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中华文明的历史长河中,孝道文化如璀璨星辰闪耀着独特的光芒。为弘扬中华民族这一优良传统,5月10日,天水民俗博物馆举办了“送给妈妈的礼物——传统首饰制作课”主题研学活动,吸引30多名青少年参与。活动以实践体验传承文化基因,让“孝”的种子在青少年心中生根发芽。
在中华文明的历史长河中,孝道文化如璀璨星辰闪耀着独特的光芒。为弘扬中华民族这一优良传统,5月10日,天水民俗博物馆举办了“送给妈妈的礼物——传统首饰制作课”主题研学活动,吸引30多名青少年参与。活动以实践体验传承文化基因,让“孝”的种子在青少年心中生根发芽。
活动伊始,社教老师以“孟母三迁”的典故和“二十四孝”图为引,结合古代礼仪规范,深入浅出地解读孝道文化的内涵与现实意义,引导青少年从历史故事中感悟“孝”的本质。在随后的分组讨论环节,孩子们围绕“生活中的孝道实践”热烈交流,分享了帮父母做家务、耐心倾听长辈心声等点滴感悟,现场气氛温馨而活跃。
随后,在社教老师的带领下,青少年们参观了凌霄院银饰展区。在老师的细心讲解中,大家近距离观察了清代、民国时期银饰的錾刻工艺、精美纹样与独特造型,领略每一件精美纹饰承载的独特匠心与丰富寓意。孩子们一边惊叹,一边用笔记录下其工艺特点,在历史与现实的对话中感受传统文化的温度。
在胸针制作环节,社教老师从设计构思、材料选取到工具使用、制作技巧进行了细致讲解。青少年们认真聆听,反复比划实践。老师的精心指导下,一枚枚刻满心意的复古胸针陆续成型,孩子们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纷纷表示要亲手为妈妈戴上这份充满文化底蕴的礼物。
活动尾声,青少年分享体验心得。有孩子将做首饰的步骤与妈妈照顾自己的过程相比,感悟到耐心的重要性;有孩子由银饰上的“福”字,体会到长辈的关爱及孝的传承。此次活动以“传统工艺+情感教育”为载体,通过“文化讲解——文物观摩——手工创作”的模式,让青少年掌握了银饰制作技艺,将“孝”的理念转化为实际行动,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者与践行者。
来源:天水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