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慈善公益报(林甄茹)市桥街位于广东省广州市南部,是番禺区的核心地带。在2020年,市桥街道积极响应党建引领,依托“五社联动”共治生态圈,成功实现了36个村居社区慈善基金的全覆盖。这一创新举措不仅彰显了市桥街道对社区发展的深度投入,也为市桥街道解决各类“小急难”
社区慈善“520”模式 推动共建共治共享新格局
—— 广州市番禺区市桥街“慈善汇爱”项目案例分享
慈善公益报(林甄茹)市桥街位于广东省广州市南部,是番禺区的核心地带。在2020年,市桥街道积极响应党建引领,依托“五社联动”共治生态圈,成功实现了36个村居社区慈善基金的全覆盖。这一创新举措不仅彰显了市桥街道对社区发展的深度投入,也为市桥街道解决各类“小急难”问题提供了坚实的资金保障。2023年,市桥街道启动了“慈善汇爱”项目,通过社区资金的持续募集,在助残济困、基础设施建设、环境保护和公共消防安全等领域,共开展了383个富有成效的社区基金项目,进一步推动了社区的共建、共治、共享,实现了社区的全面发展和居民福祉的显著提升。
慈善大使参与到社区活动中推广市桥街社区“慈善汇爱”项目
“慈善汇爱”项目创新性地提出社区慈善“520”长效发展模式。该模式以党建为引领,运用“五社联动”机制,深入挖掘并有效激活市桥街社区的慈善资源,精心打造慈善参与平台。在平台基础上,项目致力于培育2种功能性组织,一方面推动商企形成合作共同体,共享慈善经验,另一方面则汇聚居民力量,广泛传播慈善理念,共同塑造市桥街慈善品牌。同时,采用灵活的参与方式让企业及居民近距离接触、零距离参与慈善。
五社联动打造平台 奠定社区慈善基础
社区强化慈善合作机制,成立慈善工作小组,梳理社区资源,推动“慈善汇爱”项目实施;与番禺区慈善会联合成立社区慈善基金管理委员会,规范管理社区慈善基金的使用;与辖区内各商企加强联系,动员其加入市桥街慈善商企协会。
社工发挥专业优势,通过实地走访,深入挖掘各社区公共需求、梳理社区资源情况,制定符合市桥街街情的项目。
社会慈善资源为项目提供物质和资金支持。54个慈善合作商企与社区达成慈善战略合作协议。这些商企类型涵盖互联网、食品餐饮、广告策划和医疗健康等领域。
社会组织是项目实施的重要载体,志愿者则是社区慈善工作实施的重要力量。两者共同为社区慈善的开展提供服务支持。
培育两种功能型组织 打造慈善发展载体
在社区中,商企和居民是社区慈善工作中的两大主体。商企参与市桥街慈善商企协会举办的座谈会、项目推介会、成果展,接受慈善相关的专业培训与指导,提升策划和组织慈善活动的能力,同时,配合街道和社区的宣传推广工作,定期组织员工参与志愿服务,进行义卖等活动筹集善款,充实社区慈善基金。
居民不断加入慈善形象志愿大使队伍。参与社区定期开展的多样化慈善活动,以专业的技能和积极的面貌,持续为社区慈善事业的发展添砖加瓦。
设置多种灵活参与方式 盘活社区慈善资源
“慈善汇爱”项目创新性地设计了两种商企与社区慈善基金的灵活合作模式,供商企自主选择。短期合作即以单次公益活动为背景进行合作,商家自由设定捐赠金额;长期合作是商企通过签订自定义捐赠方式和金额的战略合作协议,与项目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
项目依托社区基金,开展不同主题的慈善公益活动,激发居民参与慈善公益事业的热情,同时激发社区基金活性,让每一份爱心都“听”得到回应。
来源:亮亮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