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5月11日,首个没有大S的母亲节,台娱与京圈两个关联家庭的不同轨迹引发关注。一边是小S全家总动员抚慰S妈伤痛,另一边是汪小菲为子庆生晒出争议卡片,两场看似寻常的家庭活动,却在舆论场掀起波澜。
5月11日,首个没有大S的母亲节,台娱与京圈两个关联家庭的不同轨迹引发关注。一边是小S全家总动员抚慰S妈伤痛,另一边是汪小菲为子庆生晒出争议卡片,两场看似寻常的家庭活动,却在舆论场掀起波澜。
线上“星光祭”:用故事点亮妈妈心
大S骤逝后,S妈始终沉浸在丧女之痛中。小S联合圈内好友开启“云端忆大S”行动,数位艺人分享与已故女星的共事细节:有人提及她坚持用繁体字写剧本的较真,有人回忆她为新人争取戏份的仗义。这些碎片化的温暖记忆,汇集成网络上的“追思长廊”,试图为S妈搭建跨越生死的情感桥梁。
帝宝豪宅里的双亲家聚会
许雅钧特别安排双母亲聚会,S妈手捧红玫瑰现身台北地标帝宝豪宅。镜头中,她与许母相谈甚欢,桌上摆着大S生前最爱的芋圆甜品。值得关注的是,具俊晔罕见露面却身形消瘦,全程沉默站在角落,与周围的热闹形成鲜明对比。而坐在S妈右侧的神秘少女引发热议——齐肩发、白裙造型神似大S之女小玥儿,但结合此前S妈“与汪家断联”的表态,身份成谜。
汪小菲家争议瞬间:生日宴上的情感博弈
双节同庆的温馨表象
同日,北京某别墅内,汪小菲与马筱梅为小儿子汪希箖举办十岁生日宴。现场曝光的画面中,父子三人合力完成乐高机器人拼装,定制蛋糕一个是太阳笑脸造型,一个是搞怪“粑粑”造型,尽显童趣。汪小菲直播展示儿女手工作品时,难掩笑意:“女儿用黏土做了妈妈的项链,儿子搭了我的汽车模型。”
一张卡片引发的舆论地震
争议焦点来自汪希箖手写的母亲节贺卡:“谢谢妈妈常带我出国,祝您快乐”。尽管未明确称谓,但网友根据“出国”细节推测指向继母马筱梅。汪小菲朋友圈配文“孩子的成长最珍贵”,却遭部分网友炮轰:“大S尸骨未寒,孩子就管别人叫妈?”支持者则反驳:“马筱梅陪伴孩子三年,继母爱被认可不该被苛责。”两派观点在评论区激烈交锋。
深度解析:后大S时代的情感困局
具俊晔的沉默困境
作为遗孀,具俊晔的处境微妙。自葬礼后鲜少公开露面,此次现身神情恍惚,被台媒形容为“行走的影子”。有知情人透露,他仍居住在大S生前卧室,屋内维持原貌未作整理,“每天靠翻译大S的日记度日”。
孩子归属权的隐形博弈
神秘少女身份争议背后,是大S子女抚养权的暗流。尽管汪小菲拥有监护权,但S妈曾多次在采访中暗示“想见外孙而不得”。此次生日宴未出现小玥儿身影,更让外界猜测双方家庭存在沟通壁垒。法律界人士指出:“探视权纠纷在单亲家庭中常见,尤其涉及两岸复杂关系,调解难度较大。”
小编手记:放下对立,见证各自的疗愈之路
当小S在社交平台晒出与妈妈的相拥照,配文“姐姐教会我们要笑对人生”;当汪小菲在直播间谈及孩子时红了眼眶,强调“会用双倍爱弥补缺失”——两个家庭都在以各自的方式与伤痛和解。
或许我们该少一些道德批判,多一些共情:小S的“热闹”是为了拉母亲出深渊,汪小菲的“高调”何尝不是在证明孩子被妥善照顾?正如大S生前好友透露的:“她最希望看到的,是妈妈不再以泪洗面,孩子快乐长大。”
愿争议退潮后,留下的是对生命的敬畏,与对每个家庭疗愈节奏的尊重。毕竟,爱从来不是单选题,而是每个人都需要时间去完成的填空题。
#大S #母亲节 #汪小菲 #小S #具俊晔
互动话题:你如何看待汪希箖的母亲节卡片?是童真的感恩,还是对原生母亲的“遗忘”?欢迎在评论区留下你的观点。
来源:芊陌妈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