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现在中国的软件行业亏得很惨,尤其是中小软件企业,而且“IT行业的大基建”基本结束了,不需要那么多公司和人了,也接到那么多单子了。慢慢的这些小公司老板都跑去拍短视频、搞带货去了,只剩下还在风中凌乱的中年程序员和头部的软件公司了,就和现在的互联网几大超级流量平台一
不仅仅是网站行业,软件业也如此,夕阳了……饱和了……
现在中国的软件行业亏得很惨,尤其是中小软件企业,而且“IT行业的大基建”基本结束了,不需要那么多公司和人了,也接到那么多单子了。慢慢的这些小公司老板都跑去拍短视频、搞带货去了,只剩下还在风中凌乱的中年程序员和头部的软件公司了,就和现在的互联网几大超级流量平台一样了。
(1)金蝶国际,2024年营收 62.56亿元,亏损收窄至 1.42亿,预计2025年盈利。
(2)软通动力,2024年营收313.16亿,净利润仅 1.8亿,主要依赖华为、阿里等大厂外包。
(3)用友网络,2024年营收91.53亿,净亏损 20.69亿。
(4)浪潮软件,2024年净利润1300多万,暴跌85%。
从头部的软件企业来看,整体的市场环境不太乐观。如果有机会的话,中年程序员可以去这些头部软件公司的外包公司面试一下,机会可能大点。
无论是头部软件公司还是中小企业,大都是无法直接接到国央企订单的,市场已经被各种"数科公司"垄断,这些公司本质上就是"二道贩子",左手接单右手转包,用最低的成本压榨第三方团队。
数科公司,说白了就是 国/央企自己成立的“IT外包公司”,专门给自家集团或兄弟单位搞数字化系统、软件、平台之类的。这些公司本来是集团内部的IT部门,负责修电脑、搞系统、维护网络。美其名曰市场化运作,但其实主要客户还是自家集团。
国/央企之所以成立数科公司,主要是他们也怕被别的软件公司卡脖子,所以自己就搞了自己数科公司,钱从左口袋进右口袋,还能算营收增长。不过这些数科公司大多的核心系统可能还是靠外包。
国央企订单虽然只占了整个中国软件市场的25%左右,但核心领域、关键行业、基础软件占比超过了60%以上,其他中小软件公司只能喝点汤,
中小软件公司接单太难了,像阿里、腾讯、华为这些巨头,不仅技术强、资金足,还能靠低价甚至免费策略抢客户,中小公司根本拼不过。而且客户更信任大公司,觉得“大公司更靠谱”。很多项目不是靠技术实力,而是靠“喝酒吃饭”拿单,中小公司没资源,连门都进不去。
(1)Linux中国社区2024年无限期停更,这表明传播开源技术和文化已经走到尽头,而且版权打击的比较厉害。
(2)微创软件(微软中国外包公司)——突然裁员2000人,业务收缩,员工一夜失业。
(3)贵州易鲸捷,号称“国产数据库第一”,但 资金链断裂,员工欠薪,投资人血本无归。
当然还有重要一点:许多中小软件公司产品确实烂,软件一堆BUG,有时候找不到人,客户用了一次就不想再合作了。
因为接不到订单,所以这几年很多小软件公司倒闭的、转型的很多,我见过很多小软件公司的老板都去拍短视频了。那么小公司出来的中年程序员,在公司兢兢业业干了7-8年,又不好意思露脸,他们出来能干啥?
社会大概提供了这么几个底层的岗位:
(1)做二手房中介,这个要求不是太高,能逛街的都能干;
(2)其次是保险销售一类的,但不太建议干,因为客户都是从亲朋好友开始的,易遭人恨;
(3)最有一个就是快递外卖、网约车、代驾之类的,这3个工种耳熟能详;
(4)还有一个是做自媒体、做直播,像卢松松这样的,写写文章挣个鸡腿钱。
每个人的方法不一样,但对于中年程序员来说,重新去公司面试成功率不是太高……
卢松松是一位自媒体人、短视频博主。也是创业者必看的账号,关注草根创业圈、科技互联网、自媒体和短视频行业。感谢您的关注!
来源:卢松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