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映票房超越新片,宫崎骏的“魔法”魅力何在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5-13 11:48 1

摘要:近年来,电影重映已成热潮。不过,重映影片的市场表现冷热不均,票房高的轻松过亿,票房低的仅有几十万元。作为中国观众认可度较高的动画导演,宫崎骏的系列作品却始终发挥稳定,个别影片的票房表现甚至远超新片。宫崎骏的作品,究竟有何魅力?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刘宗智

近年来,电影重映已成热潮。不过,重映影片的市场表现冷热不均,票房高的轻松过亿,票房低的仅有几十万元。作为中国观众认可度较高的动画导演,宫崎骏的系列作品却始终发挥稳定,个别影片的票房表现甚至远超新片。宫崎骏的作品,究竟有何魅力?

重映回归票房依旧“吸睛”

自2018年《龙猫》首次在中国重映以来,宫崎骏电影已成为中国院线市场的“固定NPC”。截至目前,已有8部宫崎骏作品登陆中国银幕,分别是《龙猫》《千与千寻》《崖上的波妞》《天空之城》《红猪》《你想活出怎样的人生》《幽灵公主》《哈尔的移动城堡》。其中7部为重映,《你想活出怎样的人生》为首映。重映影片中,《千与千寻》以4.88亿元票房登顶,而《哈尔的移动城堡》《天空之城》等票房均值过亿,体现了宫崎骏的号召力。

今年五一档期间上映的《幽灵公主》13天取得了8887万元的票房,预计总票房破亿,延续了宫崎骏作品在“旧片重映”赛道中的稳定性。作为吉卜力工作室成立40周年的一次特别献映,选择这部影片与影迷见面,可谓含金量十足。《幽灵公主》堪称宫崎骏的“创新之作”,在他的作品序列中有十分重要的地位。1997年该片在日本上映后十分火爆,斩获193亿日元的票房,打破当时的日本影史票房纪录。

正如吉卜力工作室官方社媒所写:“这是献给自然、献给生命的一封长信。当熟悉的旋律再次响起,愿你我都能听见森林深处那温柔又坚定的低语。期待与你在影院的相遇,一起走入那片神秘又古老的森林。”本片凭借人与自然的恢弘主题和精美震撼的画面征服无数观众,也让吉卜力的宫崎骏作品在世界影坛和观众心中有了一席之地,这不仅是宫崎骏的一个美学巅峰,也是万千影迷心中的“封神之作”。

“为童年补票”的怀旧情结

“在电影院看宫崎骏,是我和童年的双向奔赴”。对于不少80后、90后观众而言,都有这样的体会。实际上,尽管被归类为“重映”影片,但对于中国观众而言,在大银幕上见到如此之多的宫崎骏电影尚属首次。宫崎骏电影的重映热潮,本质是一场跨越代际的“情感补票”。

以《千与千寻》为例,该片于2001年在日本上映,以2350万观看人次、304亿以上的票房收入,成为当时日本历史上最卖座的电影,这一纪录即便是之后势头迅猛的《阿凡达》与《你的名字》也未能打破。在国际影坛,《千与千寻》也是一部高口碑的神作。2002年,该片一举拿下柏林电影节金熊奖和奥斯卡最佳动画长片奖。值得一提的是,金熊奖并不是一个专门针对动画电影的奖项,在《千与千寻》之后,还没有一部动画电影能够再次获得这一奖项。2019年,《千与千寻》登陆国内影院,最终收获了超过4.8亿票房,力压同期上映的皮克斯新片《玩具总动员4》。

随后重映的《崖上的波妞》《天空之城》《红猪》各有市场反馈。《崖上的波妞》此前在中国被观众熟知的译名是《悬崖上的金鱼姬》,更曾有一段“波妞喜欢中介”的台词在短视频平台爆火。改名后的影片,并没有在跨年档引起热浪,加上逊于前两部的宣传力度,影片取得了近3000万票房。但是这个成绩放在重映电影市场,已算不错;后续上映的《天空之城》,本身知名度也更高,加上儿童节档期的优势,再度斩获了1.73亿的票房;在宫崎骏作品图谱中,相对冷门的《红猪》,也斩获了2300多万。可见,宫崎骏动画依然有超高的票房号召力。

除票房以外,观众对于“宫崎骏IP”的消费热情还延续到了周边领域。从龙猫抱枕到《幽灵公主》主题咖啡店,IP衍生品融合了80后的“情怀消费”与Z世代的二次元文化,构建起庞大的商业生态。

跨越时空的情感共鸣

宫崎骏作品的持久魅力,根植于其对人类永恒命题的深刻探讨。他曾不止一次强调:“动画虽然是个虚构’的世界,但我主张它的中心思想不能脱离'现实主义’。就算是虚构的世界,总要有些东西能跟现实世界连结。”

与其他作品明显不同,《幽灵公主》具有鲜明的历史深沉感,其背景既不是未来世界也非近期社会,而是回溯到日本室町时代,汇集了历史事件、英雄事件、神话传说民族战争等基本要素,并关注到人类与野生动物的普遍生存命题。

如果仅将《幽灵公主》看作环保题材影片,显然大大低估了其中的生命内涵。宫崎骏曾自述:“我制作这部电影的最大理由就是,我察觉到日本的孩子们心中产生了'为什么非活下去不可呢’的疑问。”影片中的“黑帽大人”,不仅领导所有男性开荒征战,并为许多女性、麻风病人及社会边缘人提供工作与医护。正如宫崎骏自己所说的:“黑帽大人也会做非常糟糕危险之事,却又不失理想。勇于面对挫折,无论失败多少都能重新振作。”

本片的制片人铃木敏夫在《吉卜力的伙伴们》一书中同样曾指出,《幽灵公主》这部电影“是以哲学为主题,提出‘生’与‘死’根源性的问题。”而阿席达卡那句 "我想活下去",则成为跨越时空的呐喊和回答。《千与千寻》通过“名字”象征个体身份的坚守,《哈尔的移动城堡》以魔法隐喻心理创伤的治愈,而《你想活出怎样的人生》则通过少年真人的异世界冒险,探讨死亡、责任与生命重塑的哲学命题。

在宫崎骏式的自然、典雅的风格中,沉淀着的是人对宇宙本体的敬畏与人类作为独特生命的思考,而这或许也正是宫崎骏电影持久“保鲜”的秘诀。

来源:神座出流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