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如今,息县的“夜市经济”已经成为当地的一张靓丽名片,不仅让夜晚的息县更加亮丽、人气旺盛,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经济活力。在刚刚过去的“五一”假期,息县的夜市日均客流量达到5万人次。
夜幕降临,华灯初上,河南省信阳市息县的荣誉夜市开始热闹起来。多家商户比邻相连,三五好友围桌而坐,品美食话家常,好不惬意。
如今,息县的“夜市经济”已经成为当地的一张靓丽名片,不仅让夜晚的息县更加亮丽、人气旺盛,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经济活力。在刚刚过去的“五一”假期,息县的夜市日均客流量达到5万人次。
在创“夜”之初,荣誉夜市就是三轮车加设备。后来不断升级,到加顶棚加灯箱画,到统一固定摊位、统一摊位形象、统一服装、统一餐车形象,统一出摊管理。如今,整个东、北广场分为几大功能区,既有本地特色的锅盔、糖炒栗子,也有网红奶茶、创意手作。
“夜经济”的繁荣发展,不仅为摊主们带来了可观的收益,也成为周边市民夜间休闲的热门打卡地,人气集聚效应日益显著,这份夏日的“夜市热”,成功点亮了区域“夜经济”版图。
每当夜幕降临时,荣誉夜市创始人刘正永便带着他的直播团队开始了“扫街”模式。短短一年,刘正永的短视频粉丝数就突破了十万大关,荣誉夜市年均销售额也突破了4500万元。
全民健身展演、龙虾啤酒音乐节、海洋生物展、跨年仪式、专场招聘会、相亲大会、艺术展览、体育比赛、国潮美食节、音乐节、烟火秀、舞台剧等策展式运营,也进一步激活了文化消费新场景。
美食音乐节期间,豫南民歌与电子乐在夜市上空碰撞,带动就业人员600余人。数据显示,文化主题活动使商户日均营业额提升40%,带动的二次消费占比达35%。
如何让美食“香”飘更远,让夜市的人气更旺?免费观影区、共享直播基地、公益售卖点、青年影院、文创互动馆……35家文创商铺中,七成经营者是“95后”青年。他们将梦想编制成创业的激情,以“空间+品牌”的理念,为夜市注入更多的新的可能性。(周传杰)
来源:事故侠客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