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3硬件要求很高,纯视觉没戏?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5-07 01:51 1

摘要:2024年9月工信部发布《GB/T 44721-2024智能网联汽车 自动驾驶系统通用技术要求》,明确L3智驾所需能力,结合当下各方言论,我国L3法规 和 标准将会在年内正式发布,最快可能是6月份,国内智驾第一梯队会在今年落地真正的L3智驾。

2024年9月工信部发布《GB/T 44721-2024 智能网联汽车 自动驾驶系统通用技术要求》,明确L3智驾所需能力,结合当下各方言论,我国L3法规 和 标准将会在年内正式发布,最快可能是6月份,国内智驾第一梯队会在今年落地真正的L3智驾。

那什么是L3级智驾?

简单来说,就是有条件的自动驾驶,在特定环境 和 条件下可以由智驾系统驾驶车辆,司机可将注意力从道路上转移,但在系统发出接管请求后需要及时接管,针对无法接管的情况,车辆需要具备执行最小风险策略——MRM的能力,让车辆尽可能的远离危险。

L3核心是有条件的,必须在特定条件下才能开启。我从豆包大模型查询到奔驰 DRIVE PILOT具备L3 自动驾驶能力,但其条件比较多,局限性比较大:

1 交通高峰 或 拥堵期的高速路段开启

2 德国车速低于60公里,美国车速低于64公里

3 道路拥有良好识别

4 天气良好,白天

5 有前车参考,只能在最右侧车道

奔驰L3只能在高速开启,速度低于60公里,只能跟随前车运行,前方无车参考则不能开启,也就是说只能在高速拥堵情况下可用,使用场景太少。

国内目前能够明确支持L3的只有华为ADS4.0 Ultra版本,条件为高速场景,具体到车型是:尊界、M9、S9,我们可以通过这些车型来推测L3需要具备哪些感知硬件。最关键的信息来自新款问界M9,为了实现高速L3,相比老款有如下变更:

1 激光雷达:

由 1 颗增加到 4 颗,新增的 3 颗为高精度固态激光雷达,其中两个布置在前翼子板两侧,一个安装在车尾门顶部。这样的布局可实现 360 度无死角覆盖,能精准探测车辆两侧盲区的障碍物,显著提升感知能力,构建更精细的 3D 环境模型。

2 毫米波雷达

由3 颗普通毫米波雷达 升级为 5颗4D 毫米波雷达,3个组成前向分布式 4D 毫米波雷达矩阵,另外 2个作为后向角雷达使用,增强了自动泊车时对低位障碍物的感知。

相比老款M9,新款车型升级重点是全向激光雷达 + 4D毫米波雷达,再来看看问界M8,相比M9少了2颗侧向的高精度固态激光雷达,4D毫米波雷达配置保一致。因此我们可以得到一个可能得推论:华为高速L3在摄像头之外,依赖前向激光雷达 + 4D全向毫米波雷达。

而首款高速L3的车型最有可能是5月底正式发布的尊界S800,S800首发ADS4.0,后续M9,S9也将会跟进。

根据之前的标准,国内L3的一个核心指标是任何天气情况下都具备感知能力,也就是说雨、雪、雾都必须能够可靠的感知和处理,这也是华为引入4D毫米波雷达的原因:在这些天气下视觉不可靠,探测距离会大幅度缩水,即使是激光雷达,也存在激光被小水滴吸收和散射,光信号衰减问题,而毫米波对雾、烟、灰尘等具有较强的穿透能力,能在各种雾天条件下稳定工作。激光雷达则在暗光、逆光条件下具备更好的性能,是视觉系统最好的兜底。

根据上面分析,阿莫大胆推测:要想实现高速L3全场景,感知硬件必须包含4D毫米波雷达 + 激光雷达的车型,基于纯视觉方案在使用场景上有更多限制,比如夜间,雨雪天无法开启。

具体到车企,特斯拉因为数据中心的滞后,其L3在落地时间 和 使用场景上肯定会落后于国内车企,从公开消息分析,国内智驾供应商Momenta 和 轻舟智航L3也都会基于激光雷达方案。

最后,总结一下:对智驾感兴趣的小伙伴,如果想真正体验完全体的高速L3,最好选购激光雷达 + 4D毫米波的车型。纯视觉车型在使用场景上天然受限,夜间可能会从L3降级为辅助驾驶。

来源:猫叔来说车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