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美国总统特朗普将于13日至16日访问沙特阿拉伯、卡塔尔和阿联酋三国。各方披露的消息显示,特朗普此行的主要诉求是加强美国与海湾三国间的经贸合作。分析人士认为,特朗普希望通过此行在中东谈成“大生意”,以此缓解国内面临的执政压力。
美国总统特朗普将于13日至16日访问沙特阿拉伯、卡塔尔和阿联酋三国。各方披露的消息显示,特朗普此行的主要诉求是加强美国与海湾三国间的经贸合作。分析人士认为,特朗普希望通过此行在中东谈成“大生意”,以此缓解国内面临的执政压力。
重点锚定“大生意”
美方近来就特朗普中东之行释放的多种信号大都围绕“生意”和“大单”。自1月就任以来,特朗普政府一直试图在中东地区为美国“拉投资”,海湾国家被特朗普政府视为“创收”的重要来源。今年1月,沙特王储穆罕默德·本·萨勒曼在与特朗普通话时表示,沙特计划在今后4年对美投资6000亿美元;特朗普随后表示,希望沙特的投资额扩大到1万亿美元。
美方官员日前表示,特朗普此行将与海湾三国讨论投资和经贸合作等议题。据法新社报道,相关协议会涉及防务、航空、能源和人工智能等领域。
美国智库外交关系协会名誉会长哈斯表示,特朗普此访中东的重点是“生意”。美国政治风险咨询公司欧亚集团中东和北非研究主管菲拉斯·马克萨德也认为,美国的经济利益是特朗普访问这三个海湾国家的主要考量。
意在纾解国内困局
分析人士指出,特朗普政府重视海湾国家的巨额采购和对美投资,很大程度上意在缓解其在国内的执政困局。
美国智库中东研究所高级研究员卡图利斯撰文说,特朗普政府执政百日的民意支持率跌至过去80年来历任总统同期最低,一个主要原因是民众对美国的关税政策和物价上涨越发不满。在此情况下,特朗普政府想要利用此行将民众对美国经济问题的注意力转移到与海湾三国达成的商业交易上。
美国马里兰大学教授泰勒哈米说,特朗普政府迫切需要在聚光灯下向国内展示与多国达成了“数万亿美元交易”,以此来挽回民意。
分析人士指出,即使美国与这些国家签下“大单”,纸面上的巨额协议最终到底有多少能真正落到实处,依然存疑。美国全国公共广播电台白宫记者基思说,特朗普2017年访问沙特时宣布达成的3500亿美元协议就“有水分”。一些官方和商业信息显示,相关协议迄今也没有兑现。
地区政策处境尴尬
分析人士指出,特朗普此访聚焦经贸议题、回避地区安全事务,体现出特朗普政府就任以来其中东政策成果十分有限。
美国全国公共广播电台网站刊文说,特朗普政府上台前曾立下结束巴以冲突、限制伊朗核计划、促成沙特与以色列关系正常化等“大目标”,但目前来看这些目标“遥不可及”。在巴以冲突方面,特朗普政府支持以色列在加沙地带的军事行动加剧了地区局势动荡。在伊核问题上,尽管美伊已举行四轮谈判,但双方分歧依然明显。
英国伦敦大学国王学院国防研究系副教授安德烈亚斯·克里格认为,目前特朗普政府更关注国内事务,缺乏处理全球和地区危机的渠道,因此更依赖海湾国家在地区事务中发挥更多斡旋作用。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