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救无效!只因一个不起眼的小黑点!深圳也有!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5-13 15:20 1

摘要:蜱虫也叫壁虱,一般寄生在皮肤较薄,不容易被发现的地方(如颈部、耳后、腋窝、大腿内侧、阴部和腹股沟等处),蜱叮咬后会不断释放麻醉剂,无痛痒感,所以人体经常感受不到。

爬山、逛公园、走绿道

对深圳人来说有天生吸引力

在亲近大自然的同时

也要当心这个“隐形刺客”

没错,就是蜱虫!

别小看蜱虫叮咬

处理不及时也会危及生命

被蜱虫咬伤

最终不治身亡

近日,有网友在社交媒体发帖

其亲人在5月2日出现发热

误以为感冒自行用药后没有好转

病情仍加重

5月7日连夜被送往医院并住进ICU

最终抢救无效身亡

报告单显示网友亲人感染了

新型布尼亚病毒(蜱虫病)

这种由新型布尼亚病毒感染

所致的疾病

就是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

它还有另一个名称“蜱虫病”

是以发热伴白细胞、血小板减少

和多脏器功能损害

为主要临床表现的蜱传疾病

小黑点为蜱虫叮咬

此前也有网友发帖

其家人因蜱虫叮咬后

抢救无效失去生命

随着气温升高

蜱虫病进入高发季

大家外出期间一定要格外小心

谨防蜱虫叮咬!

小黑点,大危害!

蜱虫也叫壁虱,一般寄生在皮肤较薄,不容易被发现的地方(如颈部、耳后、腋窝、大腿内侧、阴部和腹股沟等处),蜱叮咬后会不断释放麻醉剂,无痛痒感,所以人体经常感受不到。

蜱虫叮咬后可能引起“蜱虫病”
其中重症患者

可因多脏器损害救治无效死亡

蜱虫病有哪些临床症状?

该病潜伏期一般为7-9天,潜伏时间长的可达2周。主要临床症状为发热,多在38.5℃以上,伴有全身不适、乏力、肌肉酸痛、头痛、恶心、呕吐、厌食、腹泻等症状,后期常出现心、肝、肾等脏器损害的表现。

病情较重者可有表情淡漠、反应迟钝、嗜睡等症状,晚期可有皮肤淤斑、吐血、黑便。

极少数病人还可继发细菌、病毒及真菌感染。严重者可导致死亡,病死率可达30%。

蜱虫病会人传人吗?

是的,在无防护措施的情况下,直接接触确诊患者,或者其血液、分泌物、排泄物等,甚至近距离接触患者尸体,都存在被感染风险,导致相关蜱媒疾病传播。极个别情况下,也存在通过气溶胶传播的可能性。

被叮咬后

这些操作可能致命!


❌ 错误做法:

•硬拔:蜱虫口器有倒钩,生拉硬拽易致头部断裂在皮肤内,增加感染风险。

•火烧/涂酒精:刺激蜱虫释放更多毒素。

•拍打捏爆:可能让病原体直接注入体内。

✅ 科学急救五步法:

1.工具准备:立即用尖头镊子或专用蜱虫夹(普通镊子易夹碎虫体)。

2.精准夹取:镊子紧贴皮肤,夹住蜱虫头部(非身体),避免挤压毒囊。

3.垂直拔出:缓慢、均匀地垂直向上拉出,切勿旋转或摇晃。

4.消毒处理:用碘伏或酒精彻底清洁伤口,蜱虫装入密封袋以备检测。

5.持续观察:被蜱虫咬伤30天内若出现发热、皮疹、肌肉酸痛等症状,立即就医并告知叮咬史。

特别提醒

若蜱虫钻入过深或操作困难,请直接就医!医生会通过局部麻醉安全取出。

预防指南:

让蜱虫“无处下口”

穿衣有道:

穿浅色长袖衣裤(便于发现虫子),扎紧裤脚塞入袜子,避免穿凉鞋。衣物喷洒含氯菊酯的驱虫剂,皮肤涂抹含避蚊胺的驱蚊产品。

环境避让:

避开草丛、灌木丛,走硬化步道;不在草地晾晒衣物或久坐。

归家三查:

检查全身褶皱处(头皮、耳后、腋窝等),宠物毛发需重点梳理。换洗衣物用60℃以上热水清洗,背包等装备喷洒杀虫剂。

来源:幸福福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