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5月13日,以“守护文化遗产 共建美好家园”为主题的2025八达岭长城文化论坛在八达岭长城脚下的延庆区举行。此次论坛共设置主论坛、青年论坛两个版块,汇聚了长城保护、价值挖掘、资源利用等领域的专家学者、京津冀及长城沿线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文化文物机构代表和国际社
5月13日,以“守护文化遗产 共建美好家园”为主题的2025八达岭长城文化论坛在八达岭长城脚下的延庆区举行。此次论坛共设置主论坛、青年论坛两个版块,汇聚了长城保护、价值挖掘、资源利用等领域的专家学者、京津冀及长城沿线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文化文物机构代表和国际社会专注长城文化研究传播的外交人员、国际友人,共同探讨长城文化的保护传承与创新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在给北京市八达岭长城脚下的乡亲们的重要回信中指出,保护好、传承好这一历史文化遗产,是我们共同的责任。2025八达岭长城文化论坛旨在进一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通过专家学者的主旨演讲,对可持续做好长城保护、创新性开展文化传承和多维度实现发展利用等重要命题进行深入探讨,构建起弘扬长城文化,讲好长城故事,带动更多人了解长城、保护长城的对话空间。
2025八达岭长城文化论坛主论坛共分为“保护·矢志坚守”“传承·文脉赓续”“发展·创新蝶变”三大篇章,邀请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理事长宋新潮,首都博物馆党委书记、馆长郭京宁,天津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博导张玉坤,北京建筑大学校长张大玉等专家学者,分别围绕《可持续发展目标引领下的长城保护·利用·传承》《从“地理空间”到“文化空间”——首都博物馆在筹建中国长城博物馆中的探索与思考》《巨系统—秩序带——长城整体性阐释与数字再现》《守护与激活:长城保护与乡村振兴的协同路径思考》等主题进行主旨演讲,共同探讨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践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守护好长城,弘扬长城文化,讲好长城故事的实现路径。
纽卡斯尔大学教授、罗马帝国边疆考古资深专家、哈德良长城合作委员会委员罗伯特·迈克尔·科林斯围绕《哈德良长城的公众开放与阐释》发表演讲,分享了哈德良长城作为世界遗产在阐释理念、开放模式以及如何通过开放促进公众对遗产价值认知等方面的国际经验,为长城等文化遗产的开放与阐释提供了有益借鉴。“目睹不同段落的长城,我都会有不一样的感受。在我看来,长城考古工作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它是公众接触长城的重要途径。我认为,我们应在档案记录、公众开放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等方面做更多工作,让我们的下一代更好地看见长城。”罗伯特·迈克尔·科林斯说。
首都博物馆办公室主任张宇在接受采访时介绍了中国长城博物馆的相关情况。“中国长城博物馆改造提升工程是北京市推进全国文化中心建设、长城文化带建设和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的重点项目。我们结合场馆空间特点,从设计层面将博物馆与自然进行了巧妙融合,目前,展陈内容正在系统梳理中。未来,我们将充分发挥博物馆在保护和传承人类文明方面的重要作用,用博物馆的语言讲述长城故事,让观众更深刻地感受长城文化的独特魅力。”张宇说。
2025八达岭长城文化论坛的成功举办,不仅为长城文化的保护传承与创新发展提供了重要的交流平台,也进一步加深了全社会对长城文化的认知。“延庆作为首都长城资源最为丰富的地区,始终争当长城文化带建设‘领头雁’。未来,我们将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为指引,将延庆长城打造成为遗产保护利用新高地、国际交流交往‘会客厅’、文明交融互鉴‘连心桥’、国际旅游休闲目的地、展示国家形象主地标,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贡献延庆力量。”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马红寰说。
来源:京津冀消息通