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地时间5月12日上午9:00,双方发布《中美日内瓦经贸会谈联合声明》。根据最新谈判结果,美方承诺取消根据2025年4月8日第14259号行政令和2025年4月9日第14266号行政令对中国商品加征的共计91%的关税,修改2025年4月2日第14257号行政令
据新华社报道,当地时间5月12日上午9:00,双方发布《中美日内瓦经贸会谈联合声明》。根据最新谈判结果,美方承诺取消根据2025年4月8日第14259号行政令和2025年4月9日第14266号行政令对中国商品加征的共计91%的关税,修改2025年4月2日第14257号行政令对中国商品加征的34%的对等关税,其中24%的关税暂停加征90天,保留剩余10%的关税。相应地,中方取消对美国商品加征的共计91%的反制关税;针对美对等关税的34%反制关税,相应暂停其中24%的关税90天,剩余10%的关税予以保留。中方还相应暂停或取消对美国的非关税反制措施。
受此消息提振,12日全球主要股指多数上涨,恒生科技、纳斯达克综合指数、印度孟买SENSEX30涨幅居前,分别涨5.16%、4.35%、3.74%。科技股和非必需消费品类股飙升。这波涨势延续到了13日亚太交易时段。
投资研究公司TS Lombard的全球宏观战略董事总经理帕金斯(Dario Perkins)对第一财经表示,这波市场狂热让市场惊呼“特朗普看跌期权”(Trump put)已回归,即市场下跌将促使特朗普采取措施支撑市场。但他表示,有趣的是,市场对特朗普2.0时代的“乐观情境”基本上并非基于特朗普额外出台了哪些新的支撑措施,而仅仅基于他“扭转了迄今为止所做的大部分工作(关税政策)。一切仅仅是回到了原点”。
亚太主要股指整体上涨
13日一早,日经225指数高开,随后涨幅迅速扩大至2%,丰田汽车、软银集团涨近4%,任天堂涨近3%。海外投资者4月净买入的日本股票和债券共计8万亿日元以上,达到2005年以后的最高水平。日本首席贸易谈判代表赤泽亮正表示,日本立场保持不变,将继续寻求美国豁免所有对日关税。
韩国综合股指上涨0.26%,小盘股指数上涨1.34%。澳大利亚基准S&P/ASX 200指数上涨0.59%。投资者密切关注印度市场,12日因对印巴停火的乐观情绪而飙升,印度基准Nifty 50指数收于24924.70点,创下2024年10月16日以来的最高水平,BSE Sensex指数收于82429.90点,创下2023年10月3日以来最高价。根据印度证券交易委员会的数据,此前,5月8日全球基金净买入2.86亿美元印度股票,为连续第16天买入。其他亚太主要股指中,富时新加坡海峡指数开盘涨1.65%。中国台湾加权指数开盘涨1.6%。
美元兑日元在过去五个交易日累计涨逾3%后,13日亚太交易时段跌逾50点,重新跌破148关口。日本财务大臣加藤胜信称,正准备参加在班夫举行的七国集团会议(G7)。如果有机会,希望与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会面讨论外汇问题。但他表示,不会对汇率水平置评。
日本央行最新公布的会议纪要显示,一名成员称,由于前景的不确定性非常高,日本央行必须在没有先入之见的情况下作出政策决定;一位成员表示,由于实际利率深度为负,日本央行维持加息立场不变,但必须审慎评估风险;另有成员表示,日本央行可能会根据经济和物价改善情况继续加息;还有成员表示,日本央行除了采取观望立场外别无选择,直到美国贸易政策相关事态在某种程度上稳定下来。
机构调升中国股票、科技股评级
东方汇理资产管理高级新兴市场宏观策略师黄舒(Claire Huang)告诉第一财经,周末中美贸易谈判的结果超出了预期,并且细节也令人鼓舞。“当前的结果促使我们立即上调了对中国经济增长的预测。此前暂停的跨太平洋运输可能会从5月14日新关税生效时开始强行恢复。”她称。
对于A股市场,她认为,这一乐观发展尚未被完全计价,主要因为市场此前期望值低。不过,她认为,短期来说,由于A股估值几乎已恢复到所谓“对等关税”宣布当日的水平,进一步的上涨空间还将观望。
长期来看,更多机构上调了中国股市评级,并建议增持中国科技股。
野村证券12日将中国股票评级从中性上调至战术性增持。瑞银财富管理投资总监办公室(CIO)在12日发给记者的邮件中表示,中国正为人工智能(AI)走向自立自强做好准备,上调中国科技股评级至“具吸引力”。
瑞银称,中国政府早已公开表示要实现科技自立自强的目标。中国推出了旨在促进高科技产品和服务生产的政策,并聚焦于半导体行业。“中国能否在AI领域实现自立自强一直是投资者关注的焦点,尤其是在DeepSeek等低成本模型问世之后。我们将AI价值链分为三个层级:赋能层、智能层和应用层,中国在这些层级的自主程度不一。”该行认为,中国在赋能层的部分领域取得了进展。赋能层是指为AI发展提供支撑的公司,涵盖半导体生产、芯片设计、云端和数据中心以及电力供应公司。鉴于关键的半导体供应链仍由美国及其贸易伙伴的公司主导,中国在赋能层尚未完全实现自立自强。此外,在依靠工业AI资本支出的领域,瑞银认为,中国也已基本做到自立自强,因为中国是许多关键电力和资源相关组件以及其他工业设备的全球制造枢纽。对于高带宽内存(HBM),瑞银认为,尽管中国仍依赖海外供应商,但在最近的限制措施出台后,中国国内的企业正在加快投资,并探索使用性能较差的内存等替代方案的可能性。中国在这方面确实取得了进展。此外,中国在AI算力上也将奋起直追。
瑞银补充称,中国在AI智能层和应用层更为成熟。智能层包括开发大型语言模型的公司以及可将其数据资产转化为智能资产的公司,应用层则包括将智能层工具嵌入到特定用例的公司。由于本土互联网平台占据主导地位,中国在应用层的自主程度最高,而DeepSeek等低成本模型的推出也使中国在智能层更接近自立自强。
基于以上所有分析,瑞银表示,投资布局方面,看好推动中国AI发展的领先互联网公司,并认为整个半导体供应链(包括部分设备制造商和芯片封装公司)存在具吸引力的机会,因为中国国内的芯片创新正在加速,“我们认为,在中美贸易战有望缓和的情况下,中国AI领域的持续突破应有助于推动科技板块走高。我们目前对中国科技股的评级为‘具吸引力’,预计该板块今年的盈利增长将达到30%。”
13日亚太交易时段,香港恒生指数开盘跌0.23%报23494.44点,恒生科技指数跌0.29%,恒生中国企业指数跌0.17%。消费股、金融股表现疲软,医药股反弹。但中金公司发研报称,中国香港股市的市场情绪已修复至关税冲击前,盈利不下修但也暂时没有科技板块的提振,因此,恒生指数有望重回23000~24000点,“若局势发展进一步乐观,且科技叙事再度强化,市场情绪将修复至2021年初高点时水平,上市企业盈利能兑现4%~5%增长,恒生指数更将达到25000~26000点左右。”在板块配置上,中金也表示,互联网科技成长与分红轮动依然是一个整体策略。
在外汇方面,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今日调升75个基点,报7.1991,创2025年4月7日以来最高,调升幅度创2025年1月21日以来最大。前一交易日中间价报7.2066,在岸人民币16:30收盘价报7.2132,夜盘收报7.2075。黄舒告诉第一财经,预计人民币会区间波动,“短期内,中美贸易谈判进展对人民币反弹影响是积极的。不过,这一进展对美元来说也是积极的,可能会扭转过去一个月的一些抛售。”
美股期货持平但不确定性仍存
在12日受到中美日内瓦经贸会谈提振大幅上涨至4月9日以来最高位后,美股三大股指期货13日亚太交易时段持平,美股投资者正在等待美国最新的通胀数据。
巴克莱银行在一份报告中写道,事实上,除了贸易政策导致的波动,市场还面临着其他障碍。投资者注意力现在应该从政策转向硬数据,通胀是首要关注点。鉴于存在种种不利因素,美股仍是“中性风险资产”。
美国财务研究与分析中心(CFRA)首席投资策略师斯托瓦(Sam Stovall)也表示:“在不确定性的冰山中,市场目前乐观地认为特朗普不会让情况失控,不会让我们陷入衰退。我们眼下确实可以松一口气,因为我们现在有90天的暂停期。但我们必须意识到,不确定性尚未完全消除。”
相较于美股整体走势,投资者对美股科技股乐观情绪更显著。12日,反弹令“美股七巨头”的市值总计增加了8375亿美元。券商Wedbush Securities的全球技术研究主管艾维斯(Daniel Ives)在最新报告中表示:“随着中美明显加快达成更广泛协议的步伐,2025年美股科技股有望再创新高。”
来源:第一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