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多多掉队了?即时零售万亿蛋糕,竟被美团京东“分光”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5-13 16:45 1

摘要:随着京东、淘宝等电商平台在主站相继开设即时零售的一级入口——秒送、闪购,也不禁让人想问,当下中国用户量第一的电商平台拼多多,什么时候入局?

导语:从“仅退款”到千亿扶持,拼多多的商家之痛与即时零售之困

当淘宝闪购披着饿了么马甲坐下的时候,外卖大战已然撕掉最后的伪装,漏出即时零售的底色。

随着京东、淘宝等电商平台在主站相继开设即时零售的一级入口——秒送、闪购,也不禁让人想问,当下中国用户量第一的电商平台拼多多,什么时候入局?

一、拼多多在尝试突破最后一公里

虽不确定拼多多是否会下即时零售的场,但面对这块蛋糕,眼红还是可能的。

2023年我国即时零售市场规模达6500亿元,同比增长28.89%,商务部研究院预测,2030年市场规模将突破2万亿元。华西证券也认为即时零售增速长期保持在20%以上,远高于传统电商。

在当下电商领域逐渐触顶的阶段,即时零售就是能通过电商规模复利,实现高速增长的新蓝海。

能看到淘宝/天猫、京东、美团这些企业纷纷加码即时零售,三原色厮杀正酣。甚至抖音之前也尝试拉过一只外卖团队,虽然最近没什么声量了,但到店业务依然如火如荼的布局着,保不齐什么时候就下场了。

国内较大的电商平台,就剩下拼多多没动静了。

美团、京东、淘宝他们三家,自备了“碗筷”,拼多多想上桌,少了副配送的“筷子”。

很残酷的一点,当下中国市场中,能立刻拉起即时零售配送团队的,有且仅有美团、阿里和京东这三家。

甚至这么大手笔烧钱的京东都有些力不从心,最近很多用户都反映了京东外卖配送上的“不及时”个例。

毕竟相比美团和阿里,京东的外卖团队刚刚起步,即使有强物流团队打底,也没法在系统优化上一蹴而就。

2024年初还屡屡传出抖音要收购饿了么的“绯闻”,虽然双方都辟谣了,但还是一而再再而三的流传不止,其中最大的流言是字节只希望保留饿了么的即时配送团队,但阿里希望字节承接整个饿了么团队。

这传言如此甚嚣之上,原因就在于当时抖音在发力本地生活赛道,能迅速拉起来配送团队只能靠饿了么。

配送是即时零售怎么都绕不开的一环。

一个很有意思的事,虎嗅商业消费组报道称刘强东在4月21日请了程维、王兴和姚劲波喝酒,提前打了一剂竞争预防针。

是的,连58同城和滴滴都防了一手,没防拼多多,原因不就一个,当下的拼多多没有即时配送的能力。

而且京东外卖开战是刘强东强势回归后开始的,淘宝闪购上线也是马云再度现身后开始的,各家掌门人站台下即时零售业务大举开战,那拼多多想布局即时零售,黄铮是不是也得重新出来稳定军心?

拼多多就此甘心吗?

可能也不是。近日拼多多旗下多多买菜快递代收业务已正式改为拼多多驿站,并且支持送货上门。根据天眼查APP数据显示,从去年开始,拼多多已然在多个省市试水驿站服务。

早在2022年,拼多多就有在北上广深招募有能力24小时内配送的商家,在当时以水果、鲜花、蛋糕品类为主。

彼时还处于社区团购大混战时期,多多买菜与极兔、三通一达等快递企业均有合作,此次加码拼多多驿站,并延伸至送货上门场景,这也可能是逐步渗透进即时零售的一个信号。

而且拼多多也烧的起。

2024年拼多多营收3938亿元,同比增长59%,利润达到1124亿元,同比大增87%,运营现金流达到1219.29亿元。

虽然净利润增速较2021年的208%与2022年的306%低了很多。但这也有基数变大的原因,这份数据较于其他企业还是遥遥领先。

风头正盛的京东,2024年营收共11588亿元,净利润为414亿元。相比之下拼多多营收3938亿元,净利润1124亿元,不得不说拼多多在赚钱这块确实有实力。据澎湃新闻报道,去年拼多多的人均营收达到了1678.4万元,人均创利479.2万元。

400多亿利润的京东都硬钢下场了,手里有钱的拼多多,未来能否靠极兔、拼多多驿站烧出一个即时零售入口?

毕竟烧钱补贴这一块,还真没几家玩得过拼多多。

二、商家与海外的掣肘

但是现金流大牛的拼多多,也是流年不利,处处掣肘。

一方面是“仅退款”取消后的大额商家扶持投入。

拼多多能一举成为国内用户量第一的电商平台,很关键的一点就是平台一直在利好用户,2021年首创“仅退款”就能体现出这一点。

但随着平台化商业发展的愈发成熟,用户渗透率的逐渐触顶,单一为了拉新保护用户成为了过去式。今年依赖,以拼多多、淘宝、京东为首的电商平台普遍取消了“仅退款”。

这是商业发展的客观规律。从平成年间开始极度苛求服务,信奉“顾客就是上帝”这句话的日本,不也颁布了《防止顾客骚扰条例》。

一直以来,很多商家都认为拼多多对商家端过于苛刻,主打一个消费者的好日子,商家的苦日子。

2024年7月份,拼多多广州总部突然被200多名拼多多海外版Temu的商家围攻,维权商家称,拼多多扣押了他们大约1.38亿元的资金,涉及407家商家,平均每个商家被扣押33.9万元。

此类黑历史还不是个例,如今突然搞出个“千亿扶持”惠商计划,商家端也不容易一下就相信,还需费时费力安抚,毕竟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商家们也后怕啊。

另一方面是关税大战后,Temu的发展风险。

2025年5月2日起,美国特朗普政府取消对来自中国的小额进口商品的免税待遇,拼多多跨境电商平台Temu首当其冲。

去年年初,就有传闻说美放讨论了对所有中国进口商品征收60%关税的可能性,在当时拼多多美股市值就应声大跌8%。

偏偏近几年来,拼多多战略布局中,Temu是妥妥的第二增长曲线,重金布局海外市场。

财报数据显示,拼多多2024年销售及市场费用高达1113亿元,同比增长35%,主要用于国内“国补”推广及Temu海外营销。

虽然说Temu如今已经进入48个国家,在美国的成功未必不能再其他地区重现,但美国市场占比仍达35%,若因此停滞,如此多的前期投入也可能会影响到拼多多后续的海外战略布局。

据中信证券计算,落实对中国商品的小额包裹豁免政策等一系列措施后,Temu上一件原来售价40美元的商品,价格将提高1/4。

如今Temu,亚马逊,美版淘宝AliExpress等,都把关税成本单独列了出来,但相较于后两者,Temu的冲击可能会更严重。

Temu天价广告费登录美国超级碗的核心宣传语就是“Shop like a Billionaire”,一如拼多多在国内起步阶段一样,价格是最有效的宣传,也因此Temu消费者对于价格的敏感度更高。

所幸5月12日最新消息显示,中美90天内暂停实施24%关税。

但保不齐哪天又会再现关税战争,拼多多自己陈述的五大风险中,明确提出了“全球监管风险。主要是Temu面临的不确定性”以及“ADS交易的风险。比如中概退市”。

所以说在即时零售大战的节骨眼上,拼多多掣肘于这些方面,短时间很难有余力去发力即时零售。

不过即使拼多多腾出手来,即时零售的饭桌也未必坐得下。配送是一方面,但即使拼多多不计成本拉起配送团队,也未必能啃下这块市场。

不得不承认,美团与饿了么除配送外,在即时零售的建设已初见成效,马太效应初显。

规模上。

美团闪购截止2024年末已经与超5600家大型连锁零售商、41万本地小商户以及超570家品牌商达成合作。饿了么之前也计划在未来3年内开出100000家官方旗舰店。

技术上。

美团与饿了么凭借多年经营优势,在LBS领域的积累深厚无比,通过AGI的进一步挖掘,在“3公里生活圈”内有着精妙的招式解构。

就拼多多还没拉起配送团队的时候,美团都开始玩无人机配送了,你这基本拳脚都没学会,人家都开练“乾坤大挪移”了,根本不在一个维度。

互联网商业,马太效应十分明显,一步落后就容易步步落后,即使拼多多后续跟进,也十分难做。

当然也并不是说拼多多就一定没有机会,毕竟在当时大家都认为电商领域饱和的时候,拼多多从微末中崛起,一步步成为如今的巨头。未来也可能在不看好的情况下强势入局即时零售,重现辉煌。

免责声明:本文基于公司法定披露内容和已公开的资料信息,展开评论,但作者不保证该信息资料的完整性、及时性。

另: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文章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与否须自行甄别。

来源:摩根商研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