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国中央数字电视《法制与经济》栏目河南讯(杨晓刚 孙建勇)2025年5月13日,在全国助残日即将到来这一充满温暖与关爱的特殊日子里,一级视力残疾人、省非遗传承人池建周怀着热忱与爱心,走进内黄县特殊教育学校,开展了意义非凡的全国助残日暨非遗进校园活动,为这里的孩
中国中央数字电视《法制与经济》栏目河南讯(杨晓刚 孙建勇)2025年5月13日,在全国助残日即将到来这一充满温暖与关爱的特殊日子里,一级视力残疾人、省非遗传承人池建周怀着热忱与爱心,走进内黄县特殊教育学校,开展了意义非凡的全国助残日暨非遗进校园活动,为这里的孩子们送上了饱含心意的池家文创礼品,也为他们打开了一扇通往非遗文化世界的奇妙大门。
捐赠活动现场氛围热烈而温馨。池建周深知特殊教育学校孩子们对知识的渴望,他专门为该校七年级的学生精心准备了一场别开生面的非遗知识课堂。他一边展示着精美的非遗相关展品,一边用生动、通俗易懂的语言耐心讲解:“孩子们,非物质文化遗产就像是我们民族的‘宝藏’,它们承载着先辈们的智慧、技艺和故事,从很久以前一直流传到现在。每一项非遗,无论是传统的手工技艺,还是古老的民俗文化,都有着独特的魅力和深厚的内涵。保护和传承这些非遗文化,不仅能让我们记住自己的根,还能把我们民族的优秀文化传播到全世界,让更多的人了解我们中国的独特魅力。”孩子们专注地聆听着,眼神中满是好奇与求知的光芒。
此次活动,池建周捐赠的池家文创礼品也备受孩子们喜爱。这些文创礼品将传统非遗元素与现代设计巧妙融合,既有实用价值,又充满艺术气息。孩子们捧着这些礼物,爱不释手,纷纷表示要好好珍藏。
作为一级视力残疾人,池建周自身的经历本就充满了挑战,但他不仅没有被困难打倒,反而凭借着顽强的毅力和对非遗文化的热爱,在非遗传承的道路上不断前行,同时还心系特殊群体,积极投身公益事业。他希望通过这次活动,能让特殊教育学校的孩子们感受到社会的关爱,也能让他们领略到河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魅力,在他们心中种下非遗传承的种子。
内黄县特殊教育学校的张会老师对池建周的善举表达了诚挚的感谢。一位老师感动地说:“这样的活动对我们的孩子来说太珍贵了。不仅丰富了他们的学习生活,更开拓了他们的视野,让他们有机会接触到优秀的传统文化。相信这些经历会成为他们成长过程中美好的回忆,也希望未来能有更多这样的活动走进校园,为孩子们带来更多的温暖和知识。”
此次全国助残日暨非遗进校园活动的成功举办,不仅为特殊教育学校的孩子们带来了欢乐与知识,更搭建起了一座非遗文化与特殊群体沟通的桥梁,让非遗文化的传承更具温度与深度,也让助残的力量在文化的浸润中愈发强大 。
来源:法新融媒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