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湖北省潜江市小龙虾交易中心的批发商透露,此前小龙虾每日销量大概在两三千斤,如今已飙升至三五万斤。可即便处于消费旺季,价格却不升反降。其中,中青品种的价格从刚上市时的每斤 42 元左右,一路降至目前的每斤 13 元。
随着气温节节攀升,小龙虾消费如期步入旺季,然而市场却呈现出一番意想不到的景象:销量大幅增长的同时,价格却一路走低。这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市场逻辑?
据报道,湖北省潜江市小龙虾交易中心的批发商透露,此前小龙虾每日销量大概在两三千斤,如今已飙升至三五万斤。可即便处于消费旺季,价格却不升反降。其中,中青品种的价格从刚上市时的每斤 42 元左右,一路降至目前的每斤 13 元。
从 4 月起,小龙虾价格就踏上了下跌之路。《大众日报》4 月下旬报道,在青岛浮山后的埠西海鲜市场,水产经营户表示,4 月初刚开始销售小龙虾时,日销量 100 多斤,到 4 月下旬已增至 500 斤左右,但同期出货量最大的中规格小龙虾,价格从 40 多元 / 斤降至 18 元 / 斤,跌幅超过 50%。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副会长也指出,今年 1 - 4 月,小龙虾全国批发价格最高超 70 元一公斤,5 月降至 38 元一公斤,降幅接近 50%,并且后续价格仍有下降空间。
小龙虾价格暴跌的主因是市场供大于求。在供应端,小龙虾养殖技术不断进步,产区持续扩张。众多养殖户纷纷投身其中,使得小龙虾产量大幅增加,尤其是 4 月集中上市,大量小龙虾涌入市场,供应激增。
而在需求端,预制菜库存积压是一个重要因素。前几年预制菜行业快速发展,小龙虾预制菜大量生产,然而市场消化速度不及预期,导致库存积压,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鲜活小龙虾的市场需求。同时,消费场景分流也对小龙虾需求造成冲击。如今餐饮市场日益多元化,消费者选择众多,不再仅仅局限于小龙虾这一单一美食,从而分散了小龙虾的消费需求。
业内人士预测,短期内,小龙虾价格或继续下探。湖北潜江、武汉等地 4 月下旬迎来清水虾批量上市,再加上山东、安徽产区的供应,市场竞争激烈,“价格战” 进入白热化阶段。但进入 7 - 8 月,由于高温天气,小龙虾生长和捕捞受到影响,成虾供应减少,价格可能出现反弹。
面对小龙虾市场的价格波动,产业链上下游的参与者正积极调整策略,以应对这场“价格风暴”。
在养殖端,部分养殖户开始探索差异化竞争路径。例如,江苏盱眙的一些养殖基地尝试通过生态养殖提升品质,主打“清水虾”“有机虾”等高端产品,以避开低价竞争的红海市场。与此同时,部分产区也在推动错峰上市,通过调整投苗时间或采用温室养殖技术,避开4-5月的集中供应期,从而在价格相对稳定的淡季获得更高利润。
而在消费端,餐饮企业则通过创新菜品和营销手段刺激需求。不少餐厅推出“小龙虾+”模式,将小龙虾与烧烤、火锅、啤酒等搭配销售,甚至开发出小龙虾披萨、小龙虾拌面等跨界产品,以吸引年轻消费者。此外,直播带货、社区团购等新渠道的兴起,也为小龙虾销售打开了增量市场。有电商平台数据显示,今年小龙虾线上订单量同比增长超60%,部分商家通过“产地直发”模式压缩中间成本,进一步拉低了终端售价。
从宏观视角看,小龙虾价格的起伏折射出农产品市场的普遍规律——产能扩张与消费升级之间的动态博弈。未来,行业或将从野蛮生长转向精细化运营,通过品牌化、标准化提升附加值。正如一位业内人士所言:“价格战只是阵痛,最终胜出的,一定是那些能精准捕捉需求、高效整合资源的玩家。”
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这场“低价狂欢”或许不会持续太久。随着盛夏来临,产量收缩和餐饮旺季叠加,小龙虾价格可能迎来反弹。但无论如何,今年的市场波动已为行业敲响警钟:盲目跟风养殖的时代结束了,只有回归市场本质,才能在这场“虾争霸”中立于不败之地。你对小龙虾价格暴跌有什么看法?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分享,一起探讨小龙虾市场的风云变幻。
来源:艺飞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