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今年的霸凌题材影视剧真的不少,从之前的《黑暗荣耀》到前几天我给大家推荐的英剧《混沌少年时》:《他杀害了同班女生,竟然只是因为这个!我们真的了解孩子吗?》,再到现在正在热播的国剧《无尽的尽头》,都是围绕着校园霸凌。
文 | 米粒妈
今年的霸凌题材影视剧真的不少,从之前的《黑暗荣耀》到前几天我给大家推荐的英剧《混沌少年时》:《他杀害了同班女生,竟然只是因为这个!我们真的了解孩子吗?》,再到现在正在热播的国剧《无尽的尽头》,都是围绕着校园霸凌。
之所以成为全球密切关注的议题,是因为它真的越来越普遍了。
作为男孩妈妈,初中生米粒的口中有几个高频词,其中就包含“霸凌”。
昨天我坐地铁,身边刚好是两个穿校服的中学生。其中一个开玩笑让另一个叫爸爸,还说“你爹来了,还不快请安?”
对方嬉笑打闹着捶了他几下说:“你这是校园霸凌你知道吗?”
要求叫爸爸的孩子紧接着说:“但这不是校园,这是地铁,所以不算校园霸凌。”
虽然是男孩间最日常的开玩笑,但我发现,现在的孩子真的已经习惯把“霸凌”这类词汇挂在嘴上说了。
在我们那个年代,霸凌其实还算是小概率事件。但是现在,感觉从老师到学生再到影视作品,都频繁提及这类概念。
我给大家反复推荐过一本讲女孩间隐形霸凌的书:《女孩的地下战争》。
跟女孩那种暗潮涌动的斗争相比,男孩间的纷争则更有动物性。
他们如果真的展开霸凌和反抗,那就基本上可以参考狼群。狼王、猴王怎么操作,他们就是怎么操作。
那真的非常残忍,但是我们必须直面。
有一部网飞的韩剧《弱美男英雄2》最近上线了,而且很良心的一上线就放出了全8集,完全不用忍受追剧的漫长。
之前的《弱美男英雄》第一季我就很喜欢看,第二季说实话没有第一季好看。
主角的性格刻画和故事的完成度都不如第一季好,我的建议是,大家如果看的话,看第一季就行,第二季不看也无所谓。
这部韩剧讲的就是校园霸凌,在韩国一所男子高中,男孩们为了争夺最强的地位,不惜每天打打杀杀。
而里面的家长、老师,都很人机,主打一个和稀泥。孩子们只能自己处理层出不穷的挑衅和斗殴。
这部虽然是漫改,但是它也很反应社会现实。那就是在男孩子的世界里,确实是谁的拳头硬,谁就当老大。
男主时恩只是一个低调的学霸,他不招灾不惹祸只想好好学习,每次都考第一。
但奈何校霸们不放过他,就是偏要跟他过不去。
这里面的男主造型都跟《关于莉莉周的一切》男主极其相似,头型气质都一样,可能是日韩审美中标准的霸凌对象形象。
莉莉周男主是这样的:
弱美男男主长这样:
时恩属于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但学霸毕竟是学霸,智商碾压其他人。当他想反抗的时候,那些校霸也只有被动挨揍的份。
第一季很爽剧,时恩利用各种物理知识把对方打得满地找牙,四两拨千斤。
不仅如此,他还交到了两个好朋友。一个是战力超群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的秀浩,他能一个人干翻10好几个体育生。
他上课就是睡觉,却又无比仗义,这里面时恩和秀浩的友情也是超级好磕,两个人互为彼此的救赎。
但是另一个朋友范锡就不一样了,他是富二代,是议员的养子。
从别的学校被霸凌转校过来,发现时恩和秀浩一个才智过人一个武力值爆表,就主动靠近他们,还出了不少钱作为支持,频繁请客吃饭,三个人一起打赢了校霸,成了在学校有名的铁三角。
本以为三个人可以这样幸福地生活下去了,没想到却发生了更致命的问题。
范锡内心敏感神经质,当有人挑衅说他就是秀浩和时恩的跑腿时,他破防了。
于是他利用自己的“钞能力”收买了另外一群人,专门反过来霸凌自己的两个好朋友,成为了新的霸凌者。
作为家长,我觉得这部剧抛去神仙友谊很好磕,以及战斗场面很热血外,最大的看点就是好友反目,霸凌行为出现在好朋友的关系内部。
第一季的结局非常残忍,阳光开朗又仗义的秀浩被范锡雇佣的拳击手打成了植物人,时恩暴走,干翻了范锡雇来的所有混混后,重度抑郁转了学。
当初明明那么要好的三个人,至于比对待敌人还狠,要往死里打吗?
范锡的行为我们确实看不懂,包括秀浩和时恩也不懂。当他们还傻傻拿范锡当朋友的时候,仇恨早已在他心里滋长。
原来,范锡本身就高敏感,而且有点心理扭曲,他深深嫉妒着秀浩和时恩的友情。
而且他关注的点都很细小,像秀浩那种神经大条的人又怎么可能察觉呢?
比如他让秀浩跟自己互关社交账号,结果秀浩给忘了。他就反复视奸秀浩的页面,还发现他关注了另外的朋友,然后暗戳戳把自己气得半死。
直到后来他决定对付好朋友秀浩,并取关了秀浩,秀浩都没发现这里面弯弯绕绕的小心思。
他敏感的根源,是因为虽然自己是富二代+官二代,却是养子。父亲对他没有爱,动不动就打他,之所以收养他,完全是为了自己在官场建立正面形象。
他深知自己是父亲的工具人,转到这个学校之前,在贵族学校遭霸凌也是因为这个。
所以他压根不知道怎么跟人建立正常的友情,看到秀浩和时恩能这么真诚的的对待彼此,他心里早就嫉妒疯了。
本来就自卑,再加上外部有人天天挑唆,说他是跟班,他脆弱的心灵根本受不了,那些话语相当于猛踹瘸子好腿。
最后他就成了韩版安陵容,彻底黑化了。
其实不仅影视剧中这种安陵容式的角色很常见,在学生间微妙的友谊中,往往三个人的关系也很拥挤,势必会有人心里不舒服。
可能有的人足够暗黑,就黑化得很彻底,不把昔日的朋友干翻不算完。但有更多人,他们也不舒服,但还没有那么变态,隐形的对抗也时时出现在友情关系中。
在这篇中:《“隐形霸凌”正在小学悄悄流行,不动手的霸凌更残忍》,我就给大家分享过一个粉丝女儿的经历。
粉丝女儿有一个关系很好的闺蜜,虽然彼此都默认是对方最好的朋友,女儿也很重视跟对方的友谊,但总是感觉哪里不对。
比如有一次测验的时候,坐在前面的闺蜜回头看了女儿的答案,出成绩后,闺蜜的成绩比女儿的高,她居然哈哈大笑着说女儿:
“哈哈哈,你这个大学渣!”
还有一次,周末俩人约着一起玩,那天风很大,闺蜜坚持让女儿迁就她,到她的小区去玩,而她只需要下楼就行了。
粉丝送女儿去了她的小区,想着过一会儿再来接她,结果几个小时后接上女儿才知道,俩人没玩多一会儿,那个闺蜜就说要上去换件衣服,让女儿在楼下等她,女儿足足在风里等了半个小时她才下来。
后来两个人互相都有了手机号,还是约定周末下午一起玩。女儿很认真地遵守约定,推了其他的安排专门等着跟她玩。
临到约定时间了,女儿想打电话问问,确认一下,结果对方接听之后若无其事地笑着说:
“哈哈哈,我在我小姨家跟她家的人类幼崽玩呢!”
她压根没提约定一起玩这回事,也没有丝毫的歉意。一件件的事堆叠起来,粉丝终于确认了,这个孩子绝对就是故意的。
其实,这个孩子之所以这么过分,是因为她在心里嫉妒着对方。
粉丝的女儿在学校人缘很好,而这个闺蜜却并没什么朋友,甚至可以说只有粉丝女儿跟她玩。
于是她既需要粉丝女儿,同时又怨恨着她,这种爱不得生恨的复杂情绪,驱使她做出了种种过分又离谱的行为。
你以为孩子们的世界很单纯,殊不知,这种复杂的情绪根本不足为外人道。
剧中的老师家长显得很人机,也不是他们不想管,而是真的深入不了孩子们的世界。
剧中范锡这样的极端反应,其实是有心理动因的。
他在长期被霸凌的经历中形成了“慕强心理”,但未能建立健康的情绪宣泄机制。
剧中他通过伤害他人来验证自我存在感,出现了心理韧性不足和社交技能匮乏的恶性循环。
上面说到的那个行为过分的女孩,其实也是这类问题的缩小版。
她如果有一套健全的社交技能,也就不会出现人缘差的问题,而心理韧性的不足,导致她敏感脆弱,继而产生故意刺伤好朋友的动机。
安陵容其实也是这类人。她愿意投靠皇后吗?其实不愿意。但是她更嫉妒眉姐姐和甄嬛的友谊,黑化总也比给她们当跟班舒服多了。
不得不承认的是,在多人友谊关系中,即便不承认或是意识不到,也势必有亲疏远近。
前期的眉姐姐和甄嬛确实是真心拿安陵容当朋友的,但她们俩的关系也确实更铁一些。
那我们作为家长应该做的,就是尽可能培养孩子具备正常的心理韧性和社交技能,从根源上杜绝孩子们沦为“安陵容”。
青少年易将友情视为“共生关系”,也就是一旦确认了友谊关系,就追求过度捆绑。
但其实这是很危险的,正常的交往都应该保留最基本的边界感,毕竟君子之交淡如水。
过度追求群体归属感,可能导致自我边界模糊。比如剧中的三人组初期形成的“反霸凌同盟”,实际上就缺乏平等的对话机制,武力值最强的秀浩和智力最强的时恩,本质上更接近领导者和决策者,这就为后续权力失衡埋下了伏笔。
数据显示,全球有20%的青少年存在心理问题,但仅7%能获得专业疏导。
范锡对嫉妒情绪的压抑与错误归因,正是校园中普遍存在的“耻于求助”现象的缩影。
他很明显已经有严重的心理问题了,但因为家庭关系畸形,以至于没人干预,才越来越严重,从一个被霸凌者黑化成了霸凌者。
如果发现孩子有了心理问题的苗头,家长的适时干预和兜底其实特别重要。绝不能像剧中的人机父母一样,等到孩子们的问题发酵成大祸,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此外,这部剧还揭示了“以暴制暴”的困境,青少年把暴力视为社交筹码,其实是一种危险认知。但不得不承认,经调查表明,超40%的校园冲突升级,都源于孩子们的这种畸形的英雄主义。
剧中的三个孩子其实都缺爱,时恩父母特别忙,虽然家里摆满了儿子的奖状,但他们并不关心儿子的成长;秀浩就更是父母都不在身边,跟年迈的奶奶相依为命,自己还是个超雄。
孩子的成长,真的需要我们兜底。作为家长,我们必须以更开放的态度来看待青少年的社交试错,在保护与放手之间寻找平衡支点。
唯有当每个“时恩”学会用智慧替代拳头,每个“范锡”懂得用沟通取代猜疑,校园才能真正从“丛林世界”回归孩子们的成长安全岛。
个人简介:@米粒妈频道(欢迎关注),米粒妈,美国海归,海淀家长,当当新书总榜第一名《影响孩子一生的亲子英文书》作者。专注于学习干货、教育经验分享,5-12岁孩子的教育和升学,英文、数学、科学启蒙,以及全世界的新奇好物推荐,欢迎关注!(0~5岁宝妈请关注:@米粒妈爱分享)
来源:米粒妈频道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