跻身第三大牛奶生产国,我国如何突破饲草“卡脖子”?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5-13 14:58 1

摘要:2025年以来,全国活牛价格持续回升,肉牛养殖亏损逐步减轻,部分地区在育肥环节已经扭亏为盈,奶牛养殖也在走出困境。为降低养殖成本,更好抵御市场风险,我国正在加快建设现代饲草产业体系。

2025年以来,全国活牛价格持续回升,肉牛养殖亏损逐步减轻,部分地区在育肥环节已经扭亏为盈,奶牛养殖也在走出困境。为降低养殖成本,更好抵御市场风险,我国正在加快建设现代饲草产业体系。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牛奶产量达到4197万吨;2024年我国牛奶总产量为4079万吨,与上年相比减少了2.8%。

一个不容忽视的现实是,我国面临优质饲草料短缺的问题。

根据中国牛羊肉和奶源自给率发展目标,当前我国牛羊饲草料中优质饲草占比约为25%,比理想结构低15个百分点,供需缺口近5000万吨。

以“牧草之王”苜蓿为例,我国优质苜蓿(奶牛的主食)自给率只有64%。根据央视新闻报道,宁夏有88.5万头奶牛、288家养殖户,而饲草养殖基地的只有10%,每个种植户的种植规模也相对较小。

此外,目前饲草料的成本占奶牛养殖成本的60%至70%,解决饲料问题对乳业生产降本增效至关重要。

根据国际贸易数据网站“经济复杂性观察站”的数据,中国是2022年最大的牧草作物进口国,进口额约为9.93亿美元。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的报告也显示,2023年我国饲草种子进口量为2.07万吨。

业内人士表示,我国本土种植的优质饲草产量较低,部分品种在营养成分含量方面也有不足,比较依赖进口优质饲草和草种,例如美国的苜蓿草、澳大利亚的燕麦草和羊草。

为了解决优质饲草料短板,国家相关部门联合发布通知,提出要合理利用耕地、农闲田、撂荒地等土地资源,高质量发展优质饲草,更好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供给。

我国近年来一直积极推动粮改饲政策。2023年完成粮改饲面积2325万亩,收储优质饲草约6850万吨,带动减少牛羊精饲料消耗近1300万吨。

同时,多地正探索粮草轮作、豆禾牧草混播或套种等模式,让饲草生产模式更加多元化。

此外,我国在部分地区开展振兴奶业苜蓿发展行动

包括在宁夏、甘肃等沙漠地区大力推广苜蓿草的种植,以填补国内苜蓿草供应的缺口。目前,山东、宁夏等地已陆续出台发展饲草业的文件。

相关措施产生一定成效,国内饲草产业也得到了发展。

2023年,全国的人工饲草种植面积1.16亿亩,饲草总产量1.01亿吨,累计培育审定饲草新品种685个,饲草种子年产量7.5万吨。

乳业企业也在饲草料方面进行创新研发。蒙牛旗下现代草业有限公司从种业、种植技术、机械作业等环节入手,攻关优质牧草技术,提高牧草产量和质量。伊利集团则通过打造卫星遥感农业大数据平台等科技平台,构建了多种降本增效的模式,所服务牧场平均亩产实现4.54吨,最高亩产量达到了5.37吨,实现了增产25%的突破。

市场研究公司Grand View Research报告显示,全球饲草草种的市场规模预计到2030年将增长至61.9亿美元。该报告提到,中国饲草草种市场有望显著增长,这主要得益于畜牧业对优质牧草的需求不断增长。而随着杂交种子的采用和技术的进步,中国市场可能会不断发展,从而满足国内需求、摆脱进口依赖。

业内人士表示,进一步填补中国的优质饲草料缺口需要从草种研发、土地利用、生态保护、种植模式以及基础设施条件等多个角度入手。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李国祥表示,想要填补饲草料短缺的前提是提升对优质饲草料的重视。

在重视的基础上,首先需要主动研发符合中国特点的草种

其次是要处理好草原资源保护与利用之间的关系,在保护与利用之间找到一个平衡。

第三是要适度进口。他表示虽然中国目前已经开始探索类似玉米这样的青贮饲料,让饲草种植多元化,但没有必要完全不进口。重点是要提升优质饲草的产能。

来源:农林卫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