷。鼓楼茶馓也是河下古镇的传统名点,它色泽金黄,形如金丝,香酥可口,无论是直接食用,还是搭配豆浆、米粥,都别有一番风味。此外,还有平桥豆腐、淮城蒲菜、宴乐长鱼等美食,每一道都承载着古镇的独特风味,让人品尝到地道的淮安味道。

夜晚的河下古镇别有一番风情。周五、周六、周日的晚上 7 点到 9 点,古镇的夜市热闹非凡,与白天的宁静形成鲜明对比。夜市上,各种摊位鳞次栉比,小吃摊前飘出阵阵诱人的香气,手工艺品摊位上摆满了精美的纪念品。游客可以一边品尝着美食,一边挑选着心仪的纪念品,感受古镇浓浓的烟火气息。此外,河下古镇还会不定期举办各种民俗活动,如打铁花表演。表演者将高温的铁水用力击向天空,铁水瞬间迸溅,化作漫天金花,在夜空中绽放出绚丽多彩的花火,场面十分震撼。这一传承千年的民间艺术,不仅为游客带来了一场视觉盛宴,也让人们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洪泽湖古堰景区:水上长城的生态奇迹

洪泽湖古堰景区,位于江苏省淮安市洪泽区,地处中国第四大淡水湖的洪泽湖畔,北起西顺河镇,南至蒋坝镇,东至洪三公路,西依洪泽湖,占地面积为 13 万亩,是国家 4A 级旅游景区 。这里以其独特的自然景观和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成为淮安旅游的一张亮丽名片,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探寻它的魅力。

景区的核心景观洪泽湖大堤,距今已有 1800 多年历史 ,是世界文化遗产和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被誉为 “水上长城”。它北起淮阴区码头镇,南迄洪泽区蒋坝镇,全长 70.4 千米。大堤始建于东汉,完成于明清,加固于当今,凝聚着历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汗水。迎水面直立式石工墙,由 6 万多块千斤重的条石及糯米石灰浆砌筑而成,规格统一,筑工精细,治水工艺达到当时世界领先水平。漫步在大堤上,抚摸着古老的条石,仿佛能感受到历史的沧桑与岁月的沉淀。

沿着大堤前行,沿途可以看到许多历史遗迹,它们像一部部无言的史书,诉说着过去的故事。乾隆御碑承载着帝王对水利工程的重视与期望,碑上的文字记录着当年治水的决策与功绩;周桥大塘是清道光四年洪泽湖决堤冲击而成,朝廷令林则徐前来现场指挥,道光十年筑成高 8 米、顶宽 33 米、长 737 米的内堤,并用条石砌成护墙,因其形状如月,又称 “月潭” ,如今它是洪泽湖大堤保存最为完整的石工墙,也是研究古代水利工程的重要实物资料;信坝遗址则见证了古代水利设施的运作方式,让人们对古人的治水智慧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除了历史遗迹,洪泽湖大堤上还有一些独特的景观。现存的康熙年间铸铁水牛镇水兽,是景区的一大亮点。古人以金、木、水、火、土五行相克的哲学思想,立 “九牛二虎一只鸡” 于大堤之上,以此镇水。如今虎归森林,鸟飞远去,只有憨厚的铁牛与洪泽湖朝夕相伴,可惜仅存五条。这些铁牛系生铁铸成,除牛角均已残缺以及部分铭文锈蚀外,余则保存较为完好。牛身肩肋处铸有阳文楷书铭文:“惟金克木蛟龙藏,惟土制水龟蛇降,铸犀作镇奠淮扬,永除错垫报吾皇”,从铭文得知,铁牛是用来镇水的。它们或横卧在堤岸边,或屹立在公园中,成为了洪泽湖古堰景区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吸引着游客纷纷拍照留念。

在洪泽湖古堰景区,游客还可以尽情享受丰富多彩的游玩体验。沿着古堰柳荫道骑行,微风拂面,既能欣赏到洪泽湖的美丽风光,又能感受到大自然的清新与宁静;探秘周桥大塘险工遗址,仿佛穿越时空,回到那个洪水肆虐的年代,感受古人与洪水顽强抗争的勇气和决心;乘渔船体验 “扳罾捕鱼”,在湖面上感受渔民的生活,当渔网拉起,活蹦乱跳的鱼儿映入眼帘,那种收获的喜悦难以言表;耳边还不时传来船娘哼唱的《洪泽湖渔歌》,悠扬的歌声回荡在湖面,为这次旅行增添了一份别样的韵味。

此外,景区内还有水釜城、渔人湾、欢乐园等多个景点。水釜城占地面积 755 亩,建筑风格以仿宋园林为主,亭台楼阁相间,斗拱镂空应合,小桥流水互映,绝妙独特的建筑与清澈碧透的河水,绘就了一幅现代版的 “清明上河图”。城中商贾云集,市声盈耳,风味小吃、休闲度假、精品购物应有尽有;文化氛围浓郁,名家手笔云集,中国印博物馆、地震体验馆、掼蛋乐园等特色鲜明。渔人湾依湖而建,波光潋滟、空气清新、景色怡然,是赏大湖美景、品湖鲜美食之胜地。欢乐园游乐项目齐全、设施先进完备、安全措施得力,是一个冒险刺激、极具挑战的主题乐园。

洪泽湖古堰景区将历史文化与自然风光完美融合,无论是追寻历史遗迹,还是享受自然风光,亦或是体验各种游玩项目,这里都能满足你的需求,让你留下一段难忘的旅行记忆。

周恩来故里景区:追寻伟人足迹

周恩来故里景区位于江苏省淮安市,是国家 5A 级旅游景区,也是全国百家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之一 ,这里不仅是历史伟人周恩来出生和童年生活的地方,更是承载着无数人对伟人深切缅怀与敬仰之情的圣地。景区由周恩来纪念馆、周恩来故居、驸马巷、河下古镇等多个区域组成,总占地 3.15 平方千米,宛如一部生动的史书,向人们展示着周恩来总理伟大而光辉的一生。

周恩来故居位于淮安区驸马巷 7 号,总占地面积 1987.4 平方米,共有大小房屋 32 间,是周恩来出生和度过童年时光的地方 。故居由东西相连的两个宅院组成,东宅院临驸马巷,西宅院临局巷,整个建筑为青砖、灰瓦、木结构的平房,具有明清时期苏北城镇民居建筑的典型风格 。走进故居正门,首先看到的是周恩来童年读书的地方,屋内摆放着古朴的桌椅,仿佛能看到周恩来小时候在这里勤奋苦读的身影。水井附近的两棵百年榆树,见证了岁月的变迁,也见证了周恩来的成长。东宅院还保留着周恩来的出生地、周家主堂屋、乳母住房、嗣父母住房等,每一处都承载着珍贵的回忆。西宅院现为展室,在这里可以通过一系列展览,深入了解周恩来的家世和故乡,感受他与家乡的深厚渊源。故居内的陈设简单朴素,却处处彰显着周恩来总理的高尚品格和优良家风,让人不禁对伟人的成长环境肃然起敬。

周恩来纪念馆坐落在风景如画的桃花垠畔,馆区由两组纪念性建筑群、一个纪念岛、三个人工湖和环湖四周的绿地所组成,占地总面积 40 万平方米,其中 70% 为水面 ,是国内规模最大的展示周恩来光辉一生的综合性纪念场馆。馆区南北 800 米长的中轴线上,依次建有瞻台、主馆、周恩来生平业绩陈列馆、周恩来铜像广场和仿北京中南海西花厅、西花苑碑园等纪念性建筑,整体建筑造型庄严肃穆,形式朴实典雅。主馆高 26 米,呈四方形,内八角,四方八面体寓意着周恩来的精神普照着中华民族。四根花岗岩石柱寓含着周恩来生前曾先后四次提出要在我国实现 “四个现代化” 的宏伟设想,支撑着四坡屋顶的造型既像古老江淮平原上提水灌田的牛车棚,寓意着周恩来的一生是为人民服务的一生,又像苏北里下河地区的待渡亭,象征着周恩来从淮安待渡亭走出,最终又回到了他的故乡 。走进主馆,底层为影视厅,通过丰富而详实的图片、实物和电视显示屏,展示了周恩来总理光辉灿烂的一生;二层为瞻仰大厅,大厅内设周总理全身汉白玉座像一尊,连基座高 4.7 米,纪念厅的蓝色天棚可让阳光直接射到汉白玉坐像上,像的四周由鲜花、长春盆景簇拥,寓意着周恩来是一位顶天立地的伟人;三层为观景台,在这里可以远眺古城和馆区风景。周恩来生平业绩陈列馆则通过大量珍贵的历史文物和资料,全方位、多角度地展示了周恩来总理在各个历史时期的丰功伟绩,让人们对他为国家和人民所做出的巨大贡献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周恩来铜像广场上的周恩来铜像高度为 7.8 米,其中底座 3.6 米,像身高 4.2 米,铜像栩栩如生地展现了周恩来总理的伟人风采,前来参观的人们纷纷在此驻足瞻仰,表达对总理的敬仰和怀念之情。仿北京中南海西花厅则按照原貌复制,让人们仿佛能看到周恩来总理当年在这里工作和生活的场景,感受他的勤勉与奉献。

驸马巷原名望仙巷,因曾经住过大明开国皇帝朱元璋的女婿而改名 ,这里不仅是周恩来故居的所在地,更是一条充满历史韵味的老街。漫步在驸马巷,青石板路蜿蜒曲折,街边的古建筑错落有致,仿佛穿越时空回到了过去。这里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都承载着岁月的记忆,让人在感受伟人成长足迹的同时,也能领略到淮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在周恩来故里景区,游客不仅可以参观周恩来纪念馆和故居,追寻伟人的足迹,缅怀他的丰功伟绩,还能漫步在驸马巷和河下古镇,感受淮安的历史文化和风土人情 。景区内丰富的旅游资源,无论是对于历史文化爱好者,还是对于想要接受爱国主义教育的人们来说,都具有极大的吸引力,是淮安旅游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站。

中国漕运博物馆:探索漕运密码

中国漕运博物馆,位于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漕运广场内漕运总督署遗址附近 ,是国家 4A 级旅游景区 ,也是全国唯一展示中国漕运历史和文化的专题博物馆,它宛如一部生动的史书,将漕运的千年兴衰娓娓道来。

博物馆依托 2002 年中国的重大考古发现 —— 淮安漕运总督署遗址而建,建筑采用明清时期江淮流域建筑的主流风格,典雅凝重、古朴大方,总建筑面积约 8680 平方米 。整体呈 “品” 字型布局,设有文物厅、愿景厅、淮安厅、运河厅、历史厅、序厅六个展厅,各个展厅分门别类,从不同角度讲述漕运的兴衰史,全方位向世人完整地展现漕运古迹和历史。

踏入博物馆,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序厅中 180 度巨幅投影卷轴与艺术沙盘模型的创意式组合,它们共同呈现出一场多感官的视觉盛宴,以具象而有震撼力的方式,生动地还原了漕运文化灿烂辉煌的历史原貌。从春秋时代吴王夫差为北伐齐国、与晋国争霸中原而开凿邗沟,到隋炀帝为加强对南方控制开凿通济渠,再到明清时期运河成为漕运主干道,两岸繁华富庶的景象,都在这巨幅投影中一一展现,让人仿佛 “一朝步入画卷,一日梦回千年”,亲身感受着漕运历史的波澜壮阔。

走进历史厅,一组清江造船厂彩绘雕塑格外引人注目。雕塑生动地展现了工人们制作漕船的场景,他们分工明确,有条不紊地进行着铁钉连接、锔加固、拼接榫构、麻絮桐油砺灰捻缝、船底涂漆等工序,俨然是一部真人演示版的漕船施工工艺图,让游客能够直观地了解古代漕船的制作过程,感受到古人的智慧和精湛技艺。而在文化厅里,一艘根据明清相关文献记载按比例缩小复原制作的漕舫静静地停泊着。船头是一个巨大的 “狮子” 头,波浪形的毛发仿佛涌动的运河水;船尾则是寓意平安的良渚文化的图腾神徽。这艘名为 “太平舟”,也叫 “飞虎舟” 的漕舫,是明末清初督运漕粮的一种官船,它的存在,为游客揭开了古代漕运船只的神秘面纱。

馆内还运用了大量现代化的高科技演示,与文物史料巧妙结合,全面展示了历代漕运的恢宏历史和灿烂文化。在运河厅,脚下一条幻影运河向游客展示着运河两旁相关的城市、官署、码头、粮仓、闸坝等信息,这些景观会随着游客脚步的走动对应出现,以三维数码影像的方式呈现于运河之上,让人仿佛置身于当年繁忙的运河航道之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当属淮安厅展示的 “接密函” 影像,当游客走近厅前,静态的玻璃影像门画面随即发生变化,一名从徐州南下的信使快马加鞭将加急密函上报漕运总督,伴随着画外音 “圣旨到,速开城门”,城门立即变得透明并随之打开,整个过程中,人物神态、交接动作栩栩如生,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

此外,博物馆内还集中陈列了众多与漕运相关的珍贵文物,如古代漕运工具及附属遗留物品、漕运总督府内工作与生活用品、历代漕运官员的信函书札和墨迹、历代有关漕粮流通的记录证券和量具代用品等 。这些文物静静地陈列在展柜中,每一件都承载着厚重的历史,它们是漕运文化的实物见证,默默地诉说着当年漕运的繁荣与辉煌。其中,元代景德镇窑青花缠枝牡丹纹双兽耳盖罐是博物馆的 “镇馆之宝” 之一。此罐通高 43.5 厘米,罐高 38.3 厘米,口径 16 厘米,腹围 106 厘米,底径 18.8 厘米,器形体大厚重,肩部对称贴塑一对狮面衔环耳,青花用料为苏尼勃青,发色浓艳,纹饰为元青花典型的多层装饰风格,达 12 层,主体纹饰为缠枝牡丹纹,辅以菊、莲、卷草纹,画面构图严谨,布局繁而不乱,画工流畅,具有极高的文物价值和艺术价值 。

除了常规展览,中国漕运博物馆还会不定期举办各种主题展览和教育活动,如邀请专家学者举办漕运文化讲座,开展与漕运相关的手工制作活动等,让游客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漕运文化,增强对历史文化的认知和传承意识。

里运河文化长廊:品味运河风情

里运河文化长廊,国家 4A 级旅游景区,宛如一条璀璨的丝带,蜿蜒于淮安市区 ,北起清江大闸口,南至淮安区堂子巷,东临翔宇大道,西靠京杭大运河,总长 15.6 公里,总占地面积 12.44 万平方米 ,年游客量达 400 万人次。它不仅是淮安的母亲河、文化河,更串联起了淮安大运河沿岸众多珍贵的历史人文景观,是淮安旅游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

这条文化长廊承载着厚重的历史底蕴,包含世界文化遗产 —— 中国大运河的两处遗产点(清口枢纽、清江大闸)和一处遗产河道(淮扬运河淮安段) ,见证了昔日淮安漕运文化的兴盛。景区分为 “起(清江浦)、承(漕运城)、转(山阳湖)、和(河下镇)” 四大片区,下辖清江浦记忆馆、淮安戏曲博物馆、淮安名人馆、清江浦楼、陈(瑄)潘(季驯)二公祠(兼大运河名人馆)、吴(棠)公祠、斗姥宫、名人故居等,集聚了运河、漕运、戏曲、名人、楹联、宗教等多元文化,包含了清江浦景区、1415 街区、中国漕运城、萧湖景区、河下古镇等多个重点文旅区。漫步其中,仿佛穿越时空,与历史进行一场亲密对话。

夜晚的里运河文化长廊,宛如一幅绚丽多彩的画卷,焕发出别样的魅力。华灯初上,清江浦楼、清江大闸、国师塔等景点在灯光的映照下流光溢彩,美轮美奂,古色古香的运河游船缓缓行驶在波光粼粼的河面上,泛起层层金色的涟漪。游客们登上游船,微风拂面,伴随着轻柔的讲解声,沿途欣赏着名人故居、历史遗迹,璀璨的历史画卷在眼前徐徐展开。“红灯十里帆樯满,风送前舟奏乐声”,此时此刻,仿佛能感受到当年 “南船北马,九省通衢” 的繁华盛景 。在里运河畔,还有热闹非凡的夜市,各种特色小吃、手工艺品琳琅满目,让人垂涎欲滴、爱不释手。非遗表演、路边乐队等精彩活动轮番上演,为游客带来一场场视听盛宴,书写着小城旅游经济的新篇章。

如果运气好,还能欣赏到精彩的淮剧表演。淮剧,又名江淮戏,是江苏省的三大主要地方剧种之一,2011 年被列入国家级非遗名录 。它起源于民间说唱 “门叹词” 与苏北 “香火戏”,并吸收了里下河 “徽班” 的艺术精华,至今已有二百多年历史。淮剧以唱功见长,风格朴实淳厚,贴近生活,通俗易懂,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在里运河文化长廊的老茶馆里,时常会传出悠扬婉转的淮剧唱腔,《牙痕记》《河塘搬兵》等经典曲目,让游客们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能领略到淮安传统戏曲文化的独特韵味。

吴承恩故居:走进西游宇宙

吴承恩故居位于河下古镇打铜巷 12 号,是国家 4A 级旅游景区 ,江苏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也是中国国内唯一综合展示西游记文化和纪念吴承恩的场所 。故居由吴承恩故居本体、吴承恩生平陈列厅、玄奘纪念堂、美猴王世家艺术馆、六小龄童工作室、徐培晨艺术馆、民间博物馆七个部分共同组成 ,占地面积 15000 平方米,建筑面积 3800 平方米,共有 63 间房屋 ,是一座典型的明代风格的园林建筑群。

踏入故居,一座铜色的吴承恩头像首先映入眼帘,这尊头像采用现代科学手法,根据吴承恩的头骨复原而成,真实地再现了他的容貌 。走进故居本体,书房 “射阳簃” 内,古朴的书桌、书架和座椅摆放整齐,书桌上纸墨笔砚俱全,仿佛能看到吴承恩当年在此伏案创作《西游记》的情景 。故居内的陈设简单而朴素,却充满了浓厚的书香气息,让人感受到了这位文学巨匠的生活氛围 。

吴承恩生平陈列厅通过丰富的图片、实物和文字资料,详细介绍了吴承恩的生平事迹、文学成就以及《西游记》的创作背景 。在这里,游客可以了解到吴承恩自幼好学,才华横溢,但仕途坎坷,多次参加科举考试均未中举 。直到中年以后,他才开始专心创作《西游记》,这部作品倾注了他的毕生心血,也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 。

美猴王世家艺术馆是故居的一大亮点,由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人民政府和著名表演艺术家六小龄童先生共同兴建 。馆内分为世家厅、艺术厅、演映厅、猴戏厅等多个展厅,展示了 “猴王世家” 几代人近百年来对中国猴文化的倡导,以及为猴戏艺术所作出的特殊贡献和辉煌的艺术历程 。馆内收藏了与猴戏相关的珍贵文物、戏剧用品共计 400 多件,其中包括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等一代伟人的手迹及合影照片等,这些展品见证了猴王世家与猴戏艺术的不解之缘 。

在吴承恩故居,游客还可以参与各种有趣的互动体验活动。穿上古装,手持金箍棒,来一场精彩的 “大圣模仿秀”,感受孙悟空的英勇与豪迈;参加书法练习,模仿吴承恩的笔迹,书写《西游记》中的经典语句,体验传统文化的魅力;体验传统的篆刻艺术,亲手制作一枚属于自己的印章,留下独特的纪念 。此外,故居还会不定期举办西游文化讲座、主题展览等活动,让游客更加深入地了解《西游记》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 。

故居出口处还可以盖 “西游通关文牒” 纪念章,为这次西游文化之旅画上圆满的句号。对于 “西游迷” 来说,吴承恩故居无疑是一个既具有纪念意义,又好看好玩的地方,在这里,他们可以深入了解这部经典名著背后的创作故事,感受文学的魅力,沉浸式感受文学巨匠的创作历程 。

铁山寺国家森林公园:邂逅星空与森林

铁山寺国家森林公园,位于江苏盱眙西南部的丘陵地区,占地面积 70.58 平方公里 ,是国家 4A 级旅游景区 ,这里森林覆盖率高达 93.3%,负氧离子含量超高,被誉为 “天然氧吧” ,犹如一片绿色的世外桃源,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探寻它的魅力。

公园内拥有 61.58 平方公里的次生林海和群山环抱着的 9 平方公里的纯净天泉湖 ,独特的地形和气候条件,使其成为了一个天然的动植物基因库。这里繁衍生息着 40 多种野生动物、170 多种鸟类、280 多种树木、近千种植物和 800 多种中草药 ,其中绝大多数为南北地域边缘物种,在这里,你可以看到南方的北缘物种,也能发现北方的南缘物种,感受大自然的神奇与多样。

公园还是亚洲最美星空观测地之一,紫金山天文台盱眙观测站就坐落于此 。这里山清水秀,生态环境良好,周围没有居民点和工业设施,具有较理想的夜天光条件 ,能观测到更多、更暗的天体。每到夜晚,当城市的灯光逐渐熄灭,铁山寺的星空便成为了主角。浩瀚的银河如一条璀璨的丝带,横跨整个天空,繁星闪烁,仿佛在诉说着宇宙的奥秘。对于天文爱好者来说,这里无疑是一个绝佳的观测圣地,他们可以在这里架起天文望远镜,观测星云、星系和各种天体现象,感受宇宙的浩瀚与神秘。

除了迷人的星空,铁山寺国家森林公园还有着丰富多样的自然景观和有趣的游玩项目,为游客提供了一场精彩纷呈的自然之旅。走进公园,沿着蜿蜒的山间小径徒步探秘,仿佛置身于一个原始的森林世界。四周绿树成荫,阳光透过茂密的枝叶洒下,形成一片片光斑。耳边是鸟儿的歌声和潺潺的溪流声,让人心旷神怡。沿途还可以看到各种珍稀的植物和野生动物,运气好的话,还能邂逅灵动的小鹿在林间穿梭,或是听到松鼠在树枝间跳跃的声音,充满了惊喜与乐趣。

侏罗纪火山岩峡谷也是公园内的一大特色景观,这里保存着 12 亿年前的水母化石,仿佛是大自然留下的古老印记。行走在峡谷中,脚下是奇特的火山岩,两侧是陡峭的石壁,仿佛穿越时空,回到了遥远的侏罗纪时代。仔细观察这些化石,想象着它们曾经在海洋中自由自在游动的模样,不禁让人感叹生命的神奇与顽强。

公园内还有一个占地 800 亩的孔雀园,是中国最大的孔雀散养基地 ,共有孔雀 100 多只。走进孔雀园,仿佛进入了一个五彩斑斓的世界。孔雀们或悠闲地散步,或优雅地觅食,当它们展开绚丽的尾羽时,更是让人眼前一亮。在这里,游客可以近距离观赏孔雀的美丽身姿,与这些可爱的生灵亲密互动,感受大自然的生机与活力。

如果想要更深入地了解天文知识,铁山寺天文科技馆绝对不容错过。馆内通过丰富的展品、多媒体展示和互动体验,生动地展示了宇宙的奥秘和天文学的发展历程 。在这里,游客可以观看天文科普影片,了解星系的形成、恒星的演化等知识;还可以通过模拟望远镜观测,亲身体验天文观测的乐趣,激发对宇宙的探索欲望。

对于喜欢露营的游客来说,铁山寺国家森林公园也是一个理想的露营地。在天泉湖畔,搭起一顶帐篷,与亲朋好友一起享受露营的乐趣。夜晚,躺在帐篷里,透过帐篷的天窗,仰望璀璨的星空,感受着微风的轻抚,仿佛与大自然融为一体。清晨,在鸟儿的歌声中醒来,呼吸着清新的空气,欣赏着天泉湖的美丽日出,开启美好的一天。

金湖水上森林公园:沉浸万亩水杉的雾森幻境

金湖水上森林公园,位于淮安市金湖县银涂镇境内 ,宛如一块璀璨的翡翠,镶嵌在高邮湖与宝应湖之间,占地面积约 1.2 万亩,是国家 4A 级旅游景区 ,也是江苏省规模最大的人工湿地生态林和华东地区最大的人工生态林之一 ,享有 “池杉王国、鸟类天堂、天然氧吧” 的美誉 。这里四季如画,景色迷人,尤其是秋季,更是美得令人陶醉。

公园内拥有 5000 多亩池杉林和 3000 多亩芦苇荡 ,水杉高大挺拔,如同一排排列队的士兵,直插云霄。一入秋,水上森林 5000 多亩的杉树就蓄势待发,一大片杉林的色彩也变得丰富起来,秋天的 “七彩杉林” 如童话般的梦幻。阳光透过枝叶的缝隙洒下,形成一片片金色的光斑,仿佛给大地铺上了一层金色的地毯。此时,乘坐小火车穿行在金色杉林之中,仿佛置身于童话世界。全长 1.314 公里的森林小火车轨道,充满了浪漫的气息,小火车缓缓行驶,秋日的阳光懒懒地洒进来,被层层叠叠的杉叶过滤,温柔地洒在身上,沿途的美景如诗如画,让人目不暇接。

除了小火车,竹筏漂流也是公园的一大特色。乘坐竹筏,安静地在茂密参天的水杉林中飘荡,感受着微风的轻抚,聆听着鸟儿的歌声和潺潺的流水声,仿佛与大自然融为一体。当竹筏划过水面,泛起层层涟漪,两岸的水杉倒映在水中,随着水波摇曳,如梦如幻。运气好的话,还能遇见网红 “一线天”,热心的撑船大叔会告诉你最好的拍照角度,让你留下最美的瞬间。全程 30 分钟的竹筏漂流,不仅能让你欣赏到美丽的自然风光,还能让你放松身心,享受这份宁静与惬意。

在金湖水上森林公园,不仅可以欣赏自然风光,还能感受人文气息。公园内的知青部落,还原了 20 世纪 70 年代的生活场景,老式广播播放着《东方红》,让人仿佛穿越时空,回到了那个激情燃烧的岁月。走进知青屋,看着屋内摆放的旧家具、老照片和各种生活用品,仿佛能看到当年知青们在这里生活、劳动的场景,感受到他们的青春与热血。在这里,你可以了解知青文化,聆听他们的故事,感受那个特殊时代的独特魅力。

森林树屋则是公园里的一处浪漫之地。住在森林树屋里,推窗见绿,呼吸着清新的空气,聆听着夜莺的啼鸣,仿佛置身于仙境之中。夜晚,躺在柔软的床上,透过天窗,仰望璀璨的星空,浩瀚的银河如一条璀璨的丝带,横跨整个天空,繁星闪烁,仿佛在诉说着宇宙的奥秘,让你忘却一切烦恼,沉浸在这美好的夜晚。

金湖水上森林公园以其独特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游玩体验,成为了人们逃离城市喧嚣,亲近大自然的理想之地。无论是漫步在林间小道,还是乘坐小火车、竹筏,亦或是住在森林树屋,都能让你感受到大自然的魅力,留下一段难忘的美好回忆。

淮安府署:探秘古代司法文化

淮安府署位于淮安市淮安区东门大街,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是运河沿线仅存的明清府衙,与南阳府署并称为中国两大现存古代府衙 。它始建于明朝洪武三年(1370 年) ,其建筑历史可追溯至南宋时期,历经元、明、清等朝代的修缮与扩建,逐渐形成了如今规模宏大的建筑群,至今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

淮安府署规模宏大,总长度约 1 千米,占地近 2 万平方米,衙内有房屋 50 余幢、600 余间,分为东、中、西三路 。整个建筑群布局严谨,坐北朝南,临街而立。走进府署,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七丈长的照壁,照壁气势恢宏,彰显着府署的威严。照壁之后,便是大门,大门两侧各有一座牌坊,分别刻有 “表海明邦”“长淮重镇”,这八个大字不仅是对淮安重要地理位置的高度概括,更是对其历史地位的生动诠释。穿过大门和仪门,便来到了府署的核心区域 —— 大堂 。大堂又称 “公廉堂”,东西长 26 米,南北宽 18.5 米,脊高 10 米,面积近 500 平方米,是我国所有古代衙署大堂中最大的一座,高大雄伟,气势非凡。大堂正中,知府背靠的屏风上面是 “海水朝日图”,寓意为官者要像大海和太阳一样,公正无私,光明磊落。大堂内还悬挂着多幅楹联,其中 “吃百姓之饭,穿百姓之衣,莫道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得一官不荣,失一官不辱,莫说一官无用,地方全靠一官” 这副楹联,深刻地体现了为官者应有的民本思想和责任意识。

在府署内,还设有明代刑具展厅,展示了各种各样的古代刑具,如夹棍、拶指、老虎凳等,这些刑具虽然让人触目惊心,但也从侧面反映了古代司法制度的残酷与真实 。看着这些刑具,仿佛能感受到古代犯人所遭受的痛苦和折磨,也让人更加珍惜现在的法治社会 。此外,游客还可以参与《知府断案》沉浸戏剧,换上古装,扮演不同的角色,亲身体验古代府衙的审案过程,感受古代司法文化的独特魅力 。在戏剧中,游客需要根据案件的线索和证据,进行推理和判断,最终找出真相,做出公正的判决 。这种沉浸式的体验,不仅增加了游玩的趣味性,还能让游客更加深入地了解古代司法制度和文化 。

除了大堂和明代刑具展厅,淮安府署还有许多值得一看的景点。二堂是知府日常办公、初审案件、商议判决意见的地方,也审理一些不宜公开的案件 。这里的建筑风格较为简洁,没有大堂那么威严,但却透露出一种庄重和严肃的氛围 。军捕厅署则是负责缉捕罪犯、维护治安的机构,设有仪门、待质所、熬审房等建筑 。在这里,游客可以了解到古代官署的运作方式和司法程序,感受历史的厚重 。后花园原名 “偷乐园”,是知府及宾客们赏花赏月、游玩之处 。园内曲径通幽,绿树成荫,花草繁盛,还有亭台楼阁、小桥流水,充满了江南园林的韵味 。在这里,游客可以放松身心,享受片刻的宁静与悠闲,感受古代官员的闲适生活 。

淮安旅游小贴士

淮安四季分明,春秋两季(3 - 5 月、9 - 11 月)气候宜人,是前往淮安旅游的最佳季节。春季可以欣赏到樱花、油菜花等花卉盛开的美景,还能品尝到新鲜的小龙虾;秋季则能观赏到金湖水上森林公园的金色杉林、铁山寺国家森林公园的五彩秋叶 ,感受大自然的斑斓色彩。

淮安作为淮扬菜的发源地之一,美食文化源远流长,来到淮安,一定要品尝当地的特色美食。软兜长鱼是淮扬菜的代表作之一,鳝鱼鲜嫩,汤汁浓郁,口感极佳;平桥豆腐以豆腐为主料,配以虾仁、火腿等,口感滑嫩,味道鲜美;文楼汤包更是一绝,皮薄馅多,汤汁丰富,吃的时候需小心烫口,以免被鲜美的汤汁烫伤;淮安茶馓则是一种传统小吃,酥脆香甜,适合作为伴手礼,带给亲朋好友 。此外,还有盱眙十三香小龙虾、钦工肉圆、朱桥甲鱼等美食,每一道都能让你的味蕾沉浸在淮安独特的风味中,大饱口福。

在旅行注意事项方面,淮安公共交通较为便利,但前往一些偏远景区,如铁山寺国家森林公园、金湖水上森林公园,建议选择自驾或包车前往 。出行前关注天气预报,携带合适的衣物和雨具。参观周恩来故里景区等红色景点时,注意保持安静,尊重伟人及历史。在品尝美食时,要注意饮食卫生,避免食用不洁食物导致肠胃不适。

淮安,这座充满魅力的城市,既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又有令人陶醉的自然风光,还有让人垂涎欲滴的美食。无论是历史文化爱好者、自然风光追寻者,还是美食探险家,都能在这里找到属于自己的乐趣 。快来淮安开启一场难忘的旅行吧,相信你一定会被这座城市的独特魅力所折服!


来源:科学梦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