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苏州石湖之畔,越城遗址东北部,一座造型独特的文化新地标——苏州考古博物馆巍然屹立。这是江苏省首座考古学科专题博物馆,将于5月17日开馆,致力打造一个贯穿考古全生命周期的展示、研究和探索平台。
苏州石湖之畔,越城遗址东北部,一座造型独特的文化新地标——苏州考古博物馆巍然屹立。这是江苏省首座考古学科专题博物馆,将于5月17日开馆,致力打造一个贯穿考古全生命周期的展示、研究和探索平台。
通过航拍视频俯瞰苏州考古博物馆,这个建筑主要由粗犷的三角形块面构成组合,呈现出“破土而出”的形象。“它巧妙融合了越城遗址的历史文化内涵,以地景式场地设计和越城遗址出土的‘石锛’‘钺’为设计原型的建筑造型手法,营造古朴、沧桑、野趣的历史氛围。”苏州市考古研究所所长、考古博物馆馆长程义介绍。
该馆由中国工程院院士、东南大学教授程泰宁设计,占地面积1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8972平方米,设计为地面一层、地下一层,2020年11月破土动工。馆内藏品以苏州市考古研究所藏品为展陈底色,甄选1200件/组陶瓷器、漆木器、青铜器、金银器、玉石器等出土文物,其中八成以上展品与遗迹属于首次亮相。
“区别于综合类博物馆或艺术类博物馆,苏州考古博物馆的展品主要来自各类考古发掘项目,涵盖了苏州地区从三山岛的旧石器时代到近现代的各历史时期。因此并不能用一件文物展现其内涵,更多的是要通过成套、成组的集合式展陈,来呈现不同遗址的文化内涵。”苏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相关负责人说。
记者提前探馆,看到崧泽彩绘陶罐、良渚玉璧、三国龙首铜熏、唐三彩粉盒、明金戒指等文物有序陈列,置身其中,仿佛开启了一场穿越时空之旅。更让人惊叹的是,重达89吨的苏州虎丘路新村土墩三国孙吴一号墓完整呈现于此。这是一座砖室墓,平面是十字形结构,其中出土各类文物66件/组,包括青瓷、陶、石、玉、琥珀、琉璃、铜、金、银等材质。程义告诉记者,他们发现这个墓时,已经被破坏得很严重,无法原址保护了,于是将其切割成几大块保存好,后搬运至博物馆,1∶1复建起来。“这个墓,所有的砖都是原来的。”
据了解,该馆一层基本陈列“源起江南——苏州地域文明探源”,以江河湖海的考古地理发展史、考古学理论方法和文物保护理念、考古成果叙事为主线,分为“江海共潮生”“手铲释天书”“考古见姑苏”三大篇章,科普苏州文明起源、解读考古何为、梳理苏州历史文脉等核心问题。考古叙事立足对本区域考古工作的产生、发展与成熟进行全面阐述。
而面对考古学为构建本区域历史进程所做工作与成果系统展示,博物馆负一层“华章江南——苏州考古发现成果”陈列以时间轴为经构成展览叙事主线,在展区之下采用叙事主题分版块组团方式,用社会、经济、文化等历史面向为纬,分为“文明溯源”“吴越新证”“都会寻踪”“海丝遗痕”四大篇章,构建经纬结合、重点突出的苏州考古叙事逻辑,以及对考古工作者筚路蓝缕的艰辛历程有完整交代。
除了常设展览,苏州考古博物馆还在户外下沉式广场设有教育探索宫、文物保护修复展示区、临展区和咖啡休闲区等公共活动空间,为公众提供多元化参观体验。此外,该馆初定与其他博物馆错位闭馆维护,于每周三闭馆,公众进馆无需预约。
(编辑:晚秋)
来源:发现苏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